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dwang
王室 | 2020-8-4 13:09:51

2020/08/03 16:49
   

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IW)日前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許多工程項目不僅給受援國帶來了巨大的債務風險,中國自身也因此面臨不小的金融壓力。(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IW)日前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許多工程項目不僅給受援國帶來了巨大的債務風險,中國自身也因此面臨不小的金融壓力。

 報告指出,根據估算,中國國內民營經濟領域的債務在2018年就已佔GDP的160%;而在中國境外,由於官方數據的缺失,中資機構的放貸行為更是缺乏透明度,且絕大多數在海外放貸的中資機構都是國有銀行,信用評級機構也難以獲得相關數據進行評估。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已經在過去20年間已成為了全球最主要的債權國之一。IW在報告中估計,中國當前所持有的債權規模占到了全球經濟總產出的1.5%,對開發中國家與新興國家的放貸總額已超過了「巴黎俱樂部」(即22個傳統已開發國家)。

 報告指出,中國向海外放貸的資金大部分都來自於2013年後的「一帶一路」倡議。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在此倡議下,非洲國家公共債務總額的17%為積欠中國;包括巴基斯坦、衣索匹亞、肯亞、斯里蘭卡、白俄羅斯在內,多個深入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積欠中國的債務規模,已突破了本國GDP的10%。

 而今年爆發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更讓不少因為參與「一帶一路」而債台高築的國家雪上加霜,包括巴基斯坦、衣索匹亞在內的29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等已遭國際評級機構調降,這又進一步導致投資人加速撤資。

 IW指出,由於國際信評機構無法掌握「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真實借貸規模,這些國家的信評還有進一步被調降的風險。

 IW的學者認為,積欠中國巨額債務一方面造成了上述國家對北京的經濟依賴乃至於政治依賴;另一方面,上述國家的債務違約風險也很高,對於放貸的中國而言,這同樣也是巨大的挑戰。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數字,僅截至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積欠債務的規模已達到了2150億美元,相當於同年中國GDP的1.5%。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48499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sg813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img]看完文章後,麻煩請在感謝列表處,點一下[/img]愛心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