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11 17:35台灣醒報 記者宋秉謙╱台北報導
布曼協助研發黑洞影像技術。 圖由中研院提供
在科幻電影與小說中,常描寫出的黑洞都是大同小異:強大吸引力、吞噬萬物及只進不出等,這些觀念都出自於廣義相對論,但已故物理學大師霍金卻曾提出,黑洞其實不是全黑,透過粒子放射會產生光亮,而這些粒子最終會吸光黑洞。這項被稱為黑洞蒸發論的說法曾被認為無法證明,但實驗指出,霍金輻射(這些逃逸的粒子)雖然微弱,卻能實際被找到。
根據《世界福斯網》報導,隨著量子物理提出的廣義相對論,加上愛因斯坦的重力方程式推導,學界很快能同意在兩個奇異點的解分別是極端的兩點:黑洞與白洞,前者在理論上被認為是「只能進、而出不來」,後者則是只出不進,但基本上,黑洞在理論上是無法反射光線(意指無光)。
但已故英國物理學巨擘霍金卻提出,黑洞其實有粒子輻射,粒子對撞後消逝所發出的光,讓黑洞更應該被稱為「灰洞」,而學界便把黑洞散發出的粒子熱輻射稱為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
順著霍金輻射說法,霍金成功提出一項不會違反量子力學及物質守恆的學說:黑洞蒸發論。他指出,隨著粒子碰撞消逝,為了符合能量守恆,黑洞得吞噬負質量粒子,黑洞本身的質量就會減少,久而久之,黑洞就會消失,但因為過程極為緩慢,霍金預估黑洞需要10的58次方年才能蒸發其0.0000001%的質量。
而據《歐洲新聞網》報導,過往學界都能接受這項黑洞蒸發論,但卻認為這不可能有確切證明,因為目前的科技無法檢測到外太空、過於微弱的霍金輻射。
然而,日前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模擬霍金輻射時,發現該輻射的幾項光譜滿足宇宙中存在的冷物質和聲波,意即黑洞中真的可能發生霍金輻。,以此推論,後續的黑洞蒸發論就很可能成真,法國學者帕蘭提尼說:「除了理論角度上模擬黑洞作用,我們很高興能透過精確的模擬實驗,一步一步靠近驗證的可能。」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