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8-10-19 11:01:04

1930年夏,一艘從印度駛往英國的輪船上,準備前往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的錢卓斯卡來到甲板,仰望滿天星斗。眼中所見點點繁星都是在宇宙中燃燒超過數十億年的恆星,它們的年歲長短不一,但卻有著共同的命運:在燃料耗竭後塌縮成白矮星。但真是如此嗎?錢卓斯卡在漫長無趣的航程中卻計算出一個不尋常的答案。他舉起手上這本天文學權威愛丁頓爵士(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的著作──這可是他在印度馬德拉斯大學時參加物理競賽得到的獎品,期盼到了劍橋有機會向他本人請益。

唉,錢卓斯卡料想不到尊敬的愛丁頓爵士將給他的人生帶來滔天巨浪,要過很久之後,他這個不尋常的答案才會為他帶來榮耀,甚至有一天他的名字將與星星一起高掛在太空。

錢卓斯卡進到劍橋後只花了三年就取得博士學位,並成為三一學院的研究員,如願結識愛丁頓。1935年元月,錢卓斯卡應邀至皇家天文學會議發表他耗費多年心血的論文,談的正是他當年在船上得出的重大發現:質量在太陽1.44倍以上的恆星不會停留在白矮星階段,在其巨大引力的作用下將繼續塌縮至半徑幾公里以下。這就是我們今天已經習以為常的中子星、黑洞,但在當時卻是匪夷所思的概念。

然而錢卓斯卡的雀躍之情在會議前夕卻被澆熄,因為他赫然發現愛丁頓緊接在他之後也將針對同一題目發表演說!問題是過去幾個月他每週與愛丁頓見面討論,怎麼都沒聽他提起?晚宴上遇到他,靦腆的錢卓斯卡不敢追問,愛丁頓亦未主動解釋,只是帶著神秘的微笑鼓勵他第二天暢所欲言。

第二天錢卓斯卡謹慎惶恐地宣讀完自己的論文後,心裡七上八下的等待愛丁頓的演說。不料愛丁頓將他的論點斥為無稽之談:「……我相信,一定有一條自然法則能阻止恆星按錢卓斯卡的荒謬方法演化。」語畢,還輕蔑地將錢卓斯卡的論文撕成兩半。哄堂大笑聲中,錢卓斯卡狼狽不堪,只覺末日降臨。多年以後他還記得自己當時喃喃自語:「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不是伴著一聲巨響,而是伴著一聲嗚咽。」

無論如何,天文學權威已經敲下槌子,無庸再議!錢卓斯卡的論點被束之高閣,得再過三十幾年,天文學家才因脈衝電波確認中子星的存在,太陽質量的1.44倍也被命名為「錢卓斯卡極限」正式寫入教科書中。1983年,錢卓斯卡終於以最光榮的方式平反──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以他為名的錢卓X射線太空望遠鏡在他逝世四年後發射升空,傳回大量的黑洞觀測資料。

雖然錢卓斯卡當年不得不放棄繼續進一步研究黑洞,但他並未被愛丁頓擊垮,他只是遠走芝加哥從事其它研究,並在晚年以不同角度回頭研究黑洞。對於愛丁頓他已無怨懟,他說:「如果愛丁頓當時承認了黑洞理論,黑洞的許多性質將會提前二、三十年被發現,這種結局對天文學是有益的。但我不認為對我個人有益。愛丁頓的讚美之辭將使我那時在科學界的地位有根本的改變,我會在天文學界裡大有名氣。但我的確不曉得,在那種誘惑的魔力面前我會怎麼樣。畢竟有多少年輕人在功成名就之後,還能長久保有青春活力呢?」

CHANDRASEKHAR.png (74.88 KB, 下載次數: 1)

CHANDRASEKHAR.png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d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wenzen.chen3504 + 10 感謝大大分享
angelsky777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微笑圈圈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19 11:04:27

亞瑟·斯坦利·愛丁頓爵士(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882年12月28日-1944年11月22日),英國天體物理學家、數學家,是第一個用英語宣講相對論的科學家,自然界密實(非中空)物體的發光強度極限被命名為「愛丁頓極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並不太清楚德國的科學進展,愛丁頓在1919年寫了「重力的相對理論報導」,第一次向英語世界介紹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

Arthur_Stanley_Eddington.jpg (218.35 KB, 下載次數: 1)

Arthur_Stanley_Eddington.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19 11:11:38

愛因斯坦最為人稱道的廣義相對論,提出加速度與萬有引力的相等性和時空彎曲的概念,則發表於1916年。愛因斯坦假定重力不是一個力,而是在時空連續體中一個扭曲的場,而這個扭曲是由於質量存在造成的。這篇論文被認為是20世紀理論物理研究的最高峰。

愛因斯坦指出:「物質的分布決定著空間的彎曲;彎曲的空間描述著物質會如何的運動」。 廣義相對論精確地揭示了光經過太陽附近會發生的彎曲偏折。

光在重力場中偏折.jpg (12.58 KB, 下載次數: 1)

光在重力場中偏折.jpg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19 11:16:29

一戰過後,愛丁頓率領觀測隊在西非普林西比島觀測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拍攝日全食時太陽附近的星星位置,根據廣義相對論理論,太陽的重力會使光線彎曲,太陽附近的星星視位置會變化。愛丁頓的觀測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是當然科學界的重大事件。但後來的分析顯示,愛丁頓的數據的誤差和他們想測量的相對論效應差不多大,可以說是歪打正著。

愛丁頓在晚年激烈地反對印度科學家錢卓斯卡提出的關於白矮星的最大質量限界理論,錢卓斯卡認為超過這個界限,恆星的坍塌會形成中子星、誇克星,直到黑洞。事實證實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是正確的,他為此獲得了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丁頓拍照的1919年日食.jpg (5.89 KB, 下載次數: 1)

愛丁頓拍照的1919年日食.jpg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0-19 12:33:05

這又是一個在職場上運用高位或權力霸淩的案例 , 感謝大大的分享 , 很期待您的分享喔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wenzen.chen3504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0-19 12:41:21

雖擁有聰明才智但缺乏了寬容大度~就容易陷入自己的盲點
若再加上一批盲目的追隨者~這就更會形成壟斷學術的學閥
歷史故事斑斑可考~但凡人好像就是學不會教訓
感謝好友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19 16:02:46

jkfmen 發表於 2018-10-19 12:41
雖擁有聰明才智但缺乏了寬容大度~就容易陷入自己的盲點
若再加上一批盲目的追隨者~這就更會形成壟斷學術的 ...


聰明才智者如牛頓當初也為了光的性質到底是波動還是粒子,和虎克爭論不休。牛頓認為光的本質是粒子,所以一直打壓認為光的本質是波動的虎克,又因為牛頓的名氣太大,造成學界西瓜靠大邊,即使之後楊氏已經做出來了雙狹縫干涉實驗,毫無疑問地證明了光的本質是波動,但是在當時還是沒有人相信他。

當時關於光的本性這個問題,牛頓的微粒說已經統治了100多年。楊氏寫道:我儘管仰慕牛頓的大名,但並不因此而認為他是萬無一失的。……我遺憾地看到他也會弄錯,而他的權威也許有時甚至阻礙了科學的進步。

由牛頓這個例子可以看得出來學閥的確會壟斷學術,阻礙學術的進步。今天分享的例子是在他有生之年就已經獲得平反,但也有很多例子含冤至終,但是在學術的路上,真理終究會雲撥雲見日!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8-10-19 18:13:33

科學最怕狹隘 藏私
引言 使用道具
reg6653
大公爵 | 2018-10-19 19:35:34

歷史科學時間!!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19 21:02:55

hamidh 發表於 2018-10-19 18:13
科學最怕狹隘 藏私

其實科學最怕的就是造假,造假的數據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其他學者跟進做此類的研究,結果會浪費好多的人力和物力在錯誤的結果上。
各位好友不妨看下面的這則新聞,哈佛大學這種頂尖學府都在做假,而且做假了31篇論文有關幹細胞的研究,影響之深遠難以估計!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426556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8-10-20 06:35:14

造假更是恥辱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