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包括美股在內,全球股市震盪劇烈,百達資產管理認為,儘管疫情影響金融市場走勢,但目前主要國家仍有諸多政策空間,得以支撐金融市場。(示意圖,歐新社資料照)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受疫情影響,近期包括美股在內,全球股市震盪劇烈,百達資產管理認為,儘管疫情影響金融市場走勢,但目前主要國家仍有諸多政策空間,如中國流動性占GDP 19%,低於歷史均值的31%,美國Fed則有高達150點的降息空間,必要時兩國央行仍有工具可用。此外,經歷震盪後,全球股市「股價淨值比(Price/Book value)」也來到價格合理位置,並看好醫療健護產業前景。
富蘭克林投顧則指出,在疫情衝擊下,短期風險性資產面臨劇烈震盪,避險方面,建議加碼日圓計價的全球債、美國複合債、伊斯蘭債券型基金,及與傳統股債資產連動性較低的公用事業、黃金產業型基金;長線而言,富蘭克林投顧認為,這波修正讓多數股市修正進入超賣區,未來隨著疫情獲控,需求及股市仍將回歸常軌,看好美國、新興市場平衡型、股票型基金擁有較佳復原力。
百達指出,目前武漢肺炎疫情已廣泛傳播至多個國家,並可能演變成全球性流行病。百達預估,在基本情境下,疫情將使中國全年GDP成長率降低0.3個百分點至5.6%,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約為2.5~2.6%。
但百達也強調,若疫情演變成全面大流行,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有研究指出,過去1968、69年「香港流感」使全球經濟成長減少0.7個百分點,半世紀前的「西班牙流感」則使全球經濟成長降低4.8個百分點,顯示疫情對經濟影響範圍廣泛。
不過,目前美國、中國仍有政策空間,得以挹注流動性支撐金融市場,相較下,已受疫情影響的日本、歐洲貨幣政策空間相對有限。
百達認為,在疫情影響下,醫療健護股將受益,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醫學、製藥資源需求強烈,且該產業在過去十年獲利一直穩定成長,產業預期本益比也低於整體市場;其餘產業,百達將工業配置從中性下調至減碼,總經風險加上供應鏈斷鏈影響,導致工業股特別脆弱,並建議減少金融股配置。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