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2-19 17:41:28


發布日期 2019 年 02 月 19 日 16:57

海水淡化工程為乾燥國家的沿海地區提供了飲用水,但事實上也衍生有毒副產品──鹵水,對沿岸生態造成重大危害。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開發了新的處理工法,能將鹵水轉化為其他化學物質,一來提高海水淡化的經濟性,二來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海水淡化(desalination)也稱海水脫鹽,指將海水中多餘鹽分與礦物質去除並得到淡水的技術,常見於乾燥國家的沿海地區,用來生產國內飲用水、農業用水,比如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然而,海水淡化的廢棄副產品鹵水(brine)常有排放問題,大部分都藉泵浦系統直接傾倒回海中,可能破壞海洋生態系統。

鹵水就是高鹽度海水,匯集了海水淡化過程中使用的銅、氯化學物質,每提取 1 公升淡水就會衍生 1.5 公升鹵水,回排至海洋後會提升沿海水域溫度,導致生態圈一片死寂。

麻省理工學院團隊現在開發出一套新工序,使用眾所周知的標準化學方法,然後以一個或多個電滲析步驟將鹵水轉化成有用的化學物質,比如氫氧化鈉、鹽酸等,達到減少鹵水排放目的。

氫氧化鈉常預先用來改變進入淡化廠的海水酸度,避免損壞用來過濾海水的逆滲透濾膜。只不過,過去工廠必須另外購買氫氧化鈉,現在採用麻省理工學院的新技術能「一舉兩得」,由於淡化過程所需添加的量遠少於鹽水能產生的氫氧化鈉總量,屆時不只不用購買,還有多餘的份量可銷售。


雖然法規規定排回海中的鹵水要充分稀釋掉鹽分,然而這套系統特別昂貴,真正達標的海水淡化廠應該不多。如果一套專門轉化鹵水的系統問世,相信無論是經濟還是生態方面都有益處。目前,已有公司對建造原型工廠感興趣,只不過面臨更大的挑戰是設備與電力成本。

新論文發表在《Nature Catalysis》期刊。

http://news.mit.edu/2019/brine-d ... dium-hydroxide-0213

我也是看了這則新聞才知道有鹵水這種東西,原來人類是這樣子汙染我們的大海。還好也有這些科學家在為我們解決生態汙染的問題。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藥師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2-19 22:09:08

NaCl 氯化鈉 應該有其他重要用途 只是人類還未發現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