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williamwu123
王室 | 2018-4-15 17:40:10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 2018/04/15 13:44

咳嗽、流鼻水、發燒,你會知道要去看醫生,因為身體出狀況很容易察覺。但精神、心理出問題,卻很容易被忽視,要如何照顧精神健康呢?BBC Earth《醫學迷思大解惑》主持人摩斯里(Michael Mosley)醫師,找來各領域專家,並獨家接受專訪,提供照顧精神健康的正確方法。

英國精神專科醫師亞倫葛瑞瓦博士指出,當在觀察某人的精神健康時,有三項關鍵要素:思考、行為和心情,如果這三方面都有困擾,就代表精神健康不佳。他稱,若只是情緒低落個兩三天,然後心情就轉好了,那可能沒什麼需要擔心的;但若心情低落的時間拉長,開始出現陰沈、焦慮的想法,妨礙到你的日常生活,那麼就很有可能已經累積發展成精神疾病,建議尋求專業諮詢。

若精神狀況沒有嚴重到需要求醫時,醫師們提供睡眠、運動及飲食三大方向來保健精神健康。

睡眠部分,摩斯理醫師(Michael Mosley)受訪時表示,「你必須把社交媒體放一邊,意思是別再睡前看平板、手機、電視等。」他指出,若想早睡早起,睡前就得讓自己的腦子身體靜下來,且提醒睡不到5小時,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會提高,「當你睡不好隔天就會血糖升高,你會變得很想吃甜食類的垃圾食物。」

另外,英國牛頓大學研究發現,若人(連續)3天睡不到4小時焦慮抑鬱和壓力的情緒增加,想法趨於悲觀或恐懼,而且還會影響記憶力。

在運動方面,因運動可以分泌腦內啡,這種荷爾蒙會讓我們產生積極正面的情緒,可以減緩抑鬱症狀。其中有個運動對於治療憂鬱效果特好,也就是不靠任何設備攀岩的「抱石運動」,因為這運動讓你必須全神貫注。人們普遍認為,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感知上,能幫助我們避免被負面想法所擾。

另一個大笑運動也很有效,幫助釋放腦內啡,且用腹部大笑可促進肺活量。

在飲食方面,過去有研究指,服用綜合維他命、魚油等,含有維生素B、鐵、鈣、鎂、鉻、鋅和硒(腰果)等食物或保健食品,可改善精神健康。其中定期服用魚油,可讓罹患憂鬱症機率下降30%,若不喜歡魚,也可用胡桃或亞麻籽代替。

腦內的快樂因子,除了腦內啡,還有血清素與多巴胺。分泌血清素和多巴胺的營養素,存在於大多數的蛋白質中,所以若你將高脂和高糖食物替換為更精瘦的蛋白質來源,例如魚、雞肉或火雞肉,應該就能讓大腦獲其所需。另外飲酒要小心,因為酒精會讓人消沈。(影創中心/綜合報導)


讀后感 專業的醫師 才可以提供照顧精神健康的正確方法。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neiloo + 4 + 4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