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19-3-20 17:13:21

2019-03-20 15:04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花東海岸上週連續出現3起鯨豚擱淺通報案件中,其中一件是柯氏喙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日公布柯氏喙鯨解剖結果,發現胃裡都是塑膠垃圾,包含麻布袋、塑膠袋及塑膠片等,腹中還有未出世的胎兒,一屍兩命令人哀傷。
  
  花東海岸上週發生3起鯨豚擱淺事件,包括花蓮的熱帶斑海豚、柯氏喙鯨以及台東的瑞氏海豚,海洋保育署今日在臉書發文說明初步調查結果;其中3月15日發現的柯氏喙鯨身長565公分,外表有幾處被達摩鯊咬傷的傷口,屍體浮腫,出現異味,體表皮膚開始脫落,經現場初步解剖發現,肝臟沒有明顯肉眼病變,肺部氣管及支氣管有凝血塊,腎臟多處有寄生蟲,胃內有發現食物殘骸,同時也有許多人造物體,像是麻布袋、塑膠袋及塑膠片等,不過,最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牠體內懷有一隻165公分的胎兒。

3月19日,為了確認胃內人造垃圾的種類,海洋保育署與中華鯨豚協會進行檢查,總共發現6個以上的塑膠袋、4個麻布袋、硬質塑膠片1塊、數團纏繞在一起顏色粗細不一的長條狀塑膠、2條粗細不一的魚線,還有許多塑膠碎片。雖然病理檢驗尚未完成,無法直接斷定這隻喙鯨是因為攝入過多垃圾而導致死亡,因為胃內仍有食物殘骸,推測覓食能力沒有完喪失,但當體內有這麼多無法消化的異物,必定造成很大的生理壓力。

為進一步瞭解死因,工作人員採取部分組織樣本後送繼續病理檢驗。胎兒將攜回冰存,等待電腦斷層掃描紀錄後,再由專家們討論如何進行研究,也會尋求國際學術合作的可能性。海洋保育署表示,目前經過比對歷史擱淺資料庫紀錄及比對現場初步解剖結果,這三件個案並不符合集體擱淺定義,也並未顯示任何關聯性。

海洋保育署表示,就菲律賓與花蓮兩件柯氏喙鯨擱淺死亡的個案來看,海洋廢棄物問題對海洋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的危脅,這些塑膠廢棄物與人類的使用行為有高度相關。除了請港口管理單位確實督促船員,勿隨意丟棄生活垃圾於海洋外,也於19個臨海縣市成立環保艦隊,鼓勵漁民對自己產生之生活垃圾自我管理,也提醒國人要保育海洋,可以由自身的減塑行動開始,為了大海的未來,及時採取行動,以避免情況惡化。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errylai888 + 30 + 30 感謝分享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a9527789
王子 | 2019-3-22 14:21:07

人類亂丟這些 真的害死一堆海洋生物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