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0-6-11 19:03:23


2020-06-11 15:45 聯合新聞網/蔣士棋

五月初時,曾獲得金馬、金鐘獎肯定的導演易智言對外宣布,不會再回母校政治大學擔任兼職教師,還透露大學兼任教師的鐘點費一個小時僅700元不到。以易智言在電影電視業界的資歷,也許根本看不上這份一個學期了不起四、五萬元的兼職收入,但對台灣許多「博士以上、教授未滿」的流浪兼職教師來說,這可是極其珍貴、而且稍縱即逝的生活依靠。

在少子化的影響下,沒課能上的流浪講師以及沒學生能收的危機大學,已經成為台灣高等教育的常態。縱使大學新生入學人數年年減少,各大學為了維持學費收入,還是想盡辦法填滿每一個系所的招生名額,創造出一批又一批的國產碩博士。

然而,對於好不容易在國內拿到博士學位的「土博」來說,若欲繼續從事學術工作,除了得面臨教職僧多粥少的殘酷事實,還要與留學歸國的「洋博」競爭。在「外國月亮比較圓」的普遍認知下,土博留在學術圈的唯一機會就是到處兼課、建立人脈,否則連最基本的生計可能都成問題。

很明顯地,儘管十多年前就已經預見少子化趨勢,國內教育界仍然輕忽了少子化對學校、學生、教師所造成的多面向衝擊。以學生來說,一方面不用再擠大學「窄」門,上大學變得更容易;但另一方面也會擔心進入即將被少子海嘯滅頂的後段班大學,反而更一股腦地往名氣大、資源多的傳統國立學校跑,或者藉著繼續往上讀來累積學歷,加重後段班私立學校的生存危機。

以學校來說,成立或轉型時間較晚、資源也比不上國立學校的私立大學對台灣本土學生的吸引力愈來愈低,為了維持正常營運,只好加大國際學生的招生力道;但若校方的經營壓力實在太大,把持不住的結果,反而把外籍學生當作斂財管道。這也是為什麼近一兩年來,有愈來愈多外籍學生在台灣淪為廉價移工的新聞。

回過頭來看這些流浪兼職教師。雖然沒有喝過洋墨水,但至少也投注了相當時間和心力在研究工作上,在攻讀博、碩士的過程中,也耗費學校和國家不少資源;倘若畢了業只能做一份勉強餬口的兼職工作,對於個人、國家都是巨大的損失,任何提升高教競爭力的宏偉政策,在眾多找不到出路的大學流浪教師面前,更是最難堪的諷刺。

所以,如果政府真的想要處理少子化的種種高教危機,最該做的其實是解決大學流浪教師問題。在不影響各學校院系學術自由的前提下,教育部應該承擔責任,要求全台灣所有大學在徵聘教師時,不得因國內、外的學位差異有所歧視。舉例來說,在初階段的資料審核中,倘若土博可以提出與洋博等量齊觀的論文來證明自己的研究能力,徵聘的系所至少要給予相同的第二階段競爭機會,不能僅以學歷定勝負。

其次,土博在培養階段,也應該要有出國進修的機會。教育界應該體認:碩博士生的培養等同於國家對人才的投資,就算不能保證就業,也不能讓這些土博在與洋博競爭時毫無勝算。因此,對於設有博士班的學校系所,應該要求其提供碩博士生於在學期間,半年以上的外國進修機會,所需經費則由教育部負擔。

當然,這類短期進修不可能讓人脫胎換骨,但至少可以讓本土的年輕學者提早接觸國際學術社群,增加以外文發表、討論研究成果的能力。而且,這個做法也可以逼迫台灣的學校嚴肅對待碩博士生的養成,間接淘汰那些不認真培養人才的學校系所,把國家的高教資源花在刀口上。

當然,選擇從事學術工作的本土研究生們,自己也應該體認當前高教產業的困境。事實上,不只是兼職教師要搶授課機會,學校自己也在搶好學生,可能還得小心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教授被其他大學重金挖角。換句話說,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少子化的浪潮下,競爭激烈的程度不亞於社會上任何一個產業;倘若還以為完成博士學位後就能理所當然得到一份安穩的教職,不願意磨練自己的研究實力,不管國家和學校投注多少資源,最終也只是多一個汲汲營營的流浪兼職教師罷了。

國立大學相對來說兼任教師很少,大部分的兼任教師都是支援語言課程。但是私立大學就完全不一樣,為了節省人事成本,兼任教師要比專任教師還要多。

至於文中提到要解決流浪教師的問題,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私立大學不開缺,國立大學就算開缺interview的時候也要全程用英文。因為現在教育部要求要開設國際學程,新聘教師當來就是要來負擔系上老教授不願意上的英文課,所以土博士在這一方面就比洋博士弱勢。

土博在培養階段,應該要有出國進修的機會,這是可行的辦法,無奈僧多粥少,科技部的千里馬計畫申請相當不容易。高教危機這個進行式,不可能有單一的解決方法。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lorders + 10 我很認同+1 土博士真的辛苦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orders
騎士 | 2020-8-6 23:21:56

身為曾經的到處找教職的前教師
我得說  流浪教師是一個很蠢的名詞
沒錯   高教是為了培養研究人才  高級知識分子
但不是為了培養教師
很多人念博班  最後目的不是研究   而是想在學校留下來 求一個穩定
我就有一個學長  念博班  資格考都過了   當她確定台大沒有位子  直接走人  連學位都不要了


就如同7月初才考完的技能檢定
我考過了甲級技師執照    甚至高考技師   但我找不到工作  我可以說我是流浪技師嗎?
其實會有這個名詞
追根究柢   是因為當初師資培育是師範系統把持
畢業等同就業     社會對於拿到教師資格等同於直接就業的觀念根深蒂固
現在改成師資班    教職另外自己去應徵   
那些去念師資班的人   難道不知道  念了不一定有教職   
就跟我去補智光   不一定有高考及格資格一樣
他們知道  
但社會觀念難以改變  加上媒體與某些政客炒作  
就出現   流浪教師這個名詞了

順道一提    別說以前師資培育比較好   爛老師一堆
你說比較公平   至少不會有阿貓阿給來當老師  至少都經過挑選
那你知道某洪姓女前立委   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  經介紹到學校當老師 還當道主任的故事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8-7 11:40:57

lorders 發表於 2020-8-6 23:21
身為曾經的到處找教職的前教師
我得說  流浪教師是一個很蠢的名詞
沒錯   高教是為了培養研究人才  高級知 ...

流浪教師的確是師資培育法改了之後才出現的現象,雖然您不苟同但是我認為滿貼切的。

自從幾乎每個大學都可以培育師資之後,明顯老師的職缺供過於求,這些老師只好每年暑假到處去考教職。

但是現在正是職缺少之又少,只好當代課老師,每年暑假這些代課老師就大搬風一次,每年流浪到不同的學校代課。

您沒有歷經過這樣的折磨,自然不能夠了解這些前途茫茫流浪教師的心酸。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something12345
公爵 | 2020-8-10 22:27:42

員額管制也造成流浪教師於法進入學校!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8-10 22:59:36

something12345 發表於 2020-8-10 22:27
員額管制也造成流浪教師於法進入學校!

公教年金改革之後更是惡化了目前的狀況。

原本計畫要退休的老師因為退休金變少,只好拖著年邁的身軀繼續教下去。

年輕教師想要謀得教職由於員額管制就只好繼續流浪下去。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JFKSUKS
子爵 | 2020-8-10 23:40:10

教師需要有退場機制和減低福利

軍公教相提並論我一直覺得很不公平
軍人和警察隨時都要被全民檢視,穿軍裝警服的時候連買個便當都能被投訴,24小時待命,戰備,大半夜動不動就要去設立臨檢或者戰備,更別提什麼暑假寒假

老師~說實話就是一開始幾年比較辛苦,因為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內容,但是一旦熟悉了,到老到死一輩子都在教一樣的東西
暑假,寒假,平時便服趴趴走也沒問題

福利這麼好,當然很多想去當(結果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不然你看看怎麼沒有“流浪警察”或者“流浪軍人”的這種東西????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8-10 23:53:17

JFKSUKS 發表於 2020-8-10 23:40
教師需要有退場機制和減低福利

軍公教相提並論我一直覺得很不公平

好友講的完全正確,之前很多中小學老師50歲就退休,退休金領到死。

現在很多在教育學程的學生,大多都是父母是老師。

不過現在當老師也沒有這麼輕鬆,課綱經常在翻修,所以暑假老師也要研習,一本課本教到退休的日子過去了。

不過相對來說老師的確是非常穩定的工作,比起軍人和警察的確輕鬆多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