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留你一口氣
威爾斯親王 | 2018-1-27 07:25:35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1 月 26 日訊】2012年前後,中國資金,在全球,攻城掠地,引發各國高度警戒,接下來,「陸資侵台大追查」的新聞專題,我們帶您看到,去年陸資來台投資金額,光投審會核準的部分,就有2億6,570萬美元,陸資染指台灣產業,不只沒有好轉,反而更快速的從食衣住行育樂,各個面向,衝擊產業,影響台灣。

記者 趙庭譽:「陸資在台灣幾乎買下我們的一天,像是中南台灣,隨處可見的電動巴士,其實不少是對岸上海陸資企業投資製造,餐飲業海底撈多個品牌,搶灘台灣餐飲市場,還有年輕朋友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上頭的手機遊戲,多達九成來自對岸。」

民眾:「因為就像101大樓就很多是外商的陸資這樣子。因為我本身是做IT的產業,我比較熟悉在是遊戲電玩這一類的,我覺得競爭力滿大的。」

民眾:「會變成部分都是大陸的資金,那就可能會影響到台灣的一些就業。」

民眾:「我覺得這個資金(陸資)應該有限制的進來。」

陸資在台影響力,連民眾都很擔心,2009年7月,政府正式開放陸資來台投資,至今邁向第9年,2017年陸資來台投資金額,達2億6,57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7.3%,累計至去年年底,共有1087件投資案核準,不少企業幕後老闆,已經悄悄換人。

台灣人食衣住行育樂,充斥紅色資本,例如2011年,中國貨運龍頭順豐速運(SF Express),以港資身分登台,開啟大型陸資登台第一槍;2012年,對岸政龍以40.5億元,入股高明碼頭30%股權,成為首宗陸資投資台灣公共建設個案,2014年9月,納愛司集團,以13.5億,買下國內知名品牌「妙管家」。2015年7月,創立22年的本土品牌富士(FUJI)按摩椅,被廈門蒙發利按摩椅公司,收購六成股權。
記者 趙庭譽:「時下國人愛用的手機拍賣網購平台蝦皮拍賣,短短兩年,在台灣就取得大半市佔,不過卻被人踢爆,背後大股東是中國騰訊。而這兩年,競爭激烈的計程車叫車市場,對岸滴滴打車,也以港資身份,近日正式登台營運。」

陸資胃口越來越大,挾帶大量資金,猶如大鯨魚吃小蝦米,專家就指出,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後,兩岸官方交流停擺,但民間、檯面下的收購、入股,其實絲毫不減。

財經專家 蔡玉真:「其實它透過第三方,也就是透過其他外資,甚至像香港的資金,或是BVI(英屬維爾京群島),你會看到說其實它(陸資)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裡頭,它是沒有受到所謂的,民進黨執政前後的影響,甚至有越來越大,因為它的比重越來越高。」

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 陳明璋:「像現在你可以看到,我們現在有很多公司,因為這種情形之下,它陸資派人來台灣,設立一個灘頭堡,對它來講是一個非常有利的事情啊,對不對,它來這邊來找人才、找技術,甚至找上它(要)的企業來購併。」

根據投審會規定,對岸企業持股如果低於30%,就不被視為陸資,透過層層轉投資,就可以插手敏感產業、公共建設;陸資更繞道第三地,以港資、外資、新加坡資身分,來台設立紙上公司開發房地產,卻又完全合法,讓禁止陸資炒房,形同虛設!法務部調查局先前發現,不少商業竊密案都跟陸資有關。

工商建研會兩岸事務副主任委員 康明淵:「就像我今天在上海,我曾經試著要建構一個國外業務部門,我試了五十個人,那個忠誠度跟信任度,都沒有辦法達到,他就是進來以後就開始跟你蒐集買家名單,進來以後就開始收集你的公司的秘密資料,所以我才說,我們台商基本上都是把資料庫都是放在台灣的。」
2015年中國紫光集團趙偉國,試圖入股台灣三大封測廠矽品、南茂、力成,引發主管機關出手喊卡,面對陸資代表的大市場、大資金,不少企業只能委屈求全,好圖得中國市場,入口門票。

財信傳媒董事長 謝金河:「他們用迂迴曲折的方式,其實那個台灣很多公司,陸資要吃台灣的公司,我們投審會都禁止,那後來很多人就乾脆把大陸廠,直接賣給中資,在大陸直接賣,所以這個也是另外一種方式,而這樣的一個方式,現在大行其道。」

日前聯發科旗下中國子公司傑發科技,2016年,出售給北京四維圖新,大陸國泰產險增資後,由浙江螞蟻金服,取得過半股權(51%),南茂出售子公司宏茂微電子(上海)持股給紫光集團,都是同一模式!兩岸合作更加緊密下,如何拿捏權衡,成了主管機關、產業界頭痛課題。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 曾建元:「一方面提供一個公平的一個競爭的機會給他們,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也能夠去制止,他們不公平的貿易的行為,我覺得這個是跟我們的,我們政府的管制能力有關。」

健行大學企管系教授 顏建發:「當然有一部分是基於商業上的需要,有一部分它有政治目的,也就是說,我們當然不反對兩岸交流,但是我們反對的是有害的交流,也就是說它背後有政治目的,因此我們對一些我們違反法令的,我們要徹底的從嚴來懲罰。」

惡劣陸資,挖人才偷技術,更傳出透過地下資金,以假外資身分,收購國內上市公司大量股權,染指企業董事會經營權。2017年5月,金管會驚爆永豐金非法替陸資買台股,震撼市場,台灣應如何把握經濟主體性不致丟失,考驗政府與主管機關智慧。

文字採訪:沈唯同 趙庭譽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neiloo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陳勝利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小黃牛
王子 | 2018-1-27 08:50:05

陸資應該在全世界都一樣吧!!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海鮮來了
封鎖帳號 | 2018-1-27 08:50: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le7514
子爵 | 2018-1-27 11:00:11

別忘商人無祖國,不管美、日、韓、德、阿、陸.....國家主權基金或投資或投機者,
他們消息靈通,那個國家有錢賺,或那個貨品需求大;
他們就往那個國家穫那個貨品敲進;反之則敲出並放空......

政府是由政黨選舉勝利產生;政黨由理念相同派系組合產生;
派系是由工作或親朋好友或利益.......組合產生.....
所以台灣人民都知道的事,政府百分之百也知道;
只是有利益可圖的政黨高層,認為沒有立即的危險,不希望張揚多事;
猶如食用回收油,不會食後立即死人一樣.....
那個政黨執政都一樣,執政就像謀職賺錢一般,少做少錯.....反正領錢在工作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陳勝利
威爾斯親王 | 2018-1-27 11:18:18

本篇最後由 陳勝利 於 2018-1-27 11:20 編輯

臭嘴無限…這些所謂名嘴學者在保護什麼…真的是為台灣嗎為人民嗎…我看是不一定。
現在是地球村了…誰來投資台灣促進經濟發展讓大家都有工作…真的台灣不要怕競爭台灣民眾也不是嚇大的…谷歌投資就可以…陸資投資就叫掏空台灣…這是誰說的。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kissinger329
王子 | 2018-1-27 14:27:42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