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terrybear6268
王室 | 2020-1-14 08:31:24

今年中職各隊春訓陸續開跑,洋將名單也浮上檯面,可以預期的是,4隊仍會採3名先發洋投配置,代表本土投手先發空間依然狹窄,以長遠發展來看,該是考慮採用「2投1野」的洋將政策了。

2009年中職縮減為4隊規模,每隊一年打120場例行賽,總計240戰,換句話說,一整季有480人次擔任先發投手,2013年全聯盟本土投手多達313人次先發,拿下105勝、防禦率4.09,隔年也有293人次先發土投登板,拿到85勝、防禦率4.08。
1294.jpg
中職新球季四隊都有MLB資歷洋投,由左至右分別是羅傑斯(中信兄弟)、李茲(樂天桃猿)、索沙(富邦悍將)與羅里奇(統一獅),打者成績勢必受到壓制。

然而,2016年因為比賽用球變彈了,加上好球帶縮小,中職成了「超級打者聯盟」,各項打擊數據都飆上歷史新高,相對地,各項投球數據皆寫下史上最差紀錄。

以本土投手為例,2016年先發土投僅187人次,只拿到區區的48勝,連2013年的一半都不到,防禦率是暴高的6.82,隔年也好不到哪裡去,先發土投196人次,拿下46勝、防禦率5.81。

去年,也就是2019年有沒有比較好呢?答案是沒有,先發土投204人次,拿到56勝、防禦率5.54。中職進入打者聯盟時代,各隊傾向把能吃局數、壓制力相對較好的洋投擺進先發輪值,然後把素質不錯的本土投手放在牛棚,藉洋投開路,優質土投把守後防,組成勝利方程式。
1295.jpg
中信兄弟隊先發投手廖乙忠在總冠軍賽第二戰拿下勝投,頗有大將之風,雖然失5分偏多,但他在前5局的投球僅失1分,而且能撐到6.1局,證明本土投手並非不能委以重任。

反映在數據的現實是,各隊愈來愈倚靠洋投,土投只能扛第4、5號先發,若遇單週4戰,更發生過洋投投1休4,土投一整週都沒先發機會。

今年就更明顯了,中信兄弟重金挖角過去兩年在日職先發26場拿下13勝、防禦率3.37的米蘭達,還有7年大聯盟、3年韓職資歷的羅傑斯,搭配萊福力組成豪華先發輪值;富邦悍將就不用說了,索沙加上羅力,外帶前年中職勝投王伍鐸,洋投戰力不輸中信兄弟。
1296.jpg
悍將在新球季已準備好4位洋投:索沙、羅力、包林傑及伍鐸,本土先發投手上場空間受到極度壓縮,而對手為了與悍將競爭,恐怕同樣也會更依賴洋投。

樂天桃猿找來去年還在大聯盟老虎先發9場的卡本特,並續簽上季勝投、三振雙冠王李茲;統一獅也非省油的燈,簽下去年在日職打滾的羅奇,還有留下這兩年投得相當好的羅里奇。4隊洋投比過去更升級,領的薪水更多,新球季土投先發出頭天就更難了。

近年來一級國際賽事中華隊始終得靠旅外投手扛先發,不然就是靠業餘強投吳昇峰,中職投手幾乎神隱,關鍵就在於例行賽根本沒有土投繳出佳績,也沒有磨練出真功夫,好的土投擺在牛棚,奢談培養優質先發土投。

可行的做法是,目前中職各隊可登錄4名洋將,一軍同時登錄3名洋將,規定要採「2投1野」,如此一來,即使每隊都用2名先發洋投,土投單週仍有2、3場先發空間,韓職就是採行此制度。

要強調的是,中職並非沒有具備先發潛力的本土投手,例如中信兄弟陳琥,富邦悍將吳世豪、江國豪,統一獅古林睿煬、林子崴,樂天桃猿蘇俊羽、翁瑋均,但他們需要更好的養成體系,以及未來更多的一軍先發機會。
1297.jpg
悍將吳世豪球速可達150公里,具有先發實力,但近兩季在一軍的出賽機會是相當的少,正是不少本土投手目前的寫照。

幾年前韓職將好球帶放寬,去年又將比賽用球彈性係數大幅降低,過去的打高投低的現象明顯改善,投打已站在相對平衡的天秤上,加上長期「2投1野」的洋將政策,先發本土投手逐漸冒出頭,證明韓職不是沒有好的先發土投。

同樣地,中職本土投手並沒有帳面數據所呈現的這麼差,這幾年國際賽表現突出就可證明,優質先發土投養成不易,洋將使用政策可以提出來討論,否則國際賽倚賴旅外、業餘先發的問題難以改善,對於中職炒熱話題也不是件好事。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eric955168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omsci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2  金幣 + 2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