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ngelsky777
威爾斯親王 | 2020-1-2 23:52:12



空汙不只傷肺還傷腦!研究:增加2倍腦癌風險

2019-12-31





空汙會造成肺癌已經不稀奇,但現在研究還發現空汙會造成腦癌的風險增加,因為汙染裡面的超細顆粒會隨著皮膚或是呼吸跑到腦部,造成腦部病變。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則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汽機車的廢氣,最好可以搭乘交通工具來避免。」


空汙也會造成腦癌

空汙已經是全世界的嚴重議題,世界衛生組織也將「PM2.5」列入確定的肺癌因子中。但這些超細的微粒並不只是造成肺癌而已,2019年,加拿大的研究發現,空汙還會造成腦癌,研究刊登在《流行病學》(Epidemiology)期刊上。

研究分析了1991~2016年間,190萬加拿大成年人的醫療記錄和汙染暴露量,結果發現「腦癌和空汙中超細顆粒之間的相關性,出乎意料地一致」,空汙越嚴重的地方,腦癌的機率就越高。

超細顆粒(UFP)是燃料燃燒產生的,特別是柴油車輛排放的濃度更高,這些顆粒比PM2.5還小,可以稱為PM0.1,而因為夠小,可以進入大腦,同時還可以攜帶致癌化學物質,在身體各處都有可能造成癌症。





圖片來源:iStock


一般狀況下,超細顆粒的濃度是1.5萬/cm3,而濃度只要上升到5/cm3,罹患腦癌的機率就會變成1.5倍。5萬聽起來很多,但其實在多倫多、蒙特婁地區,空汙濃度最高的情況下可以達到9萬7千/cm3;也代表罹患腦癌的機率變成2倍。

「空氣汙染可能正在損害人體的每個器官和幾乎每個細胞。」研究團隊說。



怎麼防止這樣的空汙?

不過空汙的危害雖然人人都知道,目前卻很難去預防,研究團隊也說,「每個人都暴露在空氣中,這些疾病對每個人來說可能都是小風險,但長期來看卻是大危險。

而因為這些有毒的超細顆粒是由燃油的汽車直接排放的,研究團隊認為,第一步是要控管這些超細顆粒,現在在監測的空汙多半是PM2.5或是臭氧、二氧化氮等,但這些對於腦瘤的影響不大;第二步就是要減少在日常生活遇到這些燃油車的機會,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而且出門儘量戴上口罩。





圖片來源:iStock


另外,居住的生活環境,應該還是要以空氣品質良好的地區,遠離馬路、工廠、火力發電廠等設施的地方作為第一選擇,會比較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不菸不酒卻罹患肺癌!小心,空氣中的隱形殺手

2020年1月1日 上午7:30 黃慧玫




報導/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 賴基銘、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暨新光醫院醫療副院長 高尚志


十幾年來,不少名人皆因肺癌辭世,例如前立委盧修一、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舞蹈家羅曼菲,以及藝人文英、鳳飛飛等。而前副總統蕭萬長、現任副總統陳建仁、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佩琪,都是肺癌患者。

上述例子的共通點是:不菸不酒、生活正常、無癌症危險因子,但是卻罹患肺癌,顯示生活中藏有隱形殺手,威脅著民眾健康!



空汙影響健康 成為肺癌的隱形殺手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表示,根據2016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指出,空氣汙染已成為人類早死的第四個重要因素!全球近9成的人口生活在空氣汙染超標地區,導致肺癌、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於2018年引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定義,將戶外空氣汙染訂為人類致癌物,並提出長期暴露於PM2.5濃度高達35ug/m3的環境,肺癌的致死率恐提高到15%。

台灣癌症基金會顧問暨新光醫院醫療副院長高尚志醫師指出,PM2.5被WHO訂為一級致癌物的原因是因為,PM2.5易附著汞、鉛、硫酸、苯、戴奧辛等致癌物,深入氣管、支氣管,並且隨著血液到達人體的各種器官。

除了大家熟知的PM2.5、PM10之外,空氣之中還有更多的危險因子。根據最新的歐盟報告指出,2016年超過40萬的歐盟居民因空氣汙染而早死,其最大的主因竟是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所致。



別輕忽空氣汙染威脅 小心疾病上門

高尚志強調,台灣十大死因中,有七大和空氣汙染密切相關,包括惡性腫瘤、中風、心臟疾病、高血壓、肺炎、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而肺癌更是其中關連較密切的。

空氣汙染物種類繁多,汽機車所排放的二氧化氮(NO2)、臭氧(O3),工廠燃煤、天然氣所釋放出的一氧化碳(CO)、硫氧化物(SO2)等,都對於肺部和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及致癌的可能。且空氣汙染不只散佈於室外,室內的廚房油煙、懸浮微粒等,也都是要特別小心。

賴基銘指出,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懸浮物等,PM2.5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傷害源。PM2.5是一種非常細小的懸浮微粒,是頭髮直徑的28分之1,可輕易經肺泡組織穿入微血管而進入人體。



全台空汙嚴重 僅宜花東符合良好標準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今年3月發布的2018年度平均空汙調查,台灣各城市的PM2.5濃度只有東部地區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良好標準,其餘縣市都淪陷。而台灣PM2.5有三成來自中國等境外汙染,七成為境內產生。

境內產生之空氣汙染來源,北部主要來自交通,而中南部則是電力工業汙染,賴基銘說明,因汙染源不同,所謂健康帶來的傷害程度,以及導致肺癌的嚴重度也會有所不同。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