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19-4-27 09:55:38

本篇最後由 comsci 於 2019-4-27 09:57 編輯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前一陣子在Youtube上盛傳一段網紅聖結石Saint的冷凍蛋影片,,在影片中可以發現到,冷凍雞蛋在解凍後雖然蛋白會恢復為液態,但蛋黃卻維持固態的外型,究竟這是怎麼造成的呢?
前一陣子在Youtube上盛傳一段網紅聖結石Saint的冷凍蛋影片,影片中他將生鮮雞蛋連殼於冰箱冷凍一晚後,將冷凍的雞蛋在室溫下退冰一小時後,剝殼並加熱烹煮,最後因為吃得太上癮沒留下半顆,慘遭老婆「沙發」處理!

在影片中可以發現到,冷凍雞蛋在解凍後雖然蛋白會恢復為液態,但蛋黃卻維持固態的外型,且烹煮之後,蛋黃外觀像是鹹鴨蛋般半熟濃郁,讓人不禁要流下口水。但究竟為何冷凍後雞蛋冷凍之後,它的蛋黃就回不去了呢?
冷凍蛋解凍之後 蛋黃怎麼回不去了?
蛋黃在-6°C以下溫度冷凍過後,蛋黃內原先與低密度蛋白結合的結合水會因凍結而脫水,進一步改變分子結構,使得脂質與蛋白的結合鍵遭受破壞,蛋白質分子之間從而有機會產生凝聚現象,而有黏度增大、失去流動性的不可逆冷凍凝膠(frozen gelation)結果,這也就是冷凍蛋黃為什麼在解凍之後還會凝結的原因。

而冷凍蛋在解凍後其蛋白雖然恢復為液體狀,但其實並非完全沒有改變,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到厚蛋白在解凍後容易變得稀薄,若拿來打蛋液,在起泡後的泡沫安定性也相對變得較差。

冷凍蛋的食安風險 民眾不可不慎!
在過去日本就流行過「冷凍蛋料理」,除了像是聖結石一樣,將冷凍蛋去殼再行加熱的吃法外,亦有不少人直接生食。但其實,冷凍蛋有其食安疑慮。

日本蛋品協會就曾表示不建議冷凍帶殼雞蛋,因為在冷凍過程中容易造成蛋殼破裂,也使得冷凍蛋在退冰時,遭細菌入侵的風險增加。而針對將蛋殼打破後再行冷凍的方式,日本蛋品協會也說明,由於雞蛋製品在沒有外殼的保護下,同樣容易使得細菌繁殖,雖然在冷凍的低溫環境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但也僅只是減緩其生長而並非達到殺菌的效果,因此無論是帶殼或破殼冷凍,都不建議。

以雞蛋最常見的汙染細菌「沙門氏菌」為例,因其耐熱性低,在煮沸的狀況下大約5分鐘就可將其殺滅,故民眾若真想嘗鮮,除了以新鮮無髒汙完整的生鮮雞蛋作為原料且退冰後儘快烹煮外,還是乖乖像聖結石Saint一樣充分加熱煮熟之後再食用,以降低食品中毒的風險!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8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lay82 + 20 感謝大大分享
gunddon + 30 感謝大大分享
eric955168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sg813 + 10 感謝大大分享
陳勝利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6  金幣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
回覆 使用道具
parker1976
公爵 | 2019-4-27 10:01:55

太厲害了...立馬來試試
感謝樓主大大分享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a062726765
王爵 | 2019-4-27 10:58:44

我比較稀歡吃熟的阿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terrybear6268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omsci + 30 + 30 溫泉蛋不錯啊~

總評分: 名聲 + 40  金幣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陳勝利
威爾斯親王 | 2019-4-27 11:16:05

網紅為了博版面不要命亂傳亂說…蛋打開就有細菌感染的危險…加上放冰箱蛋吃了冰箱雜味會好吃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