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2427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732
皇帝 | 2019-6-9 12:57:25



美中兩大經濟體打架,全球供應鏈產能加快移轉,以期分散風險,雖有外資認為,中國電子產品的市佔率流失,將由台灣、南韓接手,換言之,台灣有望受惠,不過,也有法人分析,如以前10大輸美的中國企業約6家與台廠相關,供應鏈轉移應是「台商受害、台灣受惠」。

帶動內需就業機會
按瑞銀日前分析,關稅影響中國近一半輸美產品,電子產品如印刷電路板、資料處理機零件等市佔率流失,中國電子產品市佔流失,可望由南韓與台灣接手,兩市場成為主要受益者。

不過,騰旭投資投資長程正樺分析,以前10大輸美的中國企業,有近6家與台廠相關來看,供應鏈轉移應是「台商受害、台灣受惠」。程正樺說明,近期貿易戰和華為禁令讓台商回流投資台灣,但將面臨缺工、缺電等基礎環境問題,此為台商受害,但部分回流的產能帶動內需以及就業機會,因此說台灣受惠。

程正樺認為,如果川普的關稅大戰升級,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徵關稅,大部分廠商都無法倖免,只能說誰受害的比較少,較能勝出。

關稅大戰讓消費性電子產能全球大挪移,DIGITIMES Research先前調查顯示,手機產能可能往印度轉進,NB則移至東南亞,PC控制器或往泰國,台廠TV生產線可能多往墨西哥、越南、泰國等地。

業界人士就透露,鴻海除回高雄投資外,桃園航空城也有規劃,而年初的越南計畫也已將啟動。但產業人士分析,如鴻海富士康建置的複雜iPhone生產組裝,不可能搬回台灣,而其他代工廠以伺服器為例,在基本環境限制下,台灣頂多只能將產能提升10~20%。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gghh476
見習騎士 | 2019-6-9 16:45:55

感謝樓主辛苦無私分享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