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7679 | 回覆: 3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統一
大公爵 | 2018-10-23 22:00:02

7.jpg

6.jpg

番薯簽是番薯剉絲曬乾,利於儲藏。這是過去我們老一輩的主食,以前富裕家庭才吃得起白米飯,一般家庭煮飯都會加番薯簽,越窮的加番薯簽比例越高,貧困家庭只能煮番薯簽湯裹腹。

小時候我吃過番薯簽,不過我們這一代已經很好命,因為番薯簽可以久藏,所以家裡準備番薯簽煮稀飯,番薯簽的口感比較Q硬,有股特別的香氣,和新鮮番薯煮稀飯的味道不太一樣,新鮮番薯煮的稀飯比較甜。

前幾天在市場看到有人賣番薯簽,目測一包不到半台斤,賣200元。




評分

已有 6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ngus5168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fmen + 10 感謝大大分享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feekee1967 + 10 感謝大大分享
deeperinloveu + 12 感謝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2  金幣 + 2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ala8
王子 | 2018-10-23 22:04:45

這個我家常常用來煮稀飯

超好吃的
引言 使用道具
陳勝利
威爾斯親王 | 2018-10-23 22:17:31

父執輩吃到只要看就幹瞧…所以從不敢在長輩前面說要吃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0-23 22:26:04

小時候有吃過 , 現在還是喜歡吃 , 但是都沒有看到過
引言 使用道具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18-10-23 22:26:27

我家每天都吃白米飯, 不大需要吃這個, 不過老爸很喜歡吃番薯葉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xuale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統一
大公爵 | 2018-10-23 22:47:19

以前最窮的吃不到白米,只能吃番薯簽煮番薯葉。番薯葉只有窮人和豬才會吃。現在這樣吃叫養生。
引言 使用道具
gebygeby1
王室 | 2018-10-23 22:47:45

小時候常常吃
引言 使用道具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8-10-23 23:39:58

以前吃過
現在像寶
引言 使用道具
alkim98
王子 | 2018-10-24 00:00:16

今年聽說地瓜盛產!地瓜品質都不錯,所以可以想象的到,地瓜簽應該也非常好吃!
引言 使用道具
xuale
王室 | 2018-10-24 05:43:07

deeperinloveu 發表於 2018-10-23 23:39
以前吃過
現在像寶

請問上面白白的是什麼? 地瓜乾不應該還是黃色的嗎?

我這邊的sweet potato價格不高,如果這比新鮮的好吃,明年夏天就來曬些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20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8-10-24 05:53:00

xuale 發表於 2018-10-24 05:43
請問上面白白的是什麼? 地瓜乾不應該還是黃色的嗎?

我這邊的sweet potato價格不高,如果這比新鮮的好 ...

白白的應該是曬久了退色了

現在如果放外面曬

應該是汙染了
沒有人要

可能要放室內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xuale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xuale
王室 | 2018-10-24 06:34:27

deeperinloveu 發表於 2018-10-24 05:53
白白的應該是曬久了退色了

現在如果放外面曬

感謝,明天再給分,今天沒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18-10-24 09:43:19

我們家喜歡吃地瓜稀飯

但是都是整顆切碎直接煮

不會拿來曬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xuale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feekee1967
伯爵 | 2018-10-24 09:57:12

番薯,老伴最愛。任何形式做法。都超愛。
引言 使用道具
zxc987456321
王子 | 2018-10-24 10:55:37

過來人真的就很懂
引言 使用道具
統一
大公爵 | 2018-10-24 11:13:26

本篇最後由 統一 於 2018-10-24 12:32 編輯
xuale 發表於 2018-10-24 05:43
請問上面白白的是什麼? 地瓜乾不應該還是黃色的嗎?

我這邊的sweet potato價格不高,如果這比新鮮的好 ...


以前大多用巴西品種西蒙白地瓜做番薯簽。
這種西蒙白地瓜甜度低,但是很大顆。以前這是窮人吃的,現在有錢人吃它養生。

6.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xuale + 20 感謝大大分享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統一
大公爵 | 2018-10-24 13:33:01

地瓜簽

台灣文學網/徐必觀
地瓜,又名番薯、甘薯、原產於中南美洲,1493年哥倫布從加勒比海返航時將它帶回了西班牙,由於滋味甜美、富含營養,又易於種植,立刻在歐洲傳播開來,成為珍奇時尚之物。其後更被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當做長途航行時的重要糧食,並且隨之傳播到非洲、東南亞等地,而臺灣也就在這個傳播過程中接收到了番薯。關於番薯到臺灣的歷史眾說紛云,大抵說來仍是以16世紀閩商陳振龍自西屬菲律賓引進福建後,再經由海盜、漁民或墾拓移民傳入臺灣的可能性最高。

不管如何,至少在明萬曆31年(1603)陳第撰寫〈東番記〉時,原住民已開始種植番薯。 1661年鄭成功率軍攻打據臺的荷蘭人,因為軍隊缺糧遂向百姓徵收糧食,徵來的食物中即多為番薯,後來鄭成功發現番薯易於繁殖的特行,很適合做為軍隊的糧食,便下令士兵闢地栽種。至清代漢人大量移墾入臺,糧食需求更為迫切,耐旱、耐瘠的番薯自此便被廣為栽植,成了稻米以外的重要主食。

此外,若將番薯切(刨)絲、曬乾後做成「番薯簽」,還能讓番薯的保存期限更久,是缺糧時期的最佳替代性食物。尤其在土地貧瘠的澎湖,便是以「薯米(薯乾)」、魚蝦、海藻雜煮為粥,稱之為「糊塗粥」,鹹豐年間擔任臺灣府學訓導的劉家謀因此寫下:「一碗糊塗粥共嘗,地瓜土豆且充腸。」的詩句。

不過,在盛產稻米的臺灣,貧者也多半是以混合著番薯的飯粥為主食,道光15年(1835)周璽纂修《彰化縣志》即云:「每日三餐,富者米飯,貧者食粥及地瓜。」到1941年日人?原通好在其《臺灣農民的生活節俗》書中也仍然記載農村裡的中低階層家庭,因為經濟狀況差,會將番薯以不同的比例加在粥、飯裡,以節省糧食,通常是米七番薯三、米五番薯五或米三番薯七的比例,依各家經濟情況而定。在貧困的環境、時代裡,番薯填飽了人們的肚子,但也因此與「窮苦」畫上等號,成為臺灣老一輩人感慨良多的味覺記憶。 相較於劉家謀的感懷,道光7年(1827)來臺擔任鳳山知縣的徐必觀則是用不同的視角描寫番薯。

此詩首句以耳聞霍霍刀聲帶出村落裡家家戶戶皆在製作地瓜簽,次則用視覺所見,呈現出村人切薯絲的情景,並以「銀絲」形容細切而成的番薯簽,賦予其美麗的形象。後二句中「范甑」典出《後漢書》,形容生活窮困;「蓴羹」則是指以水生植物蓴菜嫩葉製成之羹,原是江南地區的尋常食物,但自從有了西晉張翰因思念家鄉之蓴羹鱸膾而辭官返家的故事後,「蓴羹」從此不只是清鮮柔滑的一味菜餚,更成為鄉愁、歸隱的象徵。

作者在此以臺灣庶民用來代飯飽腹的地瓜簽聯結江南蓴羹,一方面是有感於樸實平凡的食物自是淡中有味,另一方面其實也流露出自己的思鄉情懷。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可能是由福建移民帶入的番薯在臺灣被廣為種植後,反而回頭銷往大陸。據范鹹《重修臺灣府志》(1747)載,漳泉一帶的商人往往將絲線、蓆草、鼎鐺、雨傘、瓷器、紙等生活用品以船運至臺灣銷售,回程則載送米、蔗糖、鹿肉及番薯等物產到廈門販賣。而位在府城五條港區內的的蕃薯港,即安海港的三條支流之一,據傳便是因運送番薯而得名。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wenzen.chen3504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ohnnyya
王子 | 2018-10-24 18:29:20

deeperinloveu 發表於 2018-10-24 05:53
白白的應該是曬久了退色了

現在如果放外面曬

沒人放室內曬的啦,除非你用烘乾機,但也是要先曬脫水.
引言 使用道具
johnnyya
王子 | 2018-10-24 18:48:28

統一 發表於 2018-10-24 11:13
以前大多用巴西品種西蒙白地瓜做番薯簽。
這種西蒙白地瓜甜度低,但是很大顆。以前這是窮人吃的,現在有 ...

現在還是有人在種白地瓜,而且都種超過四個月以上,特別大顆,
因為是拿來加工做地瓜粉用的,正常地瓜生產期是四個月,要是超過了,
很容易裂開,或長象鼻芽蟲(俗稱臭香),賣相也難看,
一般平地種的都是57號(黃地瓜).66號(紅地瓜),比較好吃又Q又綿密,因為南部是黑土,
中部山上是紅土,所以種的多半是63號(紫色.芋仔蕃薯).紅土57號(黃地瓜).

我這次特地買了100株栗子地瓜的苗試種看看,看平地種的好不好吃,
因為有些客人跟我要求,只是實驗性質看看而已,
畢竟在菜市場還是25塊(黃心的)一斤比較好銷,沒幾個吃的起40塊一斤的地瓜(栗子地瓜).
我還特別在田尾種了聖女小黃蕃茄和30株黑色小蕃茄,種爽的而已.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xuale + 10 感謝大大分享
wenzen.chen3504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統一 + 10 感謝大大分享
deeperinloveu + 12 + 12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4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老濕機
男爵 | 2018-10-24 21:52:29

感謝版大無私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