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eric955168
王室 | 2019-2-17 17:01:23

本篇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19-2-19 20:47 編輯

原標題:曹操被反對就想讓屬下死vs.劉備為救人反讓死傷慘重…三國故事告訴你,跟著這種老闆才能活下去
(因字數太長擷取後半段標題)

94d7fce2fb9c14bf2d243d48afc00c75.jpg


商場上的攻城略地,一如戰場攻佔殺伐,除了主帥的鬥智鬥力,最重要的就是底下人才的多寡。然而,老闆的領導風格,卻會影響人才的聚集,因為什麼樣的老闆,就會聚集什麼樣的人才,所以身為人才的你,固然要釐清選擇什麼樣的「明主」;老闆本身,也要清楚自己該樹立什麼樣的領導風格,以吸引何種人才。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代的曹操重權謀,他曾邀劉備煮酒論英雄,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據說劉備一聽這話嚇得驚惶失措,趁著打雷躲在桌子底下示弱。

當時已經名重一時的曹操,為何會對名不見經傳的劉備有如此高的評價呢?那是因為曹操有識人之能,早已看出劉備的領導風格與自己截然不同,劉備能做到曹操自己做不到的,而且偏偏又能形成威脅。什麼是曹操做不到而又倍感威脅的呢?就是劉備「重仁德」的領導風格。

事實上,權謀與仁德,確實也成為當時人才投靠時的2大選擇,然而,在商場如戰場的局勢之中,2種風格到底哪種比較佔優勢?

謀型領導人,人才易聚但難以忠誠

許多人都以為權謀者就是重心機,其實並不然。在歷史上,所謂的「權謀」,是隨時因應變局來通權達變、施展謀略,這樣的老闆看起來沒有節操、沒有原則,做事方式也時時在變。

其實,這類老闆有個萬變不離其宗的中心思想,那就是「利」,利之所趨,無所不用其極,因此這類老闆通常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奇招,搶人家搶不到的地盤,先一步攻城掠地,立穩根基,是適者能生存的最佳代表。


三國時代的曹操便是如此,年少的他不為世人所知,是他強逼許劭品評,才得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自此逐漸為世人所知。

董卓之亂後,他散盡家財回到家鄉招募鄉勇,兗州士族鼎力相助,開始有本錢與天下英豪爭雄,此時的他看出,人微言輕的自己要坐大勢力,最快的方法就是做出成績,所以官渡之戰前他採取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式,招攬願意效忠漢室的人才,可是打贏官渡戰後,隨即改為「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此優勢吸收更多具有野心的人才。

他還用了一個別人不敢用的絕招,就是「求賢令」:只要是人才,有治國用兵之術,就算是不仁不孝,也將會重用。這樣的唯才是舉,不僅使各方人才蜂擁而至,也大大增加人才的多元性,更多不同人才的運用與組合,也是曹操迅速壯大的原因。

事實上,截至曹操過世為止,曹魏陣營的人才,在群雄中始終首屈一指。然而,權謀也是一種雙面刃,吸收到的人才通常也多投機之徒,這類的下屬忠誠度相對較低,使權謀老闆不得不相應產生猜疑,猜疑的結果不是老闆殺雞儆猴,就是下屬離心離德,寒心走人。

曹操一路走來,打敗不少人,許多人才如張遼、徐晃、張郃、王脩、華歆、王朗等大將名士,都是從打敗的對手那邊取得,不少都還賦予重任,稱得是上「用人不疑」。

然而,這些人各具機心,當曹操不夠善待或不小心誤觸他們地雷時,難免有人背叛,像是曹操殺了邊讓等名士,讓心腹陳宮極度不滿,拉著張邈、呂布及整個兗州反抗曹操,逼得曹操不得不殺了陳宮。

另外,同為漢臣的荀彧,也因為反對曹操進魏公,被曹操送一個空飯盒,示意他該死,荀彧因此自盡身亡(一說抑鬱而終)。

因為廣開人才之門,手下的忠誠度不足,才使曹操不得不揹著猜忌的罵名以自保。曹操真的善猜疑嗎?我想如果曹操可以選擇,一定寧願自己留下「仁厚」的美名,因此,領導風格重權謀,固然能先一步立穩根基,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也是重權謀領導者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

德型領導人,誠信服人但易錯失先機

我們知道,老闆帶人要帶心,而帶心最好的方式,是以誠信服人,因為對下屬推心置腹,下屬才有歸屬感,從而願意殫精竭慮,不留餘地。

仁德的領導風格並非不懂權謀,而是在權衡利害時會以情義優先,雖然不免感情用事,但卻能讓下屬真正傾心;也因為不以成敗為判斷標準,所以能吸引真正忠誠的人才,而且可長可久。

這種領導人帶領的團隊雖在初期未必有多大成效,卻能產生群聚效應,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當這樣的團隊經過不斷磨合,就能形成牢不可破的班底,以小博大,而且後勢看漲。


三國時代的劉備便具備這樣的領導風格,《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說:「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機權幹略則不及魏武。」

由此可知,劉備知人待士的仁厚,確實為他招攬到不會見風轉舵的堅實班底;劉備的謀略並非真的不如曹操,只是他以「帶心」為最高行動準則,多少會影響權衡利害的實質戰果。

像是《三國志》記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征討荊州,劉琮不戰而降,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之後撤退,但近十萬百姓要求一起隨軍過江,劉備不忍心拋下百姓,導致大軍撤退緩慢,當時諸葛亮不只一次上報說必須拋下百姓,否則必將被曹軍追擊,但劉備怎樣也不肯放棄,於是在長坂坡一役損傷慘重,許多百姓也無辜送命。

許多人不了解劉備的作法,將劉備「攜民渡江」解讀為戰略上的人口資源考量,以此吸引敵軍注意及保存真正實力,但這些都不足以解釋他甘冒風險的原因,因為一旦不能保住性命,什麼圖謀也都成空。劉備對自己這個作為是這麼解釋的:「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看起來彷彿只是婦人之仁的強辯,其實裡頭透析出劉備內心真正的考量。

劉備清楚自己的優勢只有仁厚得來的「人和」,如果拋下這個優勢,他失去的不只是民心,還有過去同甘苦共患難的班底,以及各方聞風而來的人才,所以他不惜以身犯險,也不肯拋下百姓。事實上,此舉確實為他帶來莫大的後續利益,不僅穩住荊州及四川的民心,還能據險與曹操一較長短,倘若不是後來劉備陣營人才凋零得早,曹魏是否能如此順利取得天下還是個未知數。

只是,這樣的做法也容易失去先機,因為著眼的是穩住人心之後更長遠的利益,勢必將眼前的戰果拱手讓人,但如果能夠熬過誠信服人的過渡階段,磨合後的團隊將爆發出非凡戰力,長遠的利益絕對比一時的戰果要多更多。

這2種截然不同的領導風格沒有高下之分,各有其不同的優缺點,或許有人會問:是否可以兼顧呢? 恐怕是不容易的,因為這是從老闆的個人特質衍生而來,勉強改變只會變成四不像。像是曹操,他也並非不在乎名聲,他曾因擔心殺了無禮的禰衡會「阻四海之士來歸之心」,將禰衡推給劉表,但面對屢屢看透他心意的楊修,狠心痛下殺手。

劉備也有許多舉措被認為權謀,像是他曾拉著諸葛亮的手說「彼可取而代之」 ,這話就讓人覺得是為了框住諸葛亮特意所說,民初大文豪魯迅也曾批評說:「劉備似之長厚而似偽。」

這2個例子,都代表曹操和劉備兩人,都曾意識到自己的缺點而改變作法,但效果不彰而依舊其故,因此,老闆在塑造領導風格時,重要的不是如何彌補隨之而來的缺點,而是想辦法盡力發揮原有領導風格的特點,使得瑕不掩瑜,如此才能在既有格局中再做突破,得到超乎預期的成果。

2種領導風格的後續影響

謀型領導人,人才易聚但難以忠誠

德型領導人,誠信服人但易錯失先機


不可諱言,對一家公司而言,領導風格是否凝聚人心,將會決定團隊的戰力,聚集的人才越多,越能克敵致勝。只不過,不同類型的領導風格,也決定了人才聚集的類型。一般而言,重權謀者收效快但不易仁權持久,但仁德者則反之,短時間看不出成效,但時間越久越能發揮長處。

哪一種比較好呢?許多人都明白,曹操的權謀領導更適合現代,尤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如果領導者真能隨時因應時局來通權達變、施展謀略,恐怕才是能夠帶領公司生存的最適人選,因此過去也許認同仁德型君主,但來到現代,或許我們對權謀型領導人也要有新的看法和解讀。



個人心得:

如果以「謀型」和「德型」這兩種領導人,來做比較,我個人也選擇「謀型」領導人,因為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上,必須時時求變,不過正如上述所說「謀型」和「德型」各偏重一方都不能維持團隊凝聚以及掌握先機。

電影「臥虎藏龍」的鐵貝勒就對掌管京師的九門提督說了一句:「剛柔並濟,方為治道」,不僅是謀求公司團隊的利益,帶人帶心也應當如此,如何在「權謀」和「仁德」之間取得平衡,端看領導人的行事風格。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062726765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comsci + 12 + 12 樓主太有才啦!
duyung + 18 + 18 感謝分享~ ¯\_(ツ)_/¯
asisto + 10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52  金幣 + 5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哈囉!小弟我現正申請「終極人氣達人」,敬請連結到以下網址按個感謝並回覆,謝謝!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8788697-1-1.html

怪盜基德參上
回覆 使用道具
asisto
平民 | 2019-2-17 17:19:46

我也認為若是有本事的人
也渴望能先得到賞職得到官職
才能有發揮的機會
投靠曹操能夠優先有職位

其實曹操雖然有很多對下屬殘忍的案例
但是只要能順著他的意思
不要胡亂揭露他的心思
即使個人行為不撿點
(我很欣賞曹操處理郭嘉的不撿點
雖然郭嘉智謀出眾
但是不太守規則
屢被陳群檢舉
曹操一則不處罰郭嘉
二則獎勵陳群檢舉有功)
只要有貢獻
也可被重用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uyung + 18 + 18 感謝分享~ ¯\_(ツ)_/¯
eric955168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8  金幣 + 28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eric955168
王室 | 2019-2-17 22:23:29

asisto 發表於 2019-2-17 17:19
我也認為若是有本事的人
也渴望能先得到賞職得到官職
才能有發揮的機會

在古代,若是鋒芒太過顯露,加上又愛賣弄自己的才能,例如像楊修一類巧言令色的人物,早已為曹操所殺;在現代,就是職場中厚黑無恥的馬屁精。

還有一類,就是立下無數功勞,卻讓在位者備受威脅的,這一類功高震主的人,也往往沒有好下場。
引言 使用道具
TOTONONOTOTO
王子 | 2019-2-18 01:42:36

仁德之心~倒不是目前社會主流~反而是狼人野性~才可獨領一方.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eric955168 + 5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19-2-18 04:11:26

我反而比較喜歡「德型」的領導人, 不過現在很少了~

張忠謀這種可能是一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eric955168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eric955168
王室 | 2019-2-18 04:25:26

comsci 發表於 2019-2-18 04:11
我反而比較喜歡「德型」的領導人, 不過現在很少了~

張忠謀這種可能是一個 ...

社會在走,職場在變,說真的,沒有權謀的領導者是很難在這樣的社會生存的,雖然我也蠻欣賞仁德型的領導者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6 + 6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ok19811201
王子 | 2019-2-19 02:48:40

沒有對錯,看自己的選擇各取所需!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9-2-19 10:27:02

小弟我
選擇德性的領導者
引言 使用道具
houndck1024
大公爵 | 2019-2-19 19:57:19

不管那一種 我都沒遇上 如果真要我選我選"德型領導人"不管是否會失先機至少人待著舒坦
引言 使用道具
npvalovetou
王室 | 2019-2-23 23:14:44

現在的社會沒有在管忠誠的啦
都嘛看錢的多少決定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pp6070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f798
威爾斯親王 | 2019-2-24 02:40:43

青梅煮酒的時候,劉備沒有嚇得躲進桌子下.....只不過是嚇得掉了筷子,還能馬上應變成功。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eric955168 + 5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