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也無風雨也無晴
威爾斯親王 | 2020-5-31 23:59:45

本篇最後由 也無風雨也無晴 於 2020-6-1 01:48 編輯


不抽菸卻得到肺癌,空氣汙染是重要關鍵

ETtoday新聞雲  2020年05月29日 11:13


在台灣過半的肺腺癌患者都沒有抽菸,而在台灣女性肺腺癌患者更是十個中有9.5個不抽菸!讓許多醫療人員不禁想問,到底台灣的這些肺腺癌患者是怎麼得到肺癌的呢?關鍵在於空氣汙染。



▲台灣空汙問題日趨嚴重。(圖/記者李毓康攝)

這些年來台灣的肺癌人數不斷的向上攀升,近一年約有1萬4千多件新增個案,對比民國95年當時一年只有8748的肺癌個案,短短十年到105年肺癌的新增個案數目為13488人,居然成長超過了5成!

從醫療與公衛的角度來說,對於慢性病的防治最好的方法是減少發生,才能減少國家資源的消耗與國民生命的損失,而回顧這十多年來對於肺癌的防治,台灣花了許多醫療成本,但是似乎沒有看到相關的成效!

在台灣的肺癌患者診斷後的平均餘命只有短短的一年,其中只有三成的患者在診斷當時有機會開刀切除,且開刀後高達一半的患者將會復發,七八成的肺癌患者在診斷當時已經是末期,只能無奈選擇接受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等,而死亡的時鐘也悄悄的開始倒數。

種種癌症治療都非常昂貴,一直以來對台灣健保造成非常大的負擔,而肺癌也一直位於台灣癌症死亡排行榜的第一位,在107年就帶走9388條寶貴的性命,更造成許多家庭的破碎!



▲台灣民眾抽菸比例下降,新增肺癌個案反而增加。(圖/蘇一峰提供)


空氣汙染減少壽命,增加死亡率

過去二十年來,因為政府提倡戒菸,台灣的抽菸人口比例成功下降了一半以上,從民國85年的男性55.1%抽菸、女性3.3%抽菸,到最近的107年時已經減少到男性23.4%抽菸、女性2.4%抽菸!

但是在台灣肺癌的新增患者與死亡個案卻反而逐年增加,持續佔據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近年癌症檢查技術的進步會讓我們找到更多肺癌,可能是一個肺癌持續增加的原因,但更多醫師都反思,我們都知道抽菸雖然會造成肺癌,但是台灣大部分肺癌病人的原因,真的還是抽菸造成的嗎?

過去的不少研究指出,肺癌中的鱗狀上皮癌與小細胞肺癌與抽菸有關,肺腺癌與抽菸的相關性不大,而台灣最近二十年肺癌中的肺腺癌比率後來居上,最近幾年約佔所有肺癌中的六七成比例,成為肺癌中的一哥,是台灣肺癌的頭號殺手!

在台灣過半的肺腺癌患者都沒有抽菸,而在台灣女性肺腺癌患者更是十個中有9.5個不抽菸!讓許多醫療人員不禁想問,到底台灣的這些肺腺癌患者是怎麼得到肺癌的呢?

得到肺癌的風險因子其實不只抽菸,其他如礦工、肺結核與慢性肺病患者、油煙、或肺癌家族史等等,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空氣汙染!空氣汙染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目前全世界的最重要的頭號殺手,而空氣汙染隨處可見,尤其是在現代都市中,更是充滿了空氣汙染的存在,而台灣過半以上的肺癌患者不抽菸也沒有其他風險因子,都讓人不禁要懷疑是否台灣的肺癌跟空氣汙染有關。



▲空汙不僅會導致肺部癌症,亦是確定的致癌物質來源。(圖/蘇一峰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空氣汙染是世界疾病的元兇。(圖/蘇一峰提供)


紀念世界無菸日,別忽略汽機車廢氣帶來的空汙

在紀念世界無菸日的同時,我們回顧這二三十年台灣禁菸政策因為在政府與健康機關的努力之下得到非常大的進步,這無疑是非常值得讚賞的事!但是其實還有一種21世紀的新型香菸正在影響我們的身體,卻被大家長期的忽略,而它的名字就叫做空氣汙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空汙問題成這個世紀的「新型香菸(new tobacco)」。(圖/蘇一峰提供)


室內的空氣汙染大部分可以靠生活習慣去維持,譬如:不要在室內抽菸、減少室內燃燒與油煙,安裝室內空氣清淨機…等等,但是目前對於空氣汙染的個人防治中,最大的困難點還是室外空氣汙染的防治。

而什麼是台灣最常見的室外空氣汙染呢?在現代化的都市當中,我們最常接觸到的空氣汙染,最多的是還是移動汙染,譬如交通工具產生的廢氣是其中最大宗的來源,走在都市的道路旁奔馳而過的汽機車與大型車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氣,而因為空氣汙染無孔不入,就算站在路邊的你已經配戴口罩出門,仍然還是會吸入不少的空氣汙染,也因此埋下未來罹患肺癌與多種癌症的隱憂。



農地種電爭議多 苗縣議員籲定規範

2020年5月30日 上午4:10  巫靜婷/苗栗報導



農地種電爭議多,苗栗縣議員陳品安呼籲縣府在種種爭議未釐清之前,已送件者應嚴格審查,並製作問答集告知農民權益與稅務規定。(巫靜婷攝)


中央推動綠能讓太陽光電進駐農田,但「農地種電」衍生諸多爭議,苗栗縣議員陳品安29日質詢,近來通霄1處淺山農牧用地傳出將開發30公頃光電園區,不僅對生態造成威脅,許多農民被種電利益吸引後,才發現權益被犧牲,希望縣府向中央反映,盡速擬定全國性規範,讓地方政府有所依循。

苗栗縣目前共有132件非都市土地太陽光電申請案,陳品安指出,通霄鎮就占36件,共106公頃土地將種電,但中央政策與地方農業發展衝突,出租土地種電的誘人利益,使得年邁、知識及經濟較弱勢的農民,不清楚「農地非農用」將衍生課稅、失去農保資格等問題,引發諸多爭議。

工商處長黃智群指出,目前縣府收到的申請案,用地面積大多在1公頃上下,依《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作業規範》,用地面積達660平方公尺以上至2公頃需變更編定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擬具興辦事業計畫。現與農業處達共識,在中央的環境及社會檢核表未出來前,所有案子都會請農業處給予生態保育意見,慎重審查。

農業處長陳錦俊表示,依現有法規除特定農業區,縣府無法阻擋地主種電,會向農委會請示爭議點,也呼籲農民「農地種電真的要三思」,1年1分地4萬元很誘人,但屆時設施退役、農地歸還時,地上物整理又是件頭痛的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