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79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OOOL9
王室 | 2015-5-27 16:21:29





「因為陽光,我們把城市變聰明!」在屏東林邊佳冬沿海,原本因養殖導致下陷的「惡地」,近年轉變為滯洪與太陽能發電,一度失去希望的土地,因太陽光電重燃生機。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屏東,將近1075公頃的養殖區淹沒,林邊鄉更停電兩個月。為了輔導長期使用地下水的養殖產業轉型,「養水種電」計畫於是在屏東啟動。

屏東縣環保局長魯台營指出,養水是將屏東過去因超抽地下水導致的地層下陷改造成溼地,洪災蓄洪、旱災供水,溼地植栽同時能淨化水源,種電則是將海水倒灌、土壤已鹽鹼化的耕地出租搭建太陽能板,太陽光電板下進行農業或生態養殖,所發的電力可作養殖廢水處理用。

面積廣達44公頃的養水種電計畫,總發電量達3104萬度,第一階段計畫獲得成功後,縣政府進一步在林邊火車站後方的光釆溼地,移轉養水種電的成功經驗,為地層下陷區內的沿海居民,摸索一條可行的生活道路。

在委託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的經營下,高架光電板下方規畫為自然生態養殖區,溼地水源一部分引自海水,一部分來自周邊養殖魚塭排放的廢水,經過自然淨化程序,形成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除了滯洪蓄水,也是環境教育場域。

不過,日照時數居全台之冠,同樣致力推動太陽能發電的雲林縣,卻出現與農爭地的雜音。

屏東縣城鄉發展處長張桂鳳表示,他們還嘗試高架型、屋頂型、魚塭型、追日型等模式,除了太陽光電,也善用農牧資源,包括沼氣、生質能源。例如2014年底農委會香蕉研究所開發的香蕉水發電,是再生能源的新秀。如何善用陽光帶給大地的能量,考驗各地政府的智慧與決心。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阿貝貝 + 9 感謝大大分享
PPXOO + 9 感謝大大分享
santy013 + 3 + 3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1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高興高興
回覆 使用道具
zero1419556
王室 | 2015-5-27 16:32:38

這是政客.在搞的花樣.....太陽能版種電..是補貼.用百姓的錢補貼財團...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