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09321441054306
版主 | 2019-11-26 06:33:00

9512-iittafs1908727.jpg

有時候事情必須改變,否則他們就有死亡的危險。”這些天,在賽制拷貝“足球世界杯”的全新戴維斯盃上,巴薩球星皮克用這句“振聾發聵”的總結陳詞,為自己在網球上大刀闊斧的改革用力辯解。

  一個足球明星對一項百年曆史的網球賽事指點江山,這聽上去多少有些奇怪。自皮克的公司Kosmos接手戴維斯盃後,這樣的跨界自然成為焦點。被牽扯進來的還有瑞士天王費德勒,他曾對這樣的改革拋出質疑:“戴維斯盃不應該成為皮克杯。”

  “18個國家、1個城市、1個星期、世界錦標賽”,即便戴維斯盃和全新的標語一樣煥然一新,但爭議不會就此遠去。

  新戴杯成了“足球世界杯”?

  11月18日,當新的戴維斯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辦後,那個已經沿用了119年的分輪次、主客場賽制的古老賽場正式宣告不復存在。

  按照主辦方Kosmos打造的戴杯新賽制,在決賽圈階段參賽的18個隊伍被分為6個小組,每組3支隊伍進行兩兩對決。每場比賽由2場單打、1場雙打構成,比賽從過去的5盤3勝變成了3盤2勝,並進行搶7決勝。

  最終,6個小組的第一名和2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二,總共8支隊伍進入淘汰賽,直到冠軍的誕生……看到這裡,這樣的“操作”是不是似曾相識,也難怪如今的新戴杯被揶揄成“網球界的世界杯”。

  這也難怪,費德勒從一開始就沒有掩飾自己的疑問:“看到一個足球運動員來插手網球事業,這有點奇怪。我們雖然需要改革和創新,但這就像抽積木一樣,請警惕不要讓整棟建築都垮掉。”

  皮克的回應很簡單,他強調自己將戴維斯盃作為畢生的事業,自己所創辦的Kosmos公司將對ITF(國際網球聯合會)展開25年、總金額高達3億美元的投資。

  這位巴薩後衛甚至對外界的不滿有些委屈,“我平日里要在巴薩訓練,所以只能利用自己的假期去全世界各地奔走和遊說,希望能夠聆聽網球選手隊改革的意見,為此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

  實際上,像休伊特、普伊等網球名將,在聽到戴杯改革後的第一反應都是拒絕。在他們看來,新賽制無疑破壞了傳統,它失去了主客場製、失去了5盤3勝制,球員必鬚麵對密集的賽程。

  “在一個星期、一個場地就能決定一切,這不是戴維斯盃。”德國新天王小茲維列夫明確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並沒有來到馬德里,“我希望人們意識到這項賽事不僅僅是錢,它是歷史。”

  “球員與球迷需要給它一次機會”

  在新戴杯舉辦的這幾天,皮克在各種場合發表著自己的網球理念,試圖親自為這項全新的賽事進行公關路演。

  然而,質疑聲接踵而至。先是開賽當天,賽事被前比利時網球選手德沃夫質疑關注度太低,“看比賽的人太少了,看台的一側只有15人。”

  這段推特上的文字和照片很快引來了皮克的駁斥,巴薩後衛用一張看台幾乎滿座的現場圖回應:“你確定只有15個人嗎?”

  很快,批評聲就不再局限於現場關注度。本土作戰的西班牙天王納達爾,抱怨賽程設置不合理;美國隊與意大利隊的比賽戰至淩晨4點,更是引發媒體和觀眾的吐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我尊重所有人。我是一名足球運動員,我很理解網球運動員的心理,他們需要的是放鬆和舒適,但他們其實什麼都不缺。”皮克也只能如此辯解。

  倒是英國名將穆雷在率隊闖入戴維斯盃四強後,選擇用包容應對這項褒貶不一的新賽事。“網球的改革總是不那麼容易的,但現在是一次絕對的改變。”

  穆雷向《每日郵報》道出了自己的觀點——給新賽事一些耐心。“球員和球迷需要給它一次機會,看看這項改革之後的賽事究竟會走向何方。”

  採用世界杯的賽會制並非沒有好處。老戴杯最被詬病的就是賽程太過分散、時間持續過長。改革之後,新賽制精簡賽程和時間,決賽階段集中在一地舉辦,無疑都可以增強賽事的觀賞性。

  另一名英國名宿蒂姆·亨曼則直言不諱地認為,戴維斯盃的改革勢在必行,“之前的賽制要佔用球員一個賽季中8週的時間,如果不採取行動,那麼來參賽的名將會越來越少。”

  《紐約時代》同樣選擇拭目以待,期待外界對新戴杯給予更多的耐心,“在如今這個嶄新的、不確定的時代,對新興事物過快地做出評判是不公平的,即便本周唯一賣完的票是納達爾的那一場。”

  幸運的是,戴杯的靈魂尚在

  隨著比賽持續進行,賽場中還能窺見老戴杯的“靈魂”——為國家榮譽而戰。而且根據ITF的規定,球員至少參加三次戴維斯盃的比賽,且其中一次必須為奧運會舉辦的當年或者前一年。

  當然,你可以說納達爾、德約科維奇、穆雷這三位巨頭參賽是為了明年入圍奧運會而戰。但你無法否認,當球員站在賽場的那一刻,無論是再大牌的球星都會為團隊和國家竭盡全力。

  一如11月22日的1/4決賽中,德約科維奇在球隊遺憾負于俄羅斯隊後,隨即眼含熱淚。這一幕你很少能在巡迴賽或是大滿貫賽場看到,畢竟,塞爾維亞人上一次現場灑淚,還要追溯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一輪遊”。

為國家而戰的不僅僅有這位被視為民族英雄的塞爾維亞天王,剛剛奪得年終世界第一的納達爾同樣如此。即便已經打了一個賽季的比賽,但33歲的他還是以驚人的狀態實現了戴杯27連勝。

  實際上,納達爾和德約即便不參加戴維斯盃也有機會獲得明年奧運會的參賽資格。根據ITF的規定,獲得過大滿貫冠軍和奧運金牌的選手可以申請唯一一張外卡。

  在國家榮譽面前,這些巨頭選擇了“Hard模式”。費德勒缺席的根本原因是瑞士隊沒有獲得參賽資格,也許正如皮克所說:“如果瑞士隊進入了決賽圈,我想費德勒的態度會有所不同。”

  事實上,正在拉丁美洲參加表演賽的費天王也開始鬆口,雖然他依然喜歡老戴杯的傳統,但他也不得跟上時代的腳步,“當我可以的話,我會去試著去接受它,我希望新戴杯可以一切順利。”

  只是,戴維斯盃遠遠無法高枕無憂,一旦它無法與明年全新的ATP網球世界杯競爭,一旦它的商業開發舉步不前,那麼這項百年賽事將面臨更嚴重的危機——分崩離析。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感恩謝謝、愛心支持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