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20-6-17 00:07:23

近年夏季氣候高溫炎熱,有些地方白天最高氣溫高達36度!若在戶外悶熱環境活動長時間活動,且運動導致大量流汗後,如果忘記補充水分,即可能造成脫水。除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戶外活動應作好預防熱傷害保護措施,戴寬邊帽及太陽眼鏡、穿著涼爽透氣之衣物、注意防曬、於陰涼處活動以減少太陽直曬時間、增加休息次數、定時飲用白開水等。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牢記預防熱傷害的從頭到腳5裝備:「寬邊帽、太陽眼鏡、涼爽透氣之衣物、擦防曬乳、尋找蔭涼處」。
預防熱傷害從頭到腳防曬5招
國民健康署提醒運用5裝備預防熱傷害。

1.寬邊帽或陽傘:

利用可防紫外線之寬邊帽或陽傘避免陽光直射臉、耳朵及脖子。

2.太陽眼鏡:

選擇檢驗合格的太陽眼鏡保護眼睛,並挑選可遮擋眼睛周圍及適合臉型的款式,且注意鏡片破碎的安全性。

3.涼爽透氣之衣物:

可考慮舒適的棉質衣服,或是能保護皮膚不受紫外線照射的功能性衣服,且於運動後更換乾爽的衣服以維持良好的防護功能。

4.擦防曬乳:

外出前30分鐘建議使用防水且SPF30以上之防曬乳,並每2小時補充1次,可將防曬乳作為每天早晨保護的一部分;保存時應避免放置於過熱之處以免變質,若為敏感性肌膚可選擇標記有敏感性肌膚使用或無香味之產品。

5.尋找蔭涼處及補充水分:

外出時盡可能行走於通風蔭涼處,如:樹蔭步道、騎樓或建築物下,避免太陽直曬,並自備水瓶定時喝水,養成每天至少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

國健署提醒多多運用防曬5招:「寬邊帽、太陽眼鏡、涼爽透氣之衣物、擦防曬乳、尋找蔭涼處」,在享受盛夏時光同時也能預防熱傷害。如發現自己或家人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unddon + 30 感謝大大分享
鄭仁麟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獵風騎士 + 30 感謝大大分享
terrybear6268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eric955168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12  金幣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