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60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SETG
勳爵士 | 2009-8-6 15:22:47

心念與美醜

            安詳貌美,瞠恚面醜
  
  《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記載:「相貌超俗,性情溫和,使人見了產生敬愛心,是由於過去世寬宏大量和安忍和氣的緣故。為什麽有的人身材短小呢?因為他過去世輕慢別人的緣故。為什麽有的人長相醜陋呢?因為他過去世經常心懷憎恨和對別人發脾氣的緣故。……為什麽有些人令人看了產生不歡喜的心?因為過去世看見別人心中不歡喜的緣故。……為什麽有些人生下就兔唇(缺唇)呢?因為他過去世釣魚,用鉤子傷害魚口的緣故。」

            廣修福德,相好莊嚴
  
  《大方便佛報恩經》說:「佛的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美好的特徵。每一種相與美好的特徵,又有無量百千種微妙的相好。每一種相好,都是他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堅固道心,知恩報恩,修各種美妙的善行,所以現在證得無上的智慧。
  由於如來無量劫來,至心修持淨戒,所以得到足下安平相。供養父母、和尚、師長及有德之人,所以足下有千輻輪相。對於所有眾生沒有傷害心和偷盜的想法,看見父母、和尚、師長、有德之人,起身恭迎,為他們安置或佈施床及座椅,並且恭敬地禮拜他們,沒有絲毫傲慢心,所以得手指纖長相。��以上好的酥油、香水及藥洗,按摩或洗擦父母師長和有德之人,所以手足柔軟。以清淨的身、口、意業,瞻視病人,佈施醫藥,沒有傲慢心,不暴飲暴食,知足節制,所以有手長過膝相。聽聞真理,心生歡喜,並且樂於為人演說,所以身上的毛都很伏貼。時常思惟深奧的真理,喜歡行善,供養父母師長及有德之人,走路和進入寺院時,常除去磚頭、小石子、荊棘和不乾淨的東西,所以使得每一根毛都向右旋。如果佈施飲食和瓔珞,沒有憎恨心,所以身體有光。��不挑撥離間或搬弄是非,當別人有爭鬥或吵架時,促使他們和好,所以牙齒平齊、密而不疏(吃完東西不會留下殘渣在齒縫)。面帶笑容,心存慈悲,所以牙齒潔白。平等關懷眾生猶如自己的親生子,所以口齒芳香,喉嚨和嘴�經常充滿唾液,品嘗任何食物,味道絕佳。把最好的真理告訴眾生,看見別人忘記了,幫助他恢復記憶;自己受持五戒十善,輾轉教人,修集慈悲心,宏揚正法,所以得到肉髻相(無見頂相)和廣長舌相。講話契合時機而且精闢美妙,中肯而不嚕嗦,時常講一些誠實的話語、使人歡喜的法語、委婉善巧的譬喻,所以得梵音深遠相。常懷悲湣的心,恭敬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父母,所以得到眼色如紺青相、眼睫如牛王相(明眸皓子,紺青色的瞳(子)仁,配上像牛王一般細長均勻的睫毛,使見者歡喜,百看不厭)。看見有道德的人,確實稱讚他們的品行,所以得到眉間白毫相。」(《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七)

            禮佛聽法,容貌變美
  
  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生了一個女兒,名叫波安羅,面貌極醜,皮膚粗澀。公主長大以後,波斯匿王就為她找了一位窮人做駙馬,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大房子,而時常大門深鎖。
  波斯匿王告訴女婿說:「如果你出門,就拿著鎖把門關起來,千萬不要讓別人看見波安羅!」
  國王給駙馬很多財物,而且給他很高的官職。這位窮人當上駙馬後,經常跟其他貴族聚會。他們聚會時,都是夫婦一齊來,只有駙馬不敢帶公主來。
  貴族們議論紛紛,他們懷疑公主如果不是非常漂亮,就是奇醜無比。大家想了一個辦法:用酒把駙馬灌醉,然後從他的口袋�拿出鑰匙,叫人開門,觀看公主長得怎麽樣。
  公主自責說:「我前世到底犯了什麽罪,才長得這麽醜,而且時常被關在房間�?」
  想到這�,她非常傷心,遙遠地禮拜釋迦牟尼佛,希望佛陀慈悲垂憐。
  釋迦牟尼佛明白她的心意,立即來到她家。她看見佛,哀求懺悔過去的罪業。佛為她說法,改造心地,她心開意解,醜陋和兇惡的相貌,忽然變得像天女那麽美。
  貴族所派遣的人開門看見公主美得無以倫比,便又將門鎖回去,趕回聚會所向貴族們報告。
  那位駙馬回家,看見太太變得這麽漂亮,就問她:「你是誰呢?」
  公主回答:「我就是你的妻子波安羅啊!」
  公主把禮佛聽法使容貌變美的經過告訴丈夫。並且與她丈夫一齊邀波斯匿王去拜見佛陀。(取材《賢愚因緣經》第二卷和《自百緣經》第八卷)

            一夜心急,鬚髮變白
  
  楚平王即位後,就立太子建為世子,但是平王賢愚並用,一方面任用賢能的大夫伍奢做世子的太傅,也任命佞臣費無極(左傳作費無忌)做世子的少傅。世子不喜歡費無極,費無極恐怕世子將來對他不利,就想盡辦法分化平王父子的情感。
  費無極發現平王好色及貪功,就建議楚平王秦楚聯婚,以威振華夏。楚平王派費無極出使秦國為太子建娶妻。秦哀公看見楚國相當強大,就把他長妹孟贏許配世子建。
  費無極在途中察知孟贏是絕色美人,就先趕回楚國的首都郢都,建議平王強娶孟贏,而後從孟贏的侍女中選擇一位相貌較好的秦女,嫁給世子建。
  費無極一方面奏請平王派遣世子建遠離郢都,鎮守另一城池,以大夫奮揚為司馬,太傅伍奢也一齊去輔助世子。
  世子走了以後,平王即立孟贏為夫人,第二年生了一個兒子珍。但是孟贏終究嫌平王年老,平王千方百計討好她,立珍為世子。
  費無極知道這個消息,又向平王進讒言,說:世子建在收買民心,招兵買馬,想攻打郢都,迫使大王退位。
  平王先召伍奢入京,伍奢個性剛直,進諫平王:「王納子婦就已經錯了,怎可再聽讒言,而疏離骨肉的感情?」
  平王聽了,惱羞成怒,拍案罵道:「混蛋!你是臣子怎敢說君父的過失,難怪世子建有叛變的意圖,都是你這老朽在作祟!」
  說完,平王就下令衛士把伍奢關在監獄,以等待世子建押解回京一併發落。
  費無極又面奏平王:「伍奢有兩個兒子,一個名叫尚,一個叫做員(即伍子胥),都是傑出的人。如果他們知道其父被害,逃往吳國,必為楚國的心腹大患。大王應當以免罪為理由,誘伍奢寫信召兩個兒子回都,聽說他兩個兒子非常孝順父母,一定會應召而來,那就可以一網打盡,永除後患了!」
  後來伍奢和伍尚父子中計被殺,伍員逃走,奔向吳國,一心想為父兄報仇。
  楚王不但派兵追殺伍員,而且在各關卡繪伍員的圖相緝拿他。伍員走到曆陽山,聽說前面關卡非常嚴,徘徊在林間,遇到神醫扁鵲的弟子東臬公,東臬先生帶伍員到他的住處。
  東臬公對伍員說:「這�荒僻無人,你在此處住個一年半載,也不會被人發現。等待關卡鬆弛,再想辦法,助你過關!」
  伍員回答:「我大仇在心,度日如年,留在這�,好像死人一般,請您大發慈悲,救救我吧!」
  東臬公說:「那麽你稍等幾天,讓我計畫一下!」
  東臬公走出去後,伍員由於心中憂鬱和著急,整晚睡不著覺,坐立不安,心如刀割,在竹園�踱來踱去,真是好難捱過的漫長夜晚!
  翌日黎明,東臬公看見伍員,大驚失色說:「啊,在一夜之間閣下的頭髮和鬍鬚完全變成白色!」
  伍員半信半疑,拿銅鏡一照,才發現自己的鬚髮真的像老公公那麽白!他把銅鏡丟在地上,痛哭失聲說:「天啊!我的大仇未報,鬍鬚和頭髮卻已白了!」
  東臬公安慰他說:「閣下不必悲傷!這是佳兆!因為須須變白反而較容易瞞過關卡,逃出楚國!」
  後來,東臬公以神奇的醫術為伍員易容,逃出昭關,被吳王闔閭所重用。闔閭拜孫武為大元帥,伍員和伯為副將,政陷楚國的郢都,鞭平王的屍體,以報父仇。
  費無極早已被楚昭王(楚平王之子)以誣害忠良的罪名處死。(參閱《歷史感應統紀》卷一第三十八頁及《歷史感應故事選譯》上集第一四四頁至一七二頁)

            焦黑面孔,恢復美貌
  
  有一位婦女被炸彈嚴重灼傷,面貌全非,生命奄奄一息,因此被放到死人堆中。她先生很喜歡她,相信她一定會復原,因此懇求醫生救她。
  醫生回答:「灼傷這麽嚴重是無法醫好的!」
  她先生一再懇求,醫生終於為她打了鹽水針。
  她在死人堆中,聽到先生的話,十分感動,激發了求生的希望。
  後來,她憑著感恩心、信心、柔軟心和歡喜心,焦黑的臉孔逐漸恢復昔日的美貌,雖然近看還有一點小疤痕,可是只要離開兩三尺就完全看不出了。(詳見《真理與生活》第四十頁至四十七頁)

            美醜由心,何關外境
  
  韓國的元曉法師來中國尋訪名師。
  有一天夜晚,他投宿荒郊的墓塚,因為口渴想喝水。他發現坐位的旁邊有一泓水,他用雙手捧水來喝,覺得味道十分甜美。
  到了天亮,他發現是死屍流出來的汁,當時就噁心嘔吐。
  於是,元曉法師便豁然大悟。他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美醜與善惡都是由於我的心,跟水有什麽關係呢?」(《感應篇彙編》第三卷第四十頁)

            面對石像,挺直胸膛
  
  從前有一位彎腰駝背的人,想要糾正自己的姿勢,每天站在軀幹筆挺的石像前面,練習挺胸,經過了數月之久,他彎腰駝背的毛病,居然痊癒了。

            身心世界,隨念變現
  
  月光童子立即從座位起來,頂禮釋迦牟尼佛的雙足,並且說道:
  「我回憶過去無數劫以前,有一尊水天佛出世,他教菩薩們修習水觀,由觀想而入定。首先觀想自己身中的水性,並沒有相克相犯的情形。然後觀想鼻涕、口水,乃至咽下的津、喉外的液,一直觀想到骨髓�面的精、筋肉�面的血,觀到大便、小便的水份,在身中迴圈運轉。縱使它們有清濁的不同,但是水的濕性和流動相還是一樣。同時身中的水與身外的水,乃至世界以外,所有的香水海也是一樣。這麽多的水,跟身中的水是沒有差別的。
  當時,我剛剛修成水觀,入定時,不見有人,只看見水,以水為身,尚未證到無身無相的境界。
  有一天,我在靜室�坐禪,修習水觀。有一個小徒弟,從窗外看見整個房間都是清水,除了清水以外,沒有其他東西。
  小孩子生性愛玩耍,他撿起一塊瓦礫,投入水中,撲通一聲,他望了一望,便傻�傻氣地跑走了。
  等我出定之後,突然覺得心痛。我心�想: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生病的條件也早就沒有了,為什麽今天忽然會心痛呢?難道我的工夫退失了嗎?
  當時,那個小徒弟蹦蹦跳跳,來到我的面前,把事情的經過告訴我。
  我教他:下次如果再看見清水,就開門到水中,把瓦礫撿出來。
  他很聽話。等到我再入定時,他又看見水和瓦礫,於是開門拿去瓦礫。
  我出定後,身體複元,心不再痛了。
  從此以後,我親近過很多尊佛,直到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出現於世,我的觀想才成功,忘了身心,也忘了水。因為已經與十方世界所有的香水海打成一片,心性、水性與真空完全融合,而絲毫沒有差別。」(《楞嚴經》第五卷、《楞嚴經正脈疏》第二十四卷、《楞嚴經淺譯》第一四○頁)
  觀想水,入定後會變水現水。想念佛,日子久了,也會見佛成佛。觀無量壽佛經的第十三頁說:「因為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所以你們心中想念佛時,心中便會具有如來身上的三十二種特徵和八十種美好的特點。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的圓滿智慧是從心念和觀想產生的。」

            心情年輕,不易老化
  
  有一位女子住在精神病院四十多年,她的年紀雖然已經六十歲了,可是外表看起來卻還很年輕。
  她因為失戀而精神失常。由於她的愛人分手時,告訴她傍晚一定會再回來,所以她每天梳頭、化妝,耐心地在門口等待心上人的來臨,直到夜幕低垂時才回房休息。
  因為她一直保持著年輕的心,所以經過四十年仍然沒有變老。(取材於《生命的旋風》第二十五頁)
  讀到這一則故事,我突然聯想到:十劫以來,阿彌陀佛一直如母憶子那樣地關愛和攝取十方眾生,甚至還不斷地放光護佑他們,或者這是阿彌陀佛壽命無量的奧秘吧!梵語「阿彌陀」是無量壽和無量光的意思,而「佛」乃是圓滿的覺悟者。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