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克基土司官寨位於成都至馬爾康之間,距馬爾康縣城7公里。官寨依山伴水,景色秀麗,與西索嘉絨民居群落隔水相望,被國際友人讚譽為“東方建築史上的一顆明珠”。有古詩贊曰:“叢巒疊嶂真無數,千崖萬壑疆無度,故壘威峨扼重關,卓采(卓克基音譯 編者注)官寨冠諸夷”。
官寨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1935年7月,長征途中的毛澤東及中央機關曾在土司官寨辦公住宿休整一周。那時中央領導拴坐騎的幾棵柏楊樹樁,至今還枝繁葉茂地挺立在卓克基中心校園內,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紅軍樹”。
卓克基土司官寨將藏漢兩種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漢式四合院佈局,坐西北向東南,一層是廚房和一般傭人、雜工的住房與石牆隔開的馬廄。第二層是比較高級的住房,還有儲藏室。第三層是土司及其家眷的臥室和高級迎客廳和別緻的書屋。第四層均是琳琅滿目的佛堂神殿。第五層是備戰的了望室外帶炮眼。整個官寨以片石砌成,極為堅固;迴廊邊柱及每層房樓板、梁、枋未用一釘一鉚互相銜接,建築藝術高超絕倫。官寨右側有一片石砌成的碉樓,碉呈四方錐體,頂高與官寨相等,系土司在緊急時儲藏珍貴物品及藏身防禦之所,也是土司至高無上的統治權利的象徵。碉樓靜靜地倚天矗立,猶如武士手中直刺蒼穹的長劍,又如留在地上永恆的驚歎號,守望著官寨,給神奇而空曠的高原留下歷史的詠歎。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索嘉絨藏族民居群落
從卓克基官寨出來,往北跨過一條山溪,就到了田園風景如詩如畫的西索嘉絨藏寨。西索民居是最典型的嘉絨藏寨之一。
其特色一是民居建築風格展示充分。藏寨全是三層石樓,一層飼養牲畜,二層是廚房和住宿,三層是經堂和客房,因其形狀如碉,故這種建築也稱碉樓。精湛之處在於砌牆工藝,工匠們僅憑經驗,不用吊線或水平儀測量,砌出的石牆如刀切般整齊,梭角十分銳利。特色之二是寨子佈局奇特,錯落有致,如果從卓克基官寨樓頂鳥瞰,便會驚奇地發現西索藏寨呈藏族八寶圖案中的“花依”(狀如“中華結”),那些在寨子中直來豎往、彎來拐去的青石板小道,把圖案的線條勾畫得更為鮮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