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475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732
皇帝 | 2019-4-24 14:49:51


【大紀元2019年04月23日訊記者張妮編譯】科學家利用自然界雪花帶正電以及兩種不同物質摩擦可生電的原理,首次造出了雪花發電機。

由於不同材料對自身電子的束縛力不同,不同材料摩擦過程中,往往一種材料會失去電子,另一種材料獲得電子,於是兩種材料帶上相反的電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化學家Maher El-Kady說:「雪花已經帶電了,我們就想,為什麼不找來另一個帶負電荷的材料提取電荷產生電流呢?」

近些年,科學家用摩擦生電原理造了不少這種統稱為「摩擦奈米發電機」(TENG)的設備,比如利用雨滴、走路的運動、車胎摩擦和步行各種方式發電。利用雪花發電還是第一次。

設計者們利用3D打印技術造了電極,嚐試了多種材料與雪花的配合,發現效果差別很大。

「儘管雪花容易失去電子,但是設備的效能取決於另一種材料吸引電子的效率。」El-Kady說,「在試驗了多種材料,包括鋁箔、特富龍(Teflon),我們發現矽材料比其它材料製造更多電荷。」

他們確定了矽材料作為摩擦層後,還設計了不同的摩擦方式,比如讓雪花直接落到矽層上,或者在矽層上滑動等。此外還嚐試把這種裝置配備在自行車輪上,以及裝在靴子的底部。

研究者們表示,這種發電設備產生的電流不是很大,但是地球上每年會下雪的區域約有4600萬平方公里,研究者們認為這種裝置潛力仍是很大。

比如可以把這種裝置加到太陽能發電板上,在不能用太陽能發電的日子裡,利用雪花發電;或者給穿戴式電子產品、生物傳感器等提供能源。

一些經常下大雪的偏遠地區,需要設立測量風力、風向、降雪量等的氣象站,在不遠的將來,這種設備可以作為其自供電系統。

這份研究近期發表在《奈米.能源》(Nano Energy)上。(責任編輯:朱涵儒)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4-25 05:41:22

這發明真的是太強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dam041027448
伯爵 | 2019-4-25 14:42:37

利用雪花發電..... 好特別的想法.. 只不知商業化的可行性有多大?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4-25 16:04:43

dam041027448 發表於 2019-4-25 14:42
利用雪花發電..... 好特別的想法.. 只不知商業化的可行性有多大?

我個人判斷商業化的可行性有不大,因為這種發電方式的成本和回收相比應該很低。

但是概念卻是很好,研究成果才有可能發表在這種頂尖期刊上。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