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9-10-22 08:38:16

221.jpg

全球瘋東協,許多台商看好東協的人口紅利,提前先行卡位,爭取內需市場機會,啟動第四波南進大遷移。

台商過去25年來,曾因不同因素前往東協國家發展,而此波第四次的大遷移,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波,將改變企業發展的戰略地圖。

台商前進東協市場大致可分成四波,第一波是在1993年前總統李登輝喊出的南進政策,鼓勵台商前往東南亞投資,那時只有七個國家,包括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汶萊,但後來仍不敵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磁吸效應,成效有限。

全球掀起東協熱
第二波起於2007~2012年時間,金融海嘯前中國大陸政府計畫性提高基本工資,到了2010年,鴻海旗下富士康將月薪從人民幣900元拉升至2,000元,逼得華南、華東等台商不得不跟進,很多低毛利的台商在那時開始默默遷移至東協,包括成衣、製鞋、家具、三K等傳統產業,紛紛搶進越南、印尼、泰國等。

第三波則是2016年蔡政府上台喊出新南向政策,從投資延伸至經貿合作、人才交流、文化融合等,儘管績效不一,但很快地,美中貿易戰從2018年開打,不到兩年的時間,全球都在瘋東協。

前三波中,只有第二波的基本工資調漲影響到企業競爭力,當時有些在中國大陸的廠商可選擇再西進至更內陸發展,但這一次,美國總統川普打的是關稅戰,所有廠商都適用,為了閃避關稅或是分散分險,日、韓、陸資都積極卡位東協,因此,台商遷移不單單只有自身成本考量,還要與時間賽跑。

越南台商總會長沈憲煜說:「光是這半年,一堆台商到越南買地,但你可以發現,他們買下來不敢動工,還在觀望,不曉得美中會怎麼發展,日韓也都想進來,先低成本搶地。」

有些業者還有本錢觀望,有些則不行,像是已被課徵25%關稅的家具業,叫苦連天,因多數做代工生意,毛利都未必能有15%了,更何況關稅就超過兩成。

亞洲最大家具廠台資震興集團在東莞超過2萬名員工,全盛時期一個月出口美國超過2,500個40呎貨櫃。震興集團總裁趙宗禮不諱言,他正在擴充越南的基地,目前越南員工已拉升至近萬人。

投資產業很多元
往南來到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檳城,這裡聚集許多跨國電子電機企業,被譽為「東方矽谷」。

「等這麼多年,春燕終於過來了。」馬來西亞檳城台灣商會會長暨和泰電子董事長李鴻隆,這麼形容檳城現在的投資環境。

李鴻隆說,他到馬來西亞發展已27年,很多年沒有這麼常接到希望進駐檳城的跨國廠商電話;他數著手指頭算給記者聽,今年已有一家台灣製造隱形眼鏡的醫材公司,在檳城需要2.4萬坪的土地;另一家金屬加工台商需要1.8萬坪,兩家都已經取得土地,還有一些進行中的企業,可預見台商今年在馬投資一定會大幅成長。

地點再轉到印尼,「最近向聯誼會詢問,或請我帶看投資環境的台商,就比過去增加至少三成!」印尼中爪哇台灣工商聯誼會理事長郭文賓說,美中貿易戰發生以來,台資企業到印尼投資的熱度雖不比越南,但詢問度迅速提升,後市看好。

這些有意來印尼投資的台商,產業別涵蓋很廣,包括電子、機械、製鞋、能源、重工等,其中尤其以零組件或原物料供應商為大宗。

前往東協多次的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指出,印尼政府對於台商企業投資,抱持相當熱衷的態度,他日前率團到印尼訪問,並主持台灣形象展開展,包括印尼中爪哇省長、東爪哇省長都親自接待,甚至還指示重要一級主管看展,這代表除了台商自己的意願之外,當地政府更緊抓這次機會招商引資。

台資大廠就更不用說,科技廠多往北越、泰國、馬來西亞移動,需要人力密集及產業鏈的則由南越同奈、平陽向外圍擴散,另外部分製鞋、成衣也轉而向印尼分散風險。在這波變化中,中國大陸不再是世界的工廠,東協能否取而代之,全世界都在看。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kid1223 + 30

總評分: 名聲 + 4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062726765
王爵 | 2019-10-22 10:52:57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