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美國佛羅里達州前州長傑布·布希(Jeb Bush,老布希(George H.W. Bush)的次子)低調地在倫敦與人們握手。不出所料,外界對他極感興趣。最近中期選舉結果出爐後,共和黨人歡欣鼓舞,各方狂熱地猜測這位待人親切的布希會不會成為2016年大選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潛在開啟一場帶有吊詭的王朝意味的選戰,即他與希拉�·克林頓(Hillary Clinton)角逐總統職位。
的確,人們對布希是如此好奇,以至於當金融集團Pi Capital在倫敦梅菲爾(Mayfair)地區的一家酒店為他安排一場私人早餐會時,房間�擠滿了商界領袖和金融家,他們都迫切地想聽一聽布希的計畫,以及他對希拉�和其他許多事情的看法。
然而,在親自參加了這個早餐會之後,我得出了兩個明確的結論。首先,關於他是否會真的競選,這位最新登場的布希還在“打太極”。他著名的父親和哥哥(分別是第41任和第43任美國總統)都表示他們將支持他競選,而他似乎也在認真考慮。但他謹慎地避免現在就明確表態,這一點和希拉�差不多(每當有人問她是否會競爭民主黨候選人提名時,她會談論自己剛出世的外孫女)。
但是,我的第二個結論是,這位布希三號努力讓自己聽上去不僅是個親切的人,還是個明智的人。的確,如果你忽略吊詭的王朝遺風和他極其優越的生活,他看上去幾乎像個普通人,更像是一位具有長輩風範的家庭醫生,而不是一個挑動爭端的人。他以擁護自由市場和私營企業的優越性著稱,但不會呼籲廢除美聯儲(Fed)或者回到金本位制。他贊同更嚴格的邊境管控和預算平衡,但他也同樣希望鼓勵經濟移民、自由貿易和基礎設施專案。他不支持一個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但也不想入侵每一個由令人不快的政權掌權的國家。
換句話說,他聽起來是務實的(如果說還算不上是中間立場的話),而且和近年來吸引人們注意力的許多共和黨頭面人物明顯不同,比如莎拉·佩林(Sarah Palin,2008年副總統候選人)、特德·克魯斯(Ted Cruz,茶黨(Tea Party)的挑動爭端者,幻想當上2016年總統候選人)或者蘭德·保羅(Rand Paul,自由主義派共和黨人的領袖,另一位可能參選的人)。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這位布希競選總統註定會失敗呢?答案不僅僅取決於棘手的王朝問題,還有其他因素:如今的美國選民是否還買“明智”的帳?從過去10年的情況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正如茶黨的崛起所顯示出的那樣,美國政治的大贏家(尤其是在右翼),傾向於採用名人政治、民粹主義和抗議。
這部分反映了經濟週期,尤其是嚴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造成的痛苦。但或許也反映了更長期的結構性轉變。如今,越來越多的選民通過Twitter等社交媒體平臺來獲取資訊——無論是關於政治還是其他事情。這些平臺能夠有效地製造巨大的政治輿論,但不是開展有思想深度的辯論的理想平臺。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如此之短,以至於每個人都得大聲叫嚷才能讓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極端言論往往主宰了這些平臺。
也許這只是一個短期現象。當前美國政治氛圍中的某些因素可能——僅僅是可能——讓選民們更容易接受一個明智的候選人,至少一些老派共和黨人和商界領袖殷切希望如此,他們正試圖重新打造該黨。一方面,經濟前景似乎在改善。另一方面,美國國會的氛圍也可能變得更務實了一些。隨著共和黨將參眾兩院都掌握在手中,未來兩年國會可能會通過更多法律。若果真如此,那也許能讓選民看到,務實合作是能夠帶來成果的。
還有就是情緒週期的本質。回想2008年,美國選民狂熱地迷上了某位慷慨激昂、人氣高漲的人提出的理念——“希望和改變”。如今,隨著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想被擊碎,很多人開始同樣激烈地厭棄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這也許會讓他們擁戴另一位反體制的名人——但也可能讓他們唾棄浮誇。換句話說,投票給布希在政治上可能等同於在被一個不靠譜的搖滾明星傷害後,轉而和一個律師約會。或者,更準確地來說,就像和你高中老師家的明智的兒子約會一樣,你已經非常瞭解他的家庭了。
當然,這些都只是猜測而已。到目前為止,唯一確鑿的是,這位布希贏得了一定程度的尊敬:最近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約有26%的選民認為布希會是一位好總統,就算這個比例不算太高,至少也比很多潛在的競選對手強。在接下來的數月�,美國人和美國以外的人都應該密切關注這位布希三號——不僅僅是為了從中觀察共和黨的政策,或者領略美國政治的“王朝和部落”色彩,也是為了觀察社交媒體如何改變政治進程,或者沒能改變政治進程。換句話說,明智能引領潮流嗎?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向日葵告訴我,只要面對著陽光努力向上,日子就會變得單純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