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083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jj2536
公爵 | 2009-2-12 09:56:46

殲-8戰鬥機是我國在殲-7,即米格-21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製而成的高空高速戰鬥機,北約編號“長鬚鯨”。當時,台灣海峽的氣氛不像現在這樣寬鬆,台灣連續派出U-2和無人駕駛偵察機“慰問”大陸,美國軍隊也經常派出高空偵察機入侵中國領空,尤其是核、火箭試驗基地上空,獲取軍事情報。而解放軍殲擊機的高空性能有局限,難以擊落敵高空偵察機。








      為了適應這一潮流,部隊裝備新需要,沈飛公司在殲-8的基礎上研製了殲-8Ⅱ飛機。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殲8Ⅱ設計定型,在瀋陽召開隆重慶功大會。當時的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劉華清和國防科工委,空、海軍領導參加了大會,可見軍方希望之高。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
     殲-8Ⅱ換裝了兩台渦噴-13A雙轉子發動機,單台推力6600千克。發動機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也使起飛著陸性能得到改善;外掛增加至七個,可懸掛多種武器或副油箱,使飛機具有全天候攔射能力並兼有對地攻擊能力,並裝備了雷達製導的中程攔射導彈。前起落架後裝一門23mm雙管炮。機尾下部安裝可折疊腹鰭,結構與米格-23相當類似。殲-8Ⅱ單價約3500萬人民幣。



殲轟-7and FC-1

殲轟-7“飛豹”,對外名稱FBC-1,是由我國於80年代開始自行設計研製的中型戰鬥轟炸機。該機主要裝備海軍航空兵,2000年後其改進型開始裝備我空軍,是解放軍作戰飛機中耀眼的新星。該機由中國西安飛機工業公司負責研製。目前該機的改型殲轟-7A具備了全天候、複雜氣象下的精確對地攻擊能力,正在批量裝備部隊。
    1976年6月,三機部下屬各單位的設計精英云集北京,被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出各自設計方案。瀋陽飛機製造廠和南昌飛機製造廠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起先三機部傾向瀋陽殲轟-8方案,該方案計劃在殲-8的基礎上發展一種強調對地攻擊能力的輕型殲擊轟炸機。沈飛以米格-23MC為基礎,改殲-8機頭進氣為兩側進氣配置,採用新型大推力發動機,在犧牲升限和速度的前提下(由20000米、M2.0下降到15000米和M1.75),增大載彈量(由2200千克到4500千克)。同時飛機的航程也提升至3000千米以上。





“飛豹”的機體、氣動、火控系統均為我國自行研製。但其發動機渦扇-9則是進口貨,十幾年過去了,直到最近仍未能徹底實現國產化,成為了殲轟-7的一大瓶頸。渦扇-9是英國斯貝(SPEY)MK202發動機的國產衍生型,後者是英國皇家空軍F-4“鬼怪”式戰鬥機的標準發動機。MK202最大推力9,305公斤,推重比在6.5左右。當時中國希望將MK202作為標準發動機裝備,出資5億英鎊,於1975年12月13日與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簽約引進了該發動機生產專利。 1976年3月,603所的中國紅旗機械廠負責開始試制該發動機。1979年7月25日第一台使用英國毛料製造的零組件、羅爾斯·羅伊斯外購件和附件的渦扇-9完成裝配。同年11月13日完成150小時持久試車,首批共製造4台。1980年初,中國製造的兩台渦扇-9發動機和兩套部件,在英國高空台上作了高空性能、功能、再點火試驗和-40℃冷起動試驗,並對其5種零部件作了強度試驗考核。同年5月30日,中英雙方在考核試驗通過報告上簽字。至此紅旗廠成功的實現了第一步,用英國毛料成功試制出渦扇-9發動機。


    我國為巴基斯坦空軍研製的FC-1戰鬥機已經首飛,從而令這種外貿型戰鬥機成為了全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下圖為航展上的FC-1模型,小圖為現任總設計師楊偉。 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軍深感其戰鬥機主力,例如殲-6等老舊型號已經無法適應當時的形勢。
  巴基斯坦向生產殲-7M戰鬥機的成都飛機公司(成飛)提出,共同在殲-7M的基礎上研製新戰鬥機,當時的中方總設計師是著名飛機設計專家屠基達。巴方將此定名為“佩刀Ⅱ”方案,中方定為殲-7CP。從當時公開的圖片看,基本思想是在殲-7的基礎上採取與殲-8Ⅱ相同的兩側進氣道、翼根前緣增加了前緣襟翼,換裝發動機,如右圖所示。由於以殲-7M為基礎,國外稱之為“超7”。方案提出後,美國與英國的航空發動機廠商競相參加了競爭。不久爆發了政治風波,西方制裁中國,“佩刀Ⅱ”(殲-7CP)戰機計劃受到嚴重挫折。美國公司為此失去了重大的商業機會,這時俄羅斯公司則乘虛而入。90年中國成都飛機公司宣布將繼續發展“超7”,巴政府別無選擇,也只能堅持下去。為此巴方承擔了部份經費,超7進入了自力更生的第二階段。




下圖為巴基斯坦空軍司令訪問成都611研究所。圖中的FC-1模型與目前的模型不完全一樣。注意其法國“魔術”近距格鬥導彈、俄羅斯R-77中距主動雷達空空導彈、美式激光制導炸彈的武器配備。


2006年巴基斯坦展出的FC-1(巴軍編號JF-17)的空中加油管,據稱其樣式與俄羅斯相應設備極為相似。


FC-1航空電子系統採用的是西方的產品,投標競爭的過程極大的拖慢了FC-1的研製進度。競爭者曾包括法國薩基姆公司和湯姆森公司、英國的瓦可基公司。雷達的競爭型號包括意大利的FIAR雷達和瓦可基公司的雷達,前者由法國薩基姆公司負責。右圖曾參與競爭的RC-400雷達,探測距離90千米,自重90千克。
      2001年FC-1戰機的研製獲得了重大突破,目前該機已經完成了一架全比例模型的建造,第一架原型機也正在建造當中。按當時的計劃,FC-1原型機將於2003年春完工、首飛。

JL-9 and l-15

2003年12月13日,綽號為“山鷹”的高級教練機高教-9在貴州省安順市成功首飛,而兩年後由中國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L-15型高級教練機也將在南昌首飛。高教-9的座艙佈局顯得比較粗糙,僅僅是安裝了幾個多功能顯示器,給人的感覺是沒有經過科學的規劃,不知道這些多功能顯示器能顯示什麼,因為旁邊依舊有不少傳統儀表。或許這只是因為這是一架原型機,定型後的飛機可能還要改變。
  總體而言,高教-9是一個追求廉價、進度的產物。從其性能指標看,其用途目標似乎比較明顯,就是盡量模擬蘇-27飛機的性能(起飛速度、滑跑距離都差不多),另外也能夠滿足一些殲-8新型號的基本飛行、儀表飛行訓練的需要。從現階段看,高教-9用於取代、補充殲教-7是完全勝任的,但目前還沒聽說有客戶下了訂單,今後該型機的前途還不好下結論。







同高教-9相比,L-15顯然更加吸引人們的視線。當2001年北京航展上該機的模型首次露面時,幾乎成為該屆航展的最大明星。L15高教機是中航二集團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正在研製的新一代高級教練機,是為了滿足培養第三代戰鬥機飛行員的需要而研製的。它既能夠滿足第三代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要求而且還能兼顧第二代戰鬥機及其改型機的訓練。
L15高教機為帶邊條的後掠中單翼、單垂尾、正常平尾、前三點式機身主起落架佈局型式。機翼採用中等後掠角、中小展弦比的平面形狀。動力裝置採用兩台渦輪風扇發動機;操縱系統採用電傳操縱系統;採用先進的綜合航空電子系統。L15高教機從一開始設計就注重飛機的全壽命週期費用,嚴格控製成本價格,充分考慮效能與費用之比。
      2001年航展展出的L-15模型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茶禮王
公爵 | 2011-1-21 14:52:34

是還可以啦..
不過都是些老機型呢!!
{:3_244:}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