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20-6-28 00:07:01

「108年曾發生民眾於路邊採摘野菇食用後死亡,食餘檢體經檢驗為綠褶菇。」近年來食藥署常接獲民眾誤食綠褶菇的案例,大多是民眾到野外遊玩時,隨意摘採野外植物食用所致,根據食藥署歷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民眾最常誤食的菇類和植物,就是「綠褶菇」和「姑婆芋」!
民眾最常誤食1:綠褶菇
綠褶菇全株有毒不可食用,其外型和可食用的雞肉絲菇相似,綠褶菇生長範圍分布在低海拔闊葉樹林草地或農地,普遍出現在平原地區,因菌褶於成熟時會逐漸轉為黃綠色,因此而得名。若民眾誤食,則會有噁心、嘔吐、腹痛和血便等症狀。

民眾最常誤食2:姑婆芋
姑婆芋也是全株有毒不可食用,其植株外型和可食用的芋頭相似,廣泛分布在臺灣山林及田野間,葉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兩者在野外有時不容易分辨。若民眾誤食,則會出現喉嚨痛、吞嚥困難和胃部灼痛等症狀。106年曾發生民眾於自家後院採摘芋頭梗食用,疑似不慎採摘到姑婆芋,食用後喉嚨腫痛,送醫治療事件。

由於許多有毒菇類和植物,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仍不易從外觀上加以區別,臺灣每年幾乎都會發生民眾採食野菇、姑婆芋或不明植物食用,而引起天然毒食品中毒的案例。食藥署呼籲,民眾切勿採摘來路不明的菇類或植物食用,別為了享野味,忽略了不明菇類和植物的風險。在野外一定要秉持「不隨意採摘及食用」的原則,萬一發生因食用不明菇類或植物出現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5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unddon + 30 感謝大大分享
鄭仁麟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獵風騎士 + 30 感謝大大分享
terrybear6268 + 10 + 10 感謝加分支持 !
eric955168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12  金幣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
回覆 使用道具
eric955168
王室 | 2020-6-29 07:35:51

本篇最後由 eric955168 於 2020-6-29 08:50 編輯

最常誤食2:姑婆芋的部分,讓我去聯想到先前有人因為誤食而被冠上「姑婆勇」這號人物......XXD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12 + 12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