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612 | 回覆: 5 | 跳轉到指定樓層
ee1688e
子爵 | 2009-7-28 09:09:40

本文最後由 ee1688e 於 2009-7-30 11:19 編輯

何謂選擇權?

讓我們先瞭解選擇權的基本概念,選擇權起源於十七世紀荷蘭人購買鬱金香時獲利避險的工具。選擇權基本上一種契約,這個契約賦予你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執行或不執行的權利,而這項契約是可以買賣的。你可以買選擇權,也可以賣選擇權。支付買賣選擇權的代價稱為『權利金』。
選擇權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買權,一種是賣權。

舉例來說,小明看好市價10,000元的Nokia8310,兩個月後會因熱賣而價格上揚。於是他以500元的代價向小王買進一個買權,約定兩個月後以10,000元的價格跟他買手機。這項契約就叫做『選擇權』(options)。如果兩個月後,手機的價格高於1萬元,則小明就可以以1萬元的價格向小王買進這支手機,小王也必須遵守約定,履約賣出;但是如果兩個月後,手機的價格並不值1萬元,那個小明當然不會願意用1萬元去買。他可以選擇放棄執行這項權利。所以說購買選擇權擁有選擇執行或不執行的權利。

不過,購買選擇權也是有代價的,小明不管要不要行使權利,當初付給小王的500元都不能取回,這個代價就叫做『權利金』(Premium)。約定好1萬元購買的價格就叫做『履約價』(strike price)。約定好兩個月後的期限就叫做『到期日』或『履約日』(expiration date)。

小明花500元購買一個選擇權,對他有什麼好處呢?最壞的情況,這支手機兩個月後跌到1萬元以下,小明頂多是不買,他最大的損失只是500元的權利金,可是反過來想,如果手機超過1萬元,小明可能只多花了500元的代價就可以用1萬元買12,000元或15,000元甚至以上的手機。他利用有限的風險,去買一個獲利的可能性。

如果小王抱持的相反的看法,並不認為手機兩個月後會漲價,他就可以收取小明500元的權利金,他必須負擔履約的義務。對他來說,最大的獲利就是賺到權利金,但如果手機在到期日之後確實漲到超過一萬元,他的損失也會隨之擴大。基於小王有義務履行合約,因此有潛在的風險,所以要得繳保證金(Margin)以確保他具有履行合約的能力。

這是就買賣『買權』的狀況,相對的,你也可以買賣『賣權』。例如小明覺得手機會跌價,他就可以去買一個『賣權』,在到期日內以約定的價錢將商品賣出,一旦手機價格低於1萬,可能只剩8000元,但是他還是可以用1萬元的價錢賣給小王。小王一旦收了權利金,無論價格如何,他一定得履約。對小明來說,最大的損失頂多就是如果手機價格高過1萬元,他就不賣,500元的權利金也拿不回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ee1688e
子爵 | 2009-7-28 09:11:40

三分鐘提醒 1. 選擇權提供交易者在未來以約定的價格(履約價)買進或賣出約定標的物的權力。

2. 購買選擇權並繳交權利金後,並不代表你一定得買進或賣出這項約定標的物,你獲得的是選擇是否行使買賣的權利,不是義務。


3. 如果你是選擇權的賣方,收取對方的權利金,你就有義務要以約定的價格賣給對方或向對方買進。
引言 使用道具
ee1688e
子爵 | 2009-7-28 09:30:14

本文最後由 ee1688e 於 2009-7-28 13:16 編輯

如有疑問歡迎提問~~~~
引言 使用道具
ee1688e
子爵 | 2009-7-30 10:48:47

什麼是價內•價平與價外?  
引言 使用道具
ee1688e
子爵 | 2009-7-30 11:16:01

價平:對call而言,選擇權履約價格等於股價市價;對put而言,選擇權履約價格等於股價市價。
價內:對call而言,股票上漲高於履約價格;對put而言,股價低於履約價格。
價外:對call而言,股價下跌低於履約價格;對put而言,股票高於履約價格。

舉例而言: 假設目前大盤加權在7028期指在7000
價平就是指履約價在7000的CALL&PUT
對CALL 而言就是指6900(含)以下的履約價都稱為價內   7100(含)以上的履約價稱為價外
反之 對 PUT 而言7100(含)以上的履約價為價內,6900以下的履約價為價外
引言 使用道具
ee1688e
子爵 | 2009-8-12 14:57:52

選擇權使用的策略與時機
選擇權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投資工具,可以作多,也可以作空,也可以從市場盤整中獲利。此外,選擇權也具備期貨的功能,可以用來避險,鎖定投資最大損失或投資利潤。

選擇權的原理簡單,特性靈活而且成本低廉,加上其演化出來的各種千變萬化之投資策略,使他深受投資人的喜愛。

買賣選擇權獲利的關鍵在於(1)正確的研判市場行情趨勢(2)選定最佳投資策略(3)靈活的調整持股部位。就像投資股票或期貨一樣,正確的市場行情研判,為投資獲利的根基,如果看大漲,你可以買入買權;看大跌可以買進賣權;看盤整,可以買進多頭蝶式價差。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在不同的時機,正確使用不同的策略因應,為投資致勝的第二步。(參考表一)市場行情詭譎多變,經常有突發的事件,影響市場行情激烈波動,甚至扭轉整個多空走勢,因此善用選擇權分析工具,研擬出『十八套劇本』因應方案,隨時盯緊行情,準備好應變措施,是成為投資獲利第三個重要法門。

基本上,選擇權是一場零合遊戲,有人贏,必有人輸。必須善用分析工具,做好研判,擬定策略並備妥因應措施,才能成為買賣選擇權的常勝軍。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