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h350117
大公爵 | 2014-4-28 16:04:37

作者:董橋
1960年秋天,畫家蕭惠祥在山西大同的大街上看到了一位很美的婦人,他要求畫她,她扭身走了。他一路跟著她走,走過好幾條大街小巷,最後跟到了那婦人的家裡。

“我記得有個木柵欄擋著,我硬闖了進去,死皮賴臉地畫了她。那婦人皮膚白如凝脂,高鼻樑,如同希臘雕像,臉上簡潔極了,沒有一絲多餘的線條,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我看過蕭惠祥的線描畫,畫得生動極了,每一筆都藏著氣韻,那氣韻原來是那樣死皮賴臉地追來的,黃明雨你說這怎麼教得出來!

  氣韻之說其實是自賞的孤芳。上了年紀的人總覺得他那一代的人才有氣韻,下一代人沒有。我想那是騙人的。我相信每一代都有不少帶氣韻的人,這些人在馬背上看遍了茅店月色和板橋殘霜,到了烏啼時分忽然有些感悟,有些寂寥,枯坐逆旅靜聽階前點點滴滴的雨聲,心中一怔,那叫氣韻!這樣的心路歷程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有了孤獨的性情才有,沒有孤獨的性情終歸沒有。


明朝人胡應麟論盛唐、中唐、晚唐的詩風說:盛唐句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唐句如“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流” ;晚唐句如“雞聲茅店月,人板橋霜”。張渝在論石魯畫藝的那篇《氣勢對氣韻》說,學者們認為中唐以後的“時代精神已不在馬上而在閨房;不在世間而在心境”,這也許跟中國文化中神化了氣韻很有關係。我六十年代在香港跟張紉詩女史學寫舊體詩詞的時候常聽她說氣韻,那時不懂,現在好像懂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一支大屌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一支大屌
威爾斯親王 | 2014-4-28 16:14:28

我覺得他還是不懂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