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6-13 12:42:46


(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12 日 18:32

NASA NIAC 計畫公布了第一批進入第三階段的研究項目,分別為月球隕石坑調查「Skylight」與小行星採礦技術「Mini Bee」。

NASA 想在 2024 年前重返月球,不過一艘探測器光是進入低地軌道成本就高達每磅 1 萬美元,若想脫離地球軌道前往月球或其他更遙遠的天體拜訪,成本之高超乎想像,也因此節省成本的方法之一就是多加利用外太空資源。這概念我們都不陌生了,比如直接在月球或小行星上採礦、收集燃料。

NASA NIAC(NASA Innovative Advanced Concepts)計畫便旨在扶植具有前景的創新研究,該計畫分為三階段,每階段的資助獎金與扶植力度不同,今(6 月 12 日)NASA 終於公布了迄今為止第一批成功進入最終階段開發的研究。

第一個研究為卡內基‧美隆大學 William Whittaker 領導研發的「快速調查與模擬月球隕石坑技術」,稱為「Skylight」。目前的行星著陸探測器都很大台,且通常要人為引導、花費數年時間慢速爬行以探索周邊地區,大家都知道時間就是金錢,一個月球任務可塞不下那麼多奢侈品。

而 Skylight 月球車可以自主探勘(包括自行規劃目的地和自主觀測),只要一個禮拜就能用高分辨率圖像於現場快速生成 3D 模型,比如某個隕石坑、洞穴、地表地貌,幫助確定其是否有進一步探索的價值。

此外,Skylight 月球車也擁有尋找月球冰的功能,就算未來沒機會前往月球服役,也能在地球上發揚光大,比如用來監測礦山和採石場。


▲ Skylight 月球車想像圖。(Source:NASA)

第二個研究是小行星採礦技術,稱為「Mini Bee」,由 TransAstra 公司研發,是利用鏡子將太陽光聚焦在小行星上以蒸發水和其他揮發物,做為太空船的推進劑。目前開發商已經完成光學採礦試驗台(OMTB)的詳細設計、製造、組裝和測試,比如建造平台的耐熱材料、提取過程中分離資源的過濾器設計等。

這兩項計畫都處於開發早期階段,NASA 表示,第三階段將協助它們發展到可以商轉給政府機構和私人太空公司的程度。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hokou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