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6-14 10:40:28


(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13 日 14:34

木衛二歐羅巴以「可能擁有巨大地下海洋」而聞名,過去科學家認為海洋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鹽,然而哈伯太空望遠鏡最新分析表明,歐羅巴海水的成分可能包含氯化鈉──也就是食鹽,換句話說,如果有機會抿一口歐羅巴的地下海水,它的味道會非常像地球海水。

歐羅巴(Europa)是木星的天然衛星之一,比月亮小一點,主要由矽酸鹽岩構成,其地表很少出現超過幾百公尺的起伏,隕石坑也不多,也因此歐羅巴是太陽系中最光滑的天體,反照率相當高。

此外,歐羅巴表面溫度在赤道地區平均只有零下 163℃,兩極更低,只有零下 223℃,因此歐羅巴地表終年覆蓋著 10~30 公里厚的堅硬冰層,不過冰殼下方可能藏有一個深達 160 公里的全球地下海洋(潮汐力提供的熱能可以使內部水保持液態)。

過去,NASA 伽利略號(Galileo)探測器攜帶的近紅外光譜儀數據指出,歐羅巴地表成分含有硫酸鎂,科學家便推論地下海洋成分可能也以硫酸鎂為主,然而由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家 Samantha Trumbo 領導的團隊,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太空望遠鏡影像攝譜儀(Space Telescope Imaging Spectrograph,STIS)」觀測表明,歐羅巴表面含有氯化鈉。

團隊於 2017 年 5 月~8 月期間利用 STIS 進行了 4 次觀測,並在 450 奈米(nm)波長下發現了光譜吸收特徵,該波段表明反射的物質中存在氯化鈉,這是地球海水中鹽分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存在讓海水具特有的鹹味苦味;同時氯化鈉也是我們食用的食鹽主要成分。

雖然研究人員不能保證氯化鈉一定來自地下海洋,也不能說明海洋成分以氯離子為主,事實上,目前僅能說氯化鈉是冰殼中存在不同物質的證據,但仍有可能扭轉過去 20 年的既定印象,即歐羅巴地下海洋更像是自來水與食鹽混合的地球海水,這將增加外星生命成長發展的可能性。

NASA 的木衛二飛越任務(Europa Multiple-Flyby Mission)探測器已預計在 2020 年發射升空,進入環繞木星軌道並飛越歐羅巴 45 次,這段期間,探測器將尋找任何可能與鹽一起溢出到表面的有機物質。有機會的話,也許還能試著派出著陸器,親自下降到歐羅巴地表品嚐該地冰塊的滋味。

新論文發表在《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期刊。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zanyjack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