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5-8 08:27:23

一公尺究竟有多長?那要看你在什麼時候問的,2014 年的答案是「光在真空中於 1/299792458 秒內行進的距離」。

1790 年,法國大革命後,為了要統一全法各地的度量衡,想用自然中不變的物理量訂定,因此選擇用半週期為一秒的單擺長度作為一公尺。

但是單擺的週期不單只跟長度有關,不同地點的 g 值不同也會影響,這樣實在太不科學了。於是法國科學學會決定要以為經過巴黎的那條經線從北極點至赤道距離總長度的一千萬分之一作為一公尺,於是花了六七年測量估算,並用黃銅做成了一公尺的標準原器,讓大家知道一公尺有多長。

但因為當初的測量誤差、原器材質的穩定性等,1899 年,重新製作鉑銥合金的公尺原器,並定義一公尺為 0 °C 時該公尺原器的長度。

還是不夠精準,因此 1960 年採用氪 86 光譜作為計量依據,將 1 公尺定義為氪 86 原子在 2p10 到 5d5 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 1650763.73 倍。看不懂沒關係,因為這方法實在太麻煩,氪又難以取得。

謝天謝地雷射技術出現讓光速測量成熟,1983 年以光速作為物理常數,將一公尺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 1/299792458 秒內行進的距離」。

不知道一百年後會怎樣定義一公尺有多長。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公尺制.jpg (23.88 KB, 下載次數: 4)

公尺制.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jkjkjk1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俠者 + 6 + 6 秦始皇表示憤怒...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8 08:28:18

自有人類文明以來,世界各國通行種類繁多的長度單位,甚至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不同時期採用不同的長度單位[例如,英國人稱腳(Foot)為1英呎 ],極不統一,此對知識傳遞,商品的流通造成許多麻煩。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有識之士莫不大聲疾呼要求長度單位的統一。

1789年法國國會通過決議,責成法國科學院研究長度和質量等單位的統一,於是法國科學院成立一個委員會開始研究。

1799年該委員會工作完成,並且接受Legendre等人的建議,採用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四分之一的千萬分之一為長度單位,選取古希臘文中“Metron”一詞作為這個單位的名稱,後來演變為“Meter”,中文稱為“米”或“公尺” 。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8 08:32:27

1792年,兩位法國天文學家-德朗柏(Delambre, 1749~1822)與梅杉(Mechain, 1744~1804),沿著法國的經線,一位從巴黎往北走,到敦克爾克,另一位往南行,到巴塞隆納,他們要測量這條經線的精確長度,據以推測地球四分之一經線的長度。七年後(1799年) ,他們才回到巴黎,根據他們測量的結果,製成一根公尺標準棒。

根據現今的衛星探測,北極到赤道的經線長度為10002290公尺,換言之,德朗柏與梅杉算出來的一公尺只大約短了0.2公釐(兩位神人!)。

4分之1的子午線.jpg (12.77 KB, 下載次數: 4)

4分之1的子午線.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mibohxlxxe60438 + 10 真神人!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gunddon
威爾斯親王 | 2019-5-8 10:49:56

真的很佩服以前的學者,竟然能夠跟現代科技所測量的數值相差不大。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俠者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俠者
區版主 | 2019-5-8 11:23:11

我同事前幾天才在問上報尺寸,要用公制還是英制?
因為外勞習慣用英制,我們還要換算單位才能上報...
引言 使用道具
俠者
區版主 | 2019-5-8 11:24:25

gunddon 發表於 2019-5-8 10:49
真的很佩服以前的學者,竟然能夠跟現代科技所測量的數值相差不大。

要感謝地球媽媽沒有變胖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8 14:40:22

gunddon 發表於 2019-5-8 10:49
真的很佩服以前的學者,竟然能夠跟現代科技所測量的數值相差不大。

這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量測,兩位都必須走在同一條經線上,碰到山或者是海都要避開,還要做出準確的量測。

不過天文學家連星球之間的距離都可以估計了,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量測當然是很準的!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8 14:47:12

俠者 發表於 2019-5-8 11:23
我同事前幾天才在問上報尺寸,要用公制還是英制?
因為外勞習慣用英制,我們還要換算單位才能上報...
...

英國和法國向來是世仇,即使現在英文成為國際語言,法國人還是不願意說英文。

同樣的英國和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例如美國)也不願意用公制,這就會造成俠者版大所說的困擾。

像我有一些儀器是從美國進口的,都是英制尺寸的螺絲,在台灣要去特殊的螺絲行才有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俠者 + 12 + 12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9-5-8 15:03:51

常用的東西/事務, 很多都是前人的智慧
引言 使用道具
俠者
區版主 | 2019-5-8 15:20:33

732 發表於 2019-5-8 14:47
英國和法國向來是世仇,即使現在英文成為國際語言,法國人還是不願意說英文。

同樣的英國和曾經是英國的 ...

以前的設備很多都是英制螺絲,後來都改公制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都改成日本製造的關係,
還記得以前找螺絲的時候,
螺絲長度看起來都一樣,
鎖上去就是卡卡的,
英制的螺絲牙不是統一規格,還有另外的分類,
像是1/8 24牙...沒學過的人會看不懂規格,
所以一般螺絲行都賣公制的螺絲,
M(直徑)x數字(長度)就很容易辨認,牙都一樣

說到螺絲,
最莫名其妙的是日制,
一般都是一字或十字,
日制有梅花形、星型、中間還給你來一根,
把螺絲起子拿起來看,
中間會有一個洞...
引言 使用道具
dilman
王室 | 2019-5-8 22:57:41

732 發表於 2019-5-8 08:28
自有人類文明以來,世界各國通行種類繁多的長度單位,甚至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不同時期採用不同的長度單位[例 ...

看了這麼多個有關 一公尺 的定義, 一般人都應該不會明白那些定義到底搞什麼.  如果用這個定義去和我老爸老媽說的話, 恐怕會被駡死呢!

話說回來, 英尺的定義, 好像是某位英王的腳長度? 雖然粗疏, 但比較容易掌握明白呢!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9-5-8 23:21:43

dilman 發表於 2019-5-8 22:57
看了這麼多個有關 一公尺 的定義, 一般人都應該不會明白那些定義到底搞什麼.  如果用這個定義去和我老爸 ...

一英寸是三粒麥子的長度,一英尺是腳的長度,一碼是亨利一世國王的鼻尖到指尖的距離。

一英尺在16世紀以前可以是25厘米到33.5厘米之間的任意長度,德國人很不爽英國人的這種隨意,他們想到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

德國人隨機找了16個從教堂里出來的男子,測量他們的腳長,把求出的平均腳長,並以此作為英尺的標準。

我想一般人不會明白英制的那些定義到底搞什麼,反倒是公制是以地球的周長為定義,不是非常的簡單明瞭嗎!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