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19-12-10 07:20:40


先天中風危險因子無法改變,但卻可以透過檢查及早控制來降低中風發生的機會,至於後天「養」成的生活型態危險因子,卻是可以努力完全避免的。

除了健檢之外,每個人可以視個別情況與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做一些專為腦中風做的檢查:

1、電腦斷層檢查(CT):

最常被使用,其為最普遍、方便的檢查方法,可以馬上看到頭顱內的狀況,如果有疑似中風症狀,電腦斷層是最快可以知道出血性中風還是阻塞性中風。

2、磁振造影檢查(MRI):

解析度最好的檢查方法,可清楚顯示早期的腦梗塞,且對梗塞部位及範圍的界定也更清楚,由於磁振造影的檢查時間大約需要30分鐘到1小時左右,所以較不適合緊急狀況的病人。

3、血管超音波檢查:

是一種安全且無傷害性的檢查,其主要利用超音波來測量動脈血管管徑及血流變化,以了解動脈有無狹窄或阻塞現象,為非侵入性檢查,其又可以分為「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及「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

◆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主要檢查頸部動脈,包括總頸、內外頸動脈、脊椎動脈及鎖骨下動脈,當懷疑有頸動脈狹窄、腦梗塞、暫時性腦缺血或腦血管畸形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另長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問題時,也可以安排這項檢查。

◆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檢查顱內的大動脈,包括中大腦、前大腦、後大腦及基底動脈等,當懷疑有任何顱內血管異常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但是有時會因為顱骨太厚,無法看到顱內血管,視個人的條件狀況而定。

4、腦血管攝影:

可以清楚看到頸動脈及腦血管有無阻塞或狹窄,是診斷腦血管疾病最佳的工具,檢查方法是將導管從腹股溝的股動脈打入顯影劑,再利用X光把血管內的情形顯影出來,但其具侵入性,危險性也比較高,費用亦較為昂貴。

5、心臟超音波檢查:

除了以上檢查之外,有的醫師還會建議安排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因為有些中風是因為心臟血栓或是瓣膜疾病,使得血栓跑到腦部阻塞血管因而中風,做這個檢查可以看到受檢者是否這方面的問題。

6、心電圖:

可以診斷檢查是否有心房纖維顫動,也就是心律不整的問題,因為心律不整會產生血栓,進而引發中風。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purpleatm + 7 感謝大大分享
eric955168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鄭仁麟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terrybear6268 + 10 + 10 感謝加分獎勵 !
clay82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7  金幣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