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sssam777
王室 | 2015-11-23 11:42:35



《登幽州台歌》原文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而從廢文角度的翻譯則是:「前面沒有人,後面也沒人,這世界好大呀,於是我就哭了」;

《登鸛雀樓》原文為: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而淺白的詮釋則是:「太陽下山了,河流到海裡去了,你想看的遠一點,就給我爬高啊。」

原文網址:  http://www.ettoday.net
/news
/20151122
/601306.htm#ixzz3sHaBjdVP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henginan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林米娜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jpt007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4  金幣 + 24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我知道我做的事對妳來說沒有意義;但,我必須去做...
回覆 使用道具
jpt007
威爾斯親王 | 2015-11-23 12:27:18

念天地之悠悠  =  這世界好大呀  ?

醜奴兒        宋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論語 述而篇   子不語怪力亂神   僧不怪井底之蛙  

山僧不解數甲子 一葉落知天下秋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林米娜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sssam777 + 10

總評分: 名聲 + 3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jk1012
禁止發言 | 2015-11-23 19:41: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jpt007
威爾斯親王 | 2015-11-24 08:32:01

jk1012 發表於 2015-11-23 19:41
學習。補上前兩句︰

北宋 宣和元年(西元1119年),唐子西 , 行父 自錢塘罷官如京師,
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東景德僧舍,與同郡關注子東日從之遊,
實聞所未聞,退而記其論文之語,得數紙以歸。
自己亥九月十三日盡明年正月六日而別。先生北歸還朝,得請宮祠歸瀘南,

道卒於鳳翔,年五十一。在唐子西文錄中有句:
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及觀陶元亮詩云:「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便覺唐人費力。
如〈桃源記〉言「尚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
蓋晉人工造語,而元亮其尤也。

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意思是說看見一片落葉就可知道一年將盡了。
唐代有人寫了這樣兩句詩:「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也就是說,從一片落葉就可知道秋天來了。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sssam777 + 20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jk1012
禁止發言 | 2015-11-26 19:38: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