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S1968119
王子 | 2020-5-21 17:31:19


開鑿雪隧導坑的TBM正在重組,總長約100公尺,未來將成為國5高架橋下的公共藝術品。(蘭陽博物館長陳碧琳提供)

2020-05-21 17:16:40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開鑿雪山隧道的TBM重新組裝了!雪山隧道開挖時引進3台隧道全斷面鑽掘機(TBM),其中僅導坑的TBM仍保存良好,高公局近期正重新組裝這台導坑TBM,預計9月重新亮相,將陳列在雪隧男口下方的高架橋下,見證隧道開鑿的艱辛。

長12.9公里的雪隧,1991年開挖時,台灣工程界首度引進兩大一小的TBM,但雪隧地質破碎,西行線的TBM開挖時遇到抽坍,被深埋在雪山山脈底下;東行線則是在任務完成後拆解,現僅導坑的TBM仍有完整構件被保留下來。

導坑TBM被拆解後,置放在國5高架橋下,直到2014年縣府舉辦綠色博覽會,TBM鑽頭被運至武荖坑園區,首度在群眾面前曝光,成為當屆綠博最受矚目的展品之一。

不過,武荖坑園區缺少雨遮設施,鑽頭鏽蝕嚴重,去年被運回現址,減少機件鏽蝕,後來高公局利用近期蘇澳服務區、國五工程的公共藝術經費,重新將這台機器組裝,打造為裝置藝術品,陳列於高架橋下。

雖然導坑TBM規模較小,但鑽頭直徑仍有4.8公尺,加上後面附屬機電設施、輸送帶等,全長將近100公尺;蘭陽博物館長陳碧琳近期將TBM組裝樣貌公布在個人臉書,工程傑作讓不少人感到新奇「期待完工後全貌」。

陳碧琳說,導坑TBM原本完成任務後,是要當廢鐵報廢,後來宜蘭縣政府經過爭取,將全機完整保留下來,在高速公路橋下、武荖坑沈靜幾年後,終於有機會以舊貌展現於世人眼前。

陳碧琳說,雪山隧道開挖過程艱辛,經歷過多次湧水、抽坍,也有施工人員在隧道內殉職,希望完成組裝後,能夠讓民眾體會到雪隧開挖的艱辛,感謝有這些施工人員的付出,才有今天交通的便利。

導坑TBM預計9月完工,除機械結構外,周邊還會形塑成雪隧開闢模樣,與鄰近的雪山隧道文物館構成完整的主題園區。

開鑿雪隧導坑的TBM正重組,將變身為國5高架橋下的公共藝術品。(蘭陽博物館長陳碧琳提供)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