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894 | 回覆: 7 | 跳轉到指定樓層
76老a
侯爵 | 2008-10-3 09:38:41


劉伯承(1892—1986),原名劉明昭,四川開縣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時,在四川萬縣參加學生軍。從而開始了長達70年的軍事生涯。1912年春,劉伯承考入重慶陸軍將弁學堂。年底提前畢業後被編入川軍第5師任見習排長,隨部參加了反袁世凱的“第二次革命”。在戰火中,劉伯承因功被提升為連長。

1915年12月,劉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參加了第二次反袁戰爭,即護國戰爭。1916年3月,在攻打豐都的戰鬥中,劉伯承頭部連中兩彈,右眼受重傷。當德籍沃醫生為他摘除右眼球時,為保護腦神經,未用一點麻醉藥。他扶著柱子,滿頭大汗,沒坑一聲。沃醫生不禁為之動容:“你不是軍人,而是軍神!軍神!真有三國關雲長刮骨療傷的氣概!”

劉伯承傷勢剛愈,又被川軍總司令熊克武先後任命為第9旅參謀長、第2混成旅第1團團長。他在反袁世凱的護國戰爭中,率部浴血奮戰,驍勇異常。他多謀善斷,治軍有方,被譽為“川中名將”。

1926年7月,北伐戰爭爆發。12月,劉伯承與朱德等人組織領導了瀘順起義,起兵討伐四川軍閥劉湘。起義部隊被武漢國民政府編為國民革命軍暫編第15軍,劉伯承就任軍長。1927年3月,劉湘軍隊分路圍攻瀘州,劉伯承率部進行了167天英勇的守衛戰,至今留下了“一代名將戰孤城”的佳話。

1927年8月,劉伯承參加了南昌起義,並任起義最高軍事決策機關——軍事參謀團參謀長,作為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而永載史冊。

1927年11月,劉伯承被派往蘇聯,先進高級步兵學校學習,後升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1930年8月回國後任中央軍委參謀長兼長江局軍委書記。1932年1月任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6月兼任瑞金衛戍司令。10月,劉伯承升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協助朱德、周恩來指揮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後因與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意見不合,被貶任為紅5軍團參謀長。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被迫轉移。劉伯承隨紅5軍團殿後。1934年12月,劉伯承再次任軍委總參謀長並兼任中央縱隊司令員,指揮先遣部隊強渡烏江、智取遵義、搶奪婁山關。1935年5月,劉伯承任紅軍先譴隊司令員。在率部過彝區時,他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使得紅軍大隊和平通過彝區,留下一段千古美談。

1937年,“七七”事變後,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劉伯承任第129師師長。抗戰伊始,他便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組織所部夜襲陽明堡機場,並在娘子關以南的七亙村伏擊戰中,僅以傷亡30余人的代價,殲日軍400余人。1938年3月,劉伯承運用“攻其所必救,殲其救者”的兵法,先攻黎陽,再在神頭嶺將日軍救援部隊1500余人伏擊殲滅。日軍稱這次戰鬥是“支那第一流的游擊戰術”。接著,劉伯承又率部取得了響堂鋪伏擊戰的勝利,殲敵400余人。不久,日軍調集重兵對139師發起九路圍攻。劉伯承審時度勢,集中兵力攻其薄弱的一路,在長樂村殲滅日軍第117聯隊2200人,粉碎了敵九路圍攻。並將敵後抗戰由太行山向冀南平原和魯西北發展,創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8至12月,劉伯承率129師及晉察冀軍區一起,共同實施了以正太路為主要目標的破襲日軍交通線和據點的進攻戰役,即舉世聞名的“百團大戰”。日軍遭受沉重打擊後,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大掃蕩”。劉伯承領導敵後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來抗擊日軍空前殘酷的掃蕩。最終取得了反“掃蕩”的勝利,恢復和擴展了抗日根據地,為中國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抗戰勝利後,劉伯承任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1945年8月,國軍閻錫山部進攻上黨地區。毛澤東下令“針鋒相對,寸土必爭”。9月,劉伯承發起上黨戰役,他先後以奪城打援、圍城打援和追殲逃敵的戰法,全殲閻軍13個師共3.5萬人。10月,劉伯承又組織和指揮了邯鄲戰役(平漢戰役),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的戰法,消滅國軍第34、40軍共2萬余人。鄧小平說:“那兩個戰打得好險!沒有彈藥,一支槍才幾發子彈……這兩個都是殲滅戰,打勝以後,武器多了,人也多了。”

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鄧小平遵循毛澤東的戰略決策,率12萬大軍以迅猛之勢在300裡的的正面上強渡黃河,突破國軍中央防線,揭開了戰略大反攻的序幕。8月,劉鄧大軍疾速南進,千裡躍進大別山,與陳粟、陳謝大軍構成“品”字形經略中原。1948年5月,劉伯承任中原野戰軍司令員。5月至8月,劉伯承先後指揮了宛西、宛東和襄樊戰役,殲敵近6萬余人,其中襄樊戰役被朱德譽為“小型模範戰役。”10月,劉伯承參與指揮了淮海戰役。在粟裕的華東野戰軍殲滅黃百滔兵團的同時,劉伯承指揮中原野戰軍果斷地截斷徐蚌鐵路,使徐州的杜聿明集團被完全孤立。接著又指揮中野主力在雙堆集圍殲了黃維兵團,成為淮海戰役承前啟後的關鍵一仗。

1949年4月,劉伯承參與指揮了渡江戰役。南京解放後,劉伯承任南京市委書記、軍管會主任兼市長。11月,劉鄧率部向大西南進軍,在川東南殲滅宋希廉部主力3萬余人,一舉解放重慶。隨即揮軍奔襲川西,於12月21日解放成都。1950年2月,劉伯承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在職期間,組織指揮了艱苦的剿匪戰鬥和進軍西藏。

1950年9月,劉伯承回北京主持籌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工作。1951年1月,軍事學院正式成立,劉伯承任院長兼政委。1955年,他被授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9年9月,任中央軍委戰略研究小組組長。1966年1月起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他還是第二屆至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6年10月7日,共和國元帥劉伯承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劉伯承以足智多謀和以傷殘之軀指揮作戰屢建奇功而聞名於世,是解放軍傑出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其主要軍事論著收入《劉伯承軍事文選》,另有《合同戰術》、《論蘇軍合圍鉗形攻勢》等大量譯著。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08-10-3 09:48:48


第二次反袁戰爭,即護國戰爭時期的劉伯承、

紅軍時期的劉伯承、

抗戰時期的劉伯承

解放戰爭時期的劉伯承、

建國後的劉伯承
、、


晚年時期的劉伯承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10-3 12:43:36

沒抗啥日嘛! 軍鳥勒~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08-10-3 13:12:24

回應 #3 天王老子 的主題

抗日戰爭中,劉伯承任129師師長,其七亙村之戰,神頭嶺之戰,長樂村之戰等堪稱游擊戰經典,還有麻雀戰,敵進我進等游擊戰術。神頭嶺之戰更是游擊戰最高境界。其晉冀魯豫根據地極為強大,戰鬥行動也多,抗戰殲滅日偽42萬,部隊發展到30萬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08-10-3 13:23:22

回應 #3 天王老子 的主題

八路軍第129師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的3個主力師之一。

  1937年8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第31軍,西北紅軍第29、第30軍和獨立第1至第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全師共1.3萬余人。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任參謀長,張浩任政訓處主任,宋任窮任副主任,轄第385、第386旅及教導團和特務、工兵、炮兵、輜重、騎兵等營。第385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下轄第769、第770團。第386旅旅長陳賡、副旅長陳再道,下轄第771、第772團。

  9月30日,第129師除以第385旅旅部率第770團及工兵、輜重、炮兵、特務等營留守陝甘寧邊區外,師部率第386旅及第769團、教導團、騎兵營等部共9100余人,由陝西富平縣出發,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0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團以上單位恢復政治委員制度,張浩改任師政治委員(1938年 1月由鄧小平接任)。王維舟任第385旅政治委員,王新亭任第386旅政治委員。10月19日,第129師的先遣部隊第769團,夜襲山西代縣陽明堡日軍前線飛機場,毀傷飛機24架。接著,師主力部隊挺進到正太(今石太)鐵路以南的平定、昔陽地區,打擊沿正太鐵路西進的日軍,先後取得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廣陽等戰鬥勝利。11月中旬,第129師遵照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關於建立以太行、太岳山脈為依托的抗日根據地的指示,於同蒲鐵路以東、正太鐵路以南、平漢鐵路石家莊至磁縣段以西地區展開,並派出多批游擊支隊和工作團深入晉冀豫邊廣大地區,配合當地中共組織,建立抗日政權,組織群眾武裝,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為鉗制日軍向黃河防線的進攻,配合晉南國民黨軍和晉西北、晉西南的八路軍作戰,第129師於1938年2月和3月,在正太鐵路和邯(鄲)長(治)公路沿線展開交通破襲戰和伏擊戰,先後取得了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勝利,共殲日軍2000余人。4月初至27日,第129師在八路軍總部指揮下,與第115師第344旅、決死隊第1、第2縱隊等部共同戰鬥,粉碎了日軍3萬余人對晉東南地區的“九路圍攻”,收復遼縣(今左權)、黎城等18座縣城,鞏固和擴大了晉冀豫抗日民主根據地。4月下旬,為開展平原游擊戰爭,徐向前率第769團、第115師的第689團等部挺進冀南,擴大了冀南根據地;第386旅則向豫北發展,開辟了豫北安陽、林縣、輝縣山區抗日根據地。為加強地方武裝建設和統一各游擊支隊的指揮,成立了晉冀豫軍區。經過一年多的鬥爭,第129師部隊得到了很大發展,還組建了獨立旅(陳再道任旅長、宋任窮任政治委員)及補充團、騎兵團等;並以第769團、獨立團、汪乃貴支隊合編為新385旅(陳錫聯任旅長、謝富治任政治委員);另將各基干游擊支隊分別合編為先遣支隊、獨立支隊和獨立游擊支隊。到1938年10月,第129師發展到5萬余人。12月下旬,第129師師部率第386旅主力及先遣支隊一部,挺進冀南和魯西北地區,於1939年1∼3月,與冀南軍區部隊一道粉碎日偽軍3萬余人的“掃蕩”,取得了香城固戰鬥的勝利。3月以後,當日軍“掃蕩”重點轉向山區時,第129師主力返回太行抗日根據地,並粉碎日軍對太行山區的夏季“掃蕩”。1939年冬,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並向晉西、冀南、太岳、太行地區的八路軍和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進攻。 1940年2∼3月,第129師奮起反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攻,取得了衛(河)東與磁武涉林戰役的勝利,殲滅石友三、朱懷冰等部1.8萬余人。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後,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 1縱隊、政治保衛隊第212、第213旅等部,加入第129師的序列。第129師在鬥爭中得到很大發展。5∼6月間,部隊進行整編,共編成9個旅:第385旅(旅長陳錫聯、政治委員謝富治,轄第769、第13、第14團),第386旅(旅長陳賡、政治委員王新亭,轄第772、第16、第17、第18團),新編第1旅(旅長韋傑、政治委員唐天際,轄第1、第2團),新編第4旅(旅長徐深吉、政治委員吳富善,轄第771、第10、第11團),新編第7旅(旅長易良品、政治委員文建武,轄第19、第20、第21團),新編第 8旅(旅長張維漢、政治委員蕭永智,轄第22、第23、第24團),新編第9旅(旅長桂干生,轄第25、第26、第27團),新編第10旅(旅長範子俠、政治委員賴際發,轄第28、第29、第30團),新編第11旅(旅長尹先炳、政治委員黃振堂,轄第31、第32、第33團),師特務團改為第34團。在整編部隊的同時,還調整了軍區和軍分區的機構和區劃,撤銷晉冀豫軍區,成立太行軍區(軍區機關由師機關兼)、太岳軍區(由第 386旅旅部兼)、冀南軍區。第129師在部隊整軍的同時,對白晉、德石、正太、平漢等鐵路及主要公路線,實施了連續破擊戰,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8∼12月,在八路軍總部的統一部署下,參加了百團大戰,對正太路西段展開大規模破襲戰,並在反擊日軍報復“掃蕩”中,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

  1941年華北敵後抗戰進入極端困難階段。為了適應鬥爭的需要,第129師實行主力軍地方化,分期分批將一部分主力旅與軍分區合並,加強地方武裝力量。8月,以第386旅、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1縱隊、政治保衛隊第212旅編成太岳縱隊,陳賡任司令員、薄一波任政治委員,縱隊機關兼太岳軍區機關。針對日軍實行的所謂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總力戰”,第 129師采取以武裝鬥爭為核心的全面對敵鬥爭方針,挫敗了日偽軍對抗日根據地和邊緣區的“蠶食”、“掃蕩”和“治安強化運動”,開辟了太岳以南新區。到1941年底,全區地方武裝發展到5.6萬余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軍為“變華北為大東亞戰爭兵站基地”,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更加頻繁和更大規模的“掃蕩”,並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企圖徹底摧毀抗日根據地。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太行、太岳、冀南和冀魯豫邊等抗日根據地受到很大摧殘,冀南平原根據地變為游擊區,太行、太岳山區根據地也逐漸縮小。第 129師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開展整風、生產運動和實行“精兵簡政”等各項政策,並實行“敵進我進”方針,派出大量武裝工作隊和小部隊,深入到敵占區,開展軍事政治攻勢,建立小塊根據地。

  自1943年開始,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進入恢復和再發展的新時期。第 129師組織了近千支武裝工作隊和小部隊深入淪陷區打擊日偽軍。7∼8月,進行了衛南、林南戰役,殲滅日偽軍1.2萬余人,恢復與擴大了抗日根據地,在豫北和衛河以南開辟了新區。在國民黨當局發動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中,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對冀魯豫邊區的進攻,有力地配合了保衛陝甘寧邊區的鬥爭。10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第129師機關與八路軍總部機關合並(第 129師番號仍保留)。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等軍區由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同時,另行組建太行軍區機關(原由第129師兼),李達任司令員,李雪峰任政治委員。

  1944年,第129師一面繼續深入開展整風和生產運動,一面開展攻勢作戰,拔除日偽軍大量據點。5月,冀南與冀魯豫軍區合並為新的冀魯豫軍區,宋任窮任司令員,黃敬任政治委員。7∼9月,第129師先後派部隊挺進豫西,加強水東(新黃河以東之睢縣、杞縣、太康地區),開辟水西(新黃河以西之臨潁、商水地區),擴大了抗日根據地。1945年2月,成立河南軍區,王樹聲任司令員,戴季英任政治委員。自1944年下半年開始,第129師利用作戰間隙,對所屬部隊普遍進行了軍政整訓。通過整訓,增強了部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提高了部隊的戰術和技術水平,為建立大規模正規兵團培養了骨干,為部隊大發展創造了條件。1945年春、夏季,第129師所屬各部為“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開展大規模攻勢作戰,連續進行了道清、豫北、南樂、東平、安陽、陽谷等戰役,收復縣城28座,將日偽軍壓縮到大、中城市及主要交通線上,為舉行大反攻創造了條件。

  自8月11日開始,第129師所屬部隊響應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號召,遵照中國解放區抗日軍總司令朱德的命令,參加大反攻,向平漢、津浦、德石、正太、同蒲、隴海等鐵路線和部分中小城鎮的日偽軍發起進攻,收復縣城59座,解放了大片國土,使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邊4個區連成一片。8月20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滕代遠、王宏坤任副司令員,薄一波任副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下轄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4個軍區。在八年的抗日戰爭中,第129師殲滅日偽軍達42萬余人,解放縣城109座。在第115師一部配合下,創建了東起津浦鐵路,西抵同蒲鐵路,南跨隴海鐵路,北至德石、正太鐵路的晉冀魯豫解放區,面積達18萬平方公裡,人口達2400余萬,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部隊由出師抗戰時的9100人發展到近30萬人,成為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基礎。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10-3 15:52:47

你中共的元鳥們都這麼用兵如神的話抗日還需要打八年?

還是大家都用兵如神偏偏就是不抗日?

麥克阿瑟幹掉日本都打不過你們的彭大將軍耶?

好神呀!

怎麼日本鬼子都抗不了?

早知道盟國應該請這兩位軍鳥去歐洲打希特勒啦!?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08-10-4 11:46:22

回應 #6 天王老子 的主題

如果那個年代的中國執政黨是共產黨,國家領導人是毛澤東,小日本就不敢放肆的侵洛中國:)

[ 本帖最後由 76老a 於 2008-10-4 11:47 編輯 ]
引言 使用道具
天王老子
大親王 | 2008-10-4 14:06:43

回應 #7 76老a 的主題

過度自慰有礙身體健康.:)

在下少陪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