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e11292972968
王子 | 2018-11-8 12:25:22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18.7k 人追蹤
三立新聞網
2018年11月8日 下午12:06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9歲的小欣因重度腦性麻痺四肢行動受限,從小生活行動就需仰賴輪椅,3年前在接受機器人復健的幫忙、經超過百次步態訓練,如今已經能自行站立僅需1人在旁陪同。即將上小學三年級的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靠著自己的力量自行走進學校上課。

▲小欣開心接過院方贈送的粉紅色球鞋禮物。(圖/記者楊晴雯攝)

小欣是雙胞胎中的姊姊,因重度腦性麻痺喪失四肢的主控權,不僅需要仰賴輪椅代步,也無法自行站立,小欣的爸媽不諱言,無法給她如同雙胞胎妹妹的健康人生,對其始終心懷愧疚。小欣出生6個月後就開始接受復健訓練,3年前因緣際會接受北醫附醫的機器人步態系統的復健,3年來逾百次的訓練,小欣的堅持與努力,讓她從無法站立且完全需要他人協助轉位與站立,到現在能夠自行站立且僅需1人在旁陪同,一步步邁向她的夢想。

為了慶祝小欣已經能成功自行站立,院方送了她一雙粉紅色的球鞋當作升上小學三年級的禮物。小欣接過禮物後滿臉開心且害羞地說謝謝。口才好的她還提到,希望這台機器人可以幫助更多弱勢的孩子,跟她一樣有站立的機會。

▲9歲的小欣因重度腦性麻痺四肢行動受限,下肢透過復健機器人的步態訓練,如今已能自主站立。(圖/記者楊晴雯攝)

▲小欣3年來接受超過百次的機器人步態訓練,已經從完全仰賴輪椅到能夠自主站立。(圖/記者楊晴雯攝)

還有另一位5歲的小圓因腫瘤影響到下肢控制、動作的能力,身體變得軟趴趴,行動屢屢受挫讓她漸漸失去笑顏。同樣地接受該系統的訓練,經過7次療程,小圓從原先需要旁人完全協助才能站立,進步到一人在旁些許協助即可使用助行器於平地行走。

北醫附醫復健醫學部醫師曾頌惠表示,行走對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不能自主行動不僅會對生活帶來不便,更會影響社交、自信心。以小欣而言,其下肢肌肉受到腦麻影響變得僵硬且會痙攣,到該院治療前是使用肉毒桿菌減少下肢張力,但等到藥效過後,肌肉張力又跑出來,行動依舊受限,使用了復健機器人後現在已可以自主站立是非常大的進步。

曾頌惠解釋,原則上,所有步態不良的患者病患都適合接受機器人步態訓練,但以腦中風、脊髓損傷、腦外傷、腦性麻痺、多發性硬化症與其他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疾病病患最常見。神經具有可塑性,藉由高強度、高重複性且正確的練習,不斷改變與適應,使損傷的神經恢復功能,也就是「熟能生巧」。

她進一步說,機器人步態訓練系統即運用神經可塑性的原理,由外骨骼式機械腳、體重支持系統、跑步機與即時視覺回饋系統及擴增實境組成,利用電腦控制模擬正常步態模式,協助病患移動雙腳步行,還可依照個人需求調整步行速度、體重支持的重量、機器協助力等,病患反覆不斷的練習行走,讓神經記憶、學習走路或重新學習行走的感覺。

曾頌惠提醒,對上述大多數病患來說,神經與骨骼肌肉損傷期的黃金恢復期為1年,透過機器人步態訓練積極介入治療,可縮短行走訓練時間約1至1個半月;病患接受1個月的短期訓練可提升下肢肌力、心肺功能以及改善關節活動度、3至6個月的長期訓練能提升步行能力、步態對稱性以及動態平衡能力,若加上積極的傳統復健訓練,可改善病患自我照顧能力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對於不曾會正常走路的腦性麻痺兒童而言,訓練的時間可能要更持久。她提到,透過機器人復健與傳統復健最大的不同是,可以讓復健成效加速,當肌肉有力氣後就能成效出來了,病患的復健動機就會再往上攀升。

目前該套系統需全自費,要價不斐。曾頌惠說,該機器是全台唯一使用在行動不便的兒童身上,1次復健訓練費用約6000元,1次療程為12次。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qwas68110322553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你不能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