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33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S1968119
王子 | 2020-5-30 17:38:50

2020-05-30 17:29

王拔群醫師(右)表示,治療突發性耳聾應與病人充分溝通,讓病人自己做出對他最有利的選擇;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王拔群)

文/王拔群

突發性耳聾是耳科非常戲劇的一個疾病,病人的聽力在瞬間喪失,往往會造成病人相當大的恐慌。這個疾病因為發生的原因不明,因此引起廣泛的研究與討論。

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在過去許多年當中一直在努力發展出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指引,在2019年頒發新的治療指引當中建議以下幾個治療重點:

●突然發生的聽力喪失要能夠去區分是神經性或是傳導性的(耳膜或聽小骨引起)。

●對於兩側性的、復發性的、或者是伴隨有局部神經症狀的急性耳聾要特別小心有其他神經內科的疾病。

●要排除神經性的病變應該要做核磁共振而不是電腦斷層。

發病兩週內應做聽力檢查及治療
聽力的檢查非常重要,原則上希望在14天之內能夠安排第一次的聽力檢查,同時在治療結束6個月後,應該做一個治療結束前的聽力追蹤。

不論是耳內注射類固醇或口服效果都相當不錯,但是治療一定要在發病的兩個星期內開始,有效治療的時間大概是發病後兩週到6週之內。

高壓氧可以是一個選項,但是一定只是做為類固醇治療的輔助療法:美國耳鼻喉科醫學會同時建議,不管是抗病毒的藥物、抗凝血劑、或者是血管擴張劑,都不應該做為突發性耳聾常規的療法。

醫病共享決策很重要
同時治療指引建議耳鼻喉科醫師應該好好地跟病人溝通此疾病的自然病史,以及各種不同的治療選項(共享決策模式,Share Decision Making);這類的病人有很大的機會聽力會部分的恢復,但還是會有很多殘存耳鳴的情形,這個時候可能要建議病人去接受所謂聽能的復健,也就是戴耳機來幫助聽力,或者是使用人工造音來遮蔽耳鳴的聲音。(作者為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級主治醫師)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hokou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