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19-6-26 13:57:20

[Yahoo奇摩(即時新聞)]2019年6月26日 上午8:38

梅雨季尚未結束!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昨天(25日)上午有「颮線」從台灣海峽南部移入陸地,帶來「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旗津近海並有雙「水龍捲」發生。午後強對流發展,北台灣局部地區有「劇烈天氣」及「豪雨」(3小時大於100毫米)發生,都是「梅雨季」尚未結束的警訊。今天午後陸地上熱對流發展;全台都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要注意氣象局特報。北部氣溫約在23至33度、中部24至33度、南部25至34度、東部24至33度。

(截取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發文分析,根據最新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天(26日)鋒面已北移至華中,台灣附近低層水氣仍多,大氣不穩定。北台灣雲量少、可見陽光;未下雨前,天氣悶熱。

最新模式模擬也顯示,週四、週五(27、28日)低層大氣水氣略減,午後仍有強對流發展,帶來有局部陣雨或雷雨,西南風遇地形有輻合作用,清晨在沿海對流發展,影響有延續至上午的機率;未下雨前,天氣悶熱。週六、週日 (29、30日)太平洋高壓仍偏弱,西南氣流輸送低層水氣,大氣持續不穩定;西南氣流遇地形輻合,易發展雲雨;午後對流活躍,影響範圍大;白天未降雨時,天氣很悶熱。下週一、二(1、2日)漸轉偏南至東南風,天氣炎熱,大氣仍不穩定,午後對流旺盛,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南部、東南部迎風面亦有局部陣雨。

吳德榮表示,今年的「梅雨季」,自5月1日起,前4道鋒面皆為「移動性」,第5、6道則為「滯留鋒」,都帶來不少降水;另外午後對流,也有一些貢獻。今起至6月底,不但還在氣象局定義的「梅雨季」之中,太平洋高壓偏弱、低層「西南氣流」帶來水氣,大氣很不穩定,仍有「劇烈天氣」發生的機率,要注意防範;可別因「滯留鋒」不再影響,而掉以輕心。這也是「氣象局」將「梅雨季」定義為從5月初至6月底的主要緣故,因為並非只有「滯留鋒」會帶來的「劇烈天氣」及災害,還有其他天氣系統也會!

氣象局今(26日)晨2時發布的「熱帶性低氣壓」消息顯示,其已向北迴轉,無侵台機率。(右圖取自中央氣象局;左圖擷自ECMWF)

另外,吳德榮說,氣象局今天淩晨2時發布的「熱帶性低氣壓」消息顯示,其已向北迴轉,無侵台機率;是否能發展成第3號颱風?機率也偏低。無論它是否能成颱,今年颱風季「提前」爆發已不可能,因至6月底氣候平均值為4.7個,而今年至今只有2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