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19059297
鄉紳 | 2008-9-9 14:23:44

本帖最後由 george770712 於 2011-10-30 01:21 編輯

鄒建東,軍事學碩士,曾在4型7艘驅護艦上工作,曆任學員、參謀、航海長、護衛艦副艦長、護衛艦艦長、大隊參謀長、驅逐艦副艦長等職,現任某支隊新型驅逐艦艦長。先后執行演習、戰備巡邏、裝備試驗、出訪以及外事等重大任務20余項,被海軍評爲軍事訓練優秀團級指揮官,被艦隊表彰爲優秀基層主官、優秀基層主官標兵,4次榮立三等功。作爲護衛艦艦長,他曾率艦遠赴南沙戰備巡邏112天,他把握政策、果斷處置,將某國偵察船驅離我國海區,維護了祖國的尊嚴;作爲新型驅逐艦艦長,該艦出廠一年,就取得某型導彈首次發射6枚全部命中目標、某型雷達精確捕捉跟蹤實際空中目標十多批次等戰績,創下了某型艦炮首次無間斷射擊、副炮擊落高速靶機等多項記錄。期間,還接待了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上將和法國海軍參謀長丹尼爾將軍登艦訪問觀摩。

  發射對空導彈:暮春時節,黃海某海域,空中戰機呼嘯,水下潛艇遊弋。“對空導彈發射!”一艘雄偉的新型戰艦作戰指揮室,一位中等身材的上校軍官眼盯顯控台,道道指令干脆利落。一枚新型艦空導彈點火后騰空而起直撲目標。10秒鍾后,來襲“敵機”信號消失了。緊接著,水下目標又遭到了火箭深彈的連續打擊,聲呐戰位傳來捷報:“敵艇”回波消失!戰場似乎又回歸了平靜,但讓大家內心不能平靜的是:一場戰斗僅僅用了5分鍾!一連串攻擊讓人目不暇接,只要稍一走神,精彩的“演出”就與你無緣了。“艦長,我們打中了!”面對大家的祝賀,艦長鄒建東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因爲這標志著我軍新型驅逐艦形成戰斗力的時間整整提前半年!

  

  北海艦隊最新型115沈陽號導彈驅逐艦

  操縱首艦:當艦長的任命書下達后,鄒建東深知:能操控這艘集幾代人的智慧於一體的新型驅逐艦首艦,是一份沈甸甸的責任。因爲是首艦,艦的試航、作戰系統的試驗、導彈火炮等武器系統的定型任務,都急切地擺在他的面前。如何讓這艘承載著無數人殷切期望的戰艦盡快形成戰斗力?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上至統帥機關,下至支隊領導,都急切地等待著答案。平時說話快聲快語、吃飯風卷殘云、走路都是一陣小跑的鄒建東,開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競賽。爲了能讓全艦幾百名艦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落實各種部署,他跟一張張迷宮一樣的布局圖較上了勁。連續幾周,只要有空鄒建東就鋪開圖紙琢磨,結果,只用了正常時間的三分之一,便完成了上百間艙室以及人員配置部署表。接著,他就開始制訂詳細的操演計劃和值更官教材,建立和完善了《裝備故障處置預案》、《某艦空武器系統操作使用規程》等6個專業80余冊方案、規程。完成這些工作,鄒建東只用了上級規定的一半時間。爲此付出的,是他幾乎所有的休息時間。

  

  115沈陽號驅逐艦裝備的MR710型對海對空警戒雷達

  提高作戰反應時間:新型戰艦指揮流程是決定作戰反應時間最關鍵的一環。鄒建東經過反複推敲,把100多條指揮口令刪減合並成了25條,保留下的口令每條都不超過5個字。以往艦艇進行導彈攻擊時,從綜合檢查到發射需要的一連串口令,都被他簡化爲“對空戰”、“對海戰”等干脆利索的短詞。“擅自”修改口令要擔風險!有好心人勸他,但他卻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簡化的口令信息通道占用率僅一個指揮流程就平均節約時間達50余秒,領導知道了高興還來不及呢!”3月初,該艦與直升機協同反潛實裝對抗,鄒建東瞅準機會,在短短十分鍾內一口氣進行了34次攻擊,有效命中25次,疾風驟雨式的攻擊,使藍軍潛艇措手不及。

  可視化管理:鄒建東是第一個提出可視化管理思想的艦長。借助艦艇監測設備技術優勢,他把個人辦公電腦接人監控系統,輕點鼠標各戰位一目了然。他在值班必查部位加裝巡艙探測感應點,值班員何時巡查電腦中記錄的一清二楚。他在每一名艦員床鋪上加裝信息銘牌,姓名、職務、值勤狀態等標識上牌,人員情況清清楚楚。機要員告訴我們,艦長經常給他下達“抓拍”任務,用攝像機把裝備保養和內務衛生的死角拍下來,或者把某個戰位組織訓練情況全程記錄,然后用多媒體播放給全體負責干部,哪怕一點鏽迹、一個口令、一絲懈怠都逃不脫艦長的眼睛。在戰斗操演中,每次他都要指派專人去各個戰位檢查戰斗作風,並在廣播中通報最佳和最差戰位。爲了規范艦員的行爲,他牽頭編寫了兩萬多字的《沈陽艦艦員手冊》;爲了防止專業訓練中師傅帶徒弟本領越教越少,他規定每個專業必須制作正規化教學片,現在,該艦已制作了K裝備維護保養技能培訓片*、《海軍沈陽艦正規化建設教學片》等20多套教學資料。

  影響戰斗力的事情絕不退步:在實驗試航中,達不到設計要求的他決不放棄,達不到規定的參數指標決不簽字。爲此,有些廠家人員說他一根筋,他卻說:“對,我就是一根筋,一根爲戰艦作戰性能負全責的筋!”憑著這根筋,他收集提出了裝備革新建議300多條,有200多條被采用,有力提升了新一代戰艦的作戰效能。例如某型導彈攻擊批數就達到了規定參數的150%。訓練中,鄒建東發現在同樣戰術背景和任務下,使用不同的武器信息通道,信息傳遞到指控系統的時間會相差幾秒,他決心把這幾秒鍾想法省出來。經過反複摸索,他總結出了一套最快捷的通道使用方法,使信息傳遞速度比規定快了1秒。就是這1秒鍾,在一次聯合演習中,爲該艦贏得了先機鄒建東在“敵機”即將發起對海攻擊的瞬間,搶先發射對空導彈,逼著“敵機”緊急規避,轉身逃走,爲編隊防空贏得了寶貴時間。爲了縮短決策時間,鄒建東在指揮決策中引入“方面作戰理念”,把原先艦長擔任的部分指揮任務,分解到方面軍官身上,變一人決策爲方面委托決策,提高了作戰決策的及時性,軍艦對空中、海上和水下等多維目標同時打擊效率一下提高了數倍。

  記者:聽說你在4型7艘驅逐艦和護衛艦上工作過,應該說你見證了中國海軍裝備這幾十年來的變化軌迹,現在你又有幸指揮一艘新型驅逐艦,你認爲從裝備使用上有什麽變化?

  鄒建東:我從大連艦艇學院畢業后,先后在開封艦、銀川艦、西安艦、濟南艦、黃石艦、哈爾濱艦和沈陽艦工作過,可以說是見證了中國海軍裝備這幾十年的發展變化。現在所在的沈陽艦,是中國海軍最新型的導彈驅逐艦,在裝備使用上我認爲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思想觀念上的轉變。駕馭新裝備,必須要有新理念、新思維,要真正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新型導彈驅逐艦在未來作戰中面臨的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強調的是作戰要素、作戰單元、作戰體系的高度融合。所以,我們的訓練方式、作戰模式、管理理念都必須適應這種特點而進行轉變,要切實把新裝備的核心——作戰指控系統的作戰功能充分挖掘好、使用好,要熟練和善於運用各種最先進的作戰應用軟件等作戰輔助決策系統功能。二是作戰理念方面的轉變。在作戰訓練中,我們注重引入“方面作戰理念”。在傳統的海戰中,無論是應對空中、水面還是水下目標,都是由艦長一個人來進行分析、判斷、決策。而現代戰爭面臨的是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多維戰場空間,戰場環境目標的複雜性要求必須通過方面軍官分擔艦長的部分指揮任務,既能把艦長從複雜的解算、判斷、決策中解脫出來,又培養了方面軍官的指揮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作戰決策的科學性和即時性。

  記者:你現在所在的艦是一型新型艦的首艦,既要參加很多的武器裝備試驗和測試,又要爲部隊摸索出新的作戰經驗,你是怎麽處理這兩者關系的?

  鄒建東:我們艦是一個機械化和信息化相融合過渡的作戰平台,既有相對老式的機械化裝備,也有信息化程度較高的成分。從作戰需要的角度來講,機械化有機械化的優點,信息化有信息化的長處。信息化裝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和裝備發展的趨勢,是曆史的潮流。而機械化裝備穩定性好,特別是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信息化裝備容易遭受敵方的干擾,機械化裝備的優點就發揮出來了。因此可以這樣說,機械化和信息化並不矛盾,關鍵在於合理地配備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能。

  記者 聽說你參與制定了包括《裝備故障處置預案》、《某艦空武器系統操作使用規程》等6個專業80余冊方案、規程。你是怎麽處理理論、條令與武器裝備實際操縱關系的?

  鄒建東:這幾年我們艦參加了很多的武器裝備試驗和測試,這是新裝備形成戰斗力的必經之路。我們通過試驗,進一步熟悉了新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和作戰使用,逐步摸索總結出新的作戰使用經驗。另一方面,我們又把從實踐中積累的作戰經驗,應用到裝備的試驗和測試過程中,在實踐中檢驗這些作戰經驗是否可行。如此上升式反複,達到促進提高的目的。 記者:你常說的一句話是:“現代海戰,快敵一秒一擊致勝,慢敵半秒葬身海底!”這句話在現有裝備的訓練中怎麽能夠落實?

  鄒建東:這句話不是我一個人說的,而是我們一線官兵在軍事斗爭準備的實踐中得出的正確結論。我認爲要達到“一擊制敵”的目標,應該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持裝備的完好率。裝備是基礎,裝備一旦出了問題,戰斗力何從談起?所以說,平時的裝備保養和維護非常重要,日檢試、周檢修、月檢修等制度必須要堅持好。爲此,我們還利用接艦、廠所培訓、裝備試驗等機會,培養了一大批“活管路”、“活雷達”、“活海圖”,基本做到小故障不過夜,大故障連續排。二是要提高官兵的訓練水平。快怎麽實現?快來自“熟”,熟能生巧。平時,我們通過小比武、小競賽等有效形式,激發了官兵的練兵積極性,很多新同志一上艦就很快就掌握了手中的裝備。比如我們對潛部門有個戰士,是清華大學的在讀學生,素質能力非常好,上艦一個月就培養成爲合格兵,人民海軍報做了專門報道。

  記者:你規定每個專業必須制作正規化教學片,聽說現在你們艦已制作了《裝備維護保養技能培訓片》、《海軍沈陽艦正規化建設教學片》等20多套教學資料。這種方式對水兵盡快掌握新裝備有什麽樣的作用?

  鄒建東:我們許多裝備是國內最新的技術,還有部分引進裝備。一開始,艦員面對“滿艙是鍵盤、滿眼是外文”的戰艦,擔心“學不了”和“學不好”。怎麽調動官兵學習新裝備的積極性呢?我們通過摸索探討,找到了自己制作教學片進行教學的方法,既增強了官兵的“感觀效應”,又能把官兵從枯燥的理論中解放出來,極大地激發了官兵學習新裝備駕馭新裝備的熱情。同時,我們沈陽艦是新型導彈驅逐艦,裝備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而且作爲首艦,我們有義務更有責任制定出一整套操作規程和處置預案,爲后續艦盡快掌握新裝備打下堅實基礎。我仃:根據專業的不同,挑選了部分專業骨干,把任務有效分解到每一個骨干身上,充分發揮骨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條令、理論制定出來后,我們還結合裝備試驗、科目訓練,不斷地對這些規程和預案進行修訂,使它們更符合實際情況,更貼近作戰需要。

  記者:聽說你曾經作爲護衛艦艦長在南沙海域巡邏112天,在那里可能碰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別國飛機飛臨偵察等等,你能介紹當時作爲艦長你是怎麽處理這類情況的嗎?

  鄒建東:處理這類情況我們始終堅持做到正確研判,嚴格遵循國際法、海洋法和各項法規條令,充分考慮國家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大局。盡量做到毛主席講的“三有”:有理、有利、有節。2001年3月,我在海軍黃石艦任艦長時,指揮艦艇執行驅離外軍偵查船任務,由於正確把握政策、果斷處置,得到了上級的肯定。

  記者:你在新艦上曾提出了裝備革新建議300多條,而有200多條被有關方面采用,你在裝備使用的實踐中很注意積累哪方面的經驗?

  鄒建東:我執行過艦艇出訪、陪訪等很多外事任務,與很多國家海軍的艦長進行過交流。總的感到,我們和外軍在艦艇訓練和裝備保養方面各有特點,各有所長。但相比之下,我們還是有差距的。比如在訓練的思路上,美軍講求的是“兵怎麽練仗就怎麽打”,而我們是“仗怎麽打兵就怎麽練”。從近幾年發生的幾場局部戰爭來講,無論是伊拉克戰爭還是科索沃戰爭,美軍都處於主導地位,他們的訓練成果在戰爭中都得到了有效的檢驗。而我們呢?沒有信息化戰爭的經驗可借鑒和總結,所以我們只能盡可能做好“摸著石頭過河”。在訓練的方法上,外軍講求固強補弱,重點在於補弱,比如一個艦長的特長是反潛作戰,而防空作戰較弱,他們的訓練機構就會重點訓練他的防空作戰能力。而我們有時是“強弱一起補”。再比如裝備保養,外軍追求的是裝備的完好率和可使用性,不太追求外觀;而我們特別注重外觀,要求做到整潔干淨,不能有鏽蝕。當然這並不是說這樣不對,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好用”上。每次艦艇出訪或陪訪,很多外軍將領都在誇我們的艦艇很干淨,一般人聽了都覺得很高興,我卻高興不起來,什麽時候讓外軍感覺我們的裝備很先進,訓練水平很高,在未來作戰中很可怕,這才是我願意看到的。

  記者:最后能談談你個人從軍的經曆和你對海軍的認識嗎?

  鄒建東:我個人從軍的經曆很簡單,盡管家里沒有人當過兵,但我從小就有當兵的夢想,高中畢業時想報考石家莊陸軍學院,當時根本不知道有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恰好有親戚認識一位艦艇學院的教授,就推薦我報考,結果以優異的成績被艦艇學院錄取。1992年從大連艦艇學院畢業,是去機關、留校任教還是到一線部隊去,我面臨很多的選擇,最后還是決定到一線部隊,因爲在我看來,當海軍不上艦算什麽海軍?結果在支隊一干就是16年。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nv8812
子爵 | 2011-10-29 05:23:03

呵呵謝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tb057186
騎士 | 2011-12-22 06:23:24

感謝您的分享才有的欣賞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