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kb48at
王子 | 2014-7-1 07:16:34

記者遊琁如/台北報導

宛如花蓮慕谷慕魚生態危機,再添一樁!近日屏東欖仁溪傳出數張遊客入溪烤肉照片,狹窄的溪流道路路口,被車潮塞滿,遊客在溪旁烤肉、煮食午餐。當地人看到原本的「秘境」欖仁溪被破壞,非常心痛,「這麼多人的垃圾,廚餘,清洗劑,最後會在哪裡?」


▲遊客進入水源地生火、煮東西吃,垃圾最後會到哪裡?(圖/阿牛提供;圖片僅供ETtoday使用,禁止轉載)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表示,相片中位屬於里德社區的欖仁溪流,是當地重要的水源地,由在地社區居民經由輔導後進行遊憩觀光,藉由不破壞環境的生態導覽,不僅創造在地工作機會,同時也保護當地資產,是近年來當地重要的觀光資源,然而不懂得尊重的遊客強行入內,隨意在溪旁生火烤肉、清洗餐具,嚴重破壞當地生態,解說員僅能勸導,不能強行處理,只有無奈。

「當地居民看到這個景象,難免覺得灰心。」陳美惠表示,欖仁溪周遭包括步道和水源內,都有豐富且多樣的生態,經過細心保護,四季皆可看見不同景觀和生物棲息,然而隨著遊客得知「秘境」所在地,不少遊客開車或者騎乘重型機車,進入水源地後煮食午餐、垃圾隨處亂丟,狀況嚴重,影響原先生態,也讓原本有心保育當地的社區居民非常灰心。


▲原本的生態道路塞滿車潮。(圖/阿牛提供;圖片僅供ETtoday使用,禁止轉載)

「台灣人的遊憩行為,應該要重新被教育,尊重當地環境才是永續的根本。」陳美惠表示,藉由在地社區守護環境,保護人文自然資產,讓很多部落年輕人不需出外工作,在家鄉也能擁有就業機會。而依據不同地區生態狀況,政府也應設定保障條例,發展部落深度旅遊資源和觀光,才有長期經營的可能。

以里德社區為例,目前當地推廣的生態旅遊遊程,遊程產品為欖仁溪溪流生態之旅,使用社區接駁車帶遊客入內導覽,令人感動的是,當地不識字的7.80歲老奶奶,也參與導覽培訓工作,用聽音背誦的方式,將自己認識的土地融合傳統智慧結晶,一字一句講述給更多人知道。「對當地人來說,看到遊客粗魯的對待自己的家,那種生活空間被傷害的感覺是很痛的。」

陳美惠補充,期待遊客能透過理解學習尊重,一起藉由保護環境進行對當地居民的鼓勵,「要將生態內容轉型成文化財和環境財,年輕人才有機會可以回鄉。」台灣各地的生態被破壞,不僅出現在欖仁溪周遭,各地的部落都有遇到一樣的狀況,陳美惠呼籲,台灣各地的遊憩行為再不約束,遲早有一天原有的好山好水會被破壞殆盡。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2 + 2 看到這畫面就覺得完蛋了

總評分: 名聲 + 2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我不住海邊,我住海裡,潛水中不在★★★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