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19-11-21 05:03:51

[信傳媒] / 陳稚華 - 2019年11月20日 上午10:15

全球每10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肺阻塞(COPD),台灣一年更有超過6千人因COPD死亡。(圖片來源/buri@photoAC)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1年報告指出,4大非傳染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佔全球死亡人數63%。台灣也面臨同樣的狀況,每年因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以上,依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7,在65歲以上長者則更高居第6位(104年)。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簡稱肺阻塞),是一種以持續呼氣氣流受阻為特徵的常見呼吸道疾病,具漸進性且伴有慢性呼吸道發炎反應。對長者而言,慢性呼吸道疾病中,肺阻塞是最常見的老年呼吸道疾病,不但會影響多種共存疾病,也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健康與家人照護狀況。

造成肺阻塞最主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急性發作?家中有長輩又該注意哪些事?「世界COPD日」為每年11月的第2個或第3個星期三,一起來認識這個疾病......

都會喘!如何區分是氣喘還是COPD?

WHO原先估計肺阻塞在2030年會是全球第3大死因,但2012年已經搶先達到,該年全球約310萬人因罹患肺阻塞而死亡,而WHO更預估未來10年內肺阻塞死亡人數預期還會上升30%。

造成肺阻塞的主因為何呢?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副院長余忠仁,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指出,「吸菸」是肺阻塞最主要的病因,而戒菸可減少肺阻塞的發生與其對生活影響的嚴重性。在一項以亞太5個地區肺阻塞住院及死亡率的研究顯示,台灣自1998到2004年肺阻塞病人住院率每年平均下降4.2%,可能與吸菸盛行率的改變有關。

肺阻塞的致病機轉為吸入香菸或其他有害微粒引發肺臟及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反應,造成肺實質破壞以及小呼吸道狹窄阻塞,進而導致呼氣氣流受阻及肺部空氣滯積,產生咳嗽、咳痰、喘鳴及呼吸困難等症狀。

「吸菸」是肺阻塞最主要的病因,而戒菸可減少肺阻塞的發生與其對生活影響的嚴重性。(圖片來源/Kruscha@pixabay)

至於要如何區分是氣喘還是肺阻塞?

余忠仁表示,氣喘發病年齡比較早,「因為有部分人是跟過敏體質有關,有些會伴隨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因發病年齡早,如果過敏者接觸到過敏原,就會觸發氣管裡原先不正常的慢性發炎。」而肺阻塞的患者大多出現在45歲以上。

肺阻塞與氣喘兩者都是呼吸道慢性炎症,由於初期症狀相似,肺阻塞常被誤以為是氣喘發作,「但2者間還是有差異,最大關鍵在於呼吸道氣流阻塞的可逆性與否,氣喘患者在治療後可能會好轉,肺阻塞則為不可逆,但可透過治療減緩呼吸功能惡化。」余忠仁表示。

除了吸菸,造成肺阻塞的7大危險因子

除了吸菸,還有哪些危險因子會導致肺阻塞?

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台北榮總一般胸腔科主治醫師趙恒勝表示,「最主要的危險因子還是抽菸,其他像是環境暴露、燒木材等有害氣體下,也容易導致肺阻塞。」不過趙恒勝也提到,他認為PM2.5目前還沒有很有力的證據認為一定會導致肺阻塞,「因為PM2.5是從2010年後才開始大量暴露,時間不夠長還無法觀察和肺阻塞之間的因果關係,但像是菸齡超過20或25年的老菸槍,就有很大的危險因子可能導致肺阻塞。」

抽菸以外,肺阻塞的其他危險因子包括基因、年齡、性別、肺部感染或生長發育狀態或空氣汙染及社經地位等,另外氣喘也是罹患肺阻塞的危險因子之一

至於肺阻塞的病徵,趙恒勝表示,最明顯的是「咳、痰、悶、喘」,「在惡化期或併發感染時,痰量增加、咳出膿痰,甚至喘不過氣來,呼吸較困難的情況也會逐漸加重,終至影響日常活動,連起身活動都喘。」

他解釋,肺阻塞常因吸菸引起細支氣管與肺泡慢性炎症反應,導致呼吸道阻塞與肺泡破壞腫大,同時慢性炎症反應也會釋放發炎介質至全身,產生全身器官的發炎而導致常見的共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癌症、糖尿病、憂鬱症等。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指出,肺阻塞最常與心臟血管疾病同時發生,所以治療肺阻塞時,也要一併考量上述共病症的處置。

肺阻塞染肺炎風險比一般人高2倍!如何預防急性發作?

至於該如何預肺阻塞急性發作?

余忠仁表示,罹患肺阻塞感染肺炎的風險比一般人高1.6-2倍!空氣中不好的物質(如空汙指數高)可能會刺激肺阻塞的急性發作,讓發炎變厲害,所以他建議到空氣汙染指數高的地方都要注意,「不過最常見的還是感冒,有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時候,肺阻塞可能就會急性發作,使得原本已經阻塞的氣管會有更多痰跑進來,也會比平常更喘、痰更多。」

而要預防肺阻塞急性發作,余忠仁建議最主要就是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如果長輩有抽菸一定要戒菸,避免肺阻塞急性發作症狀和氣喘的惡化!」其他保健方式包括:

1.戒菸
2.生活環境去除過敏原
3.控制環境過敏原,不要去空氣較不好的地方
4.均衡飲食
5.持續性長時間的運動:遊泳、騎腳踏車、慢跑


預防肺阻塞急性發作,余忠仁建議最主要就是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圖片來源/whitesession @pixabay)


余忠仁也提醒民眾,與醫師的治療計畫有好的合作,才能控制並預防慢性肺阻塞的急性發作,對於可逆的氣喘症狀也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lee12319 + 10 感謝大大分享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purpleatm + 5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5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yuan1438
王室 | 2019-11-21 05:45:32

醫師建議的部份要落實小心去做!!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