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0-8-4 17:43:50

本篇最後由 732 於 2020-8-4 17:48 編輯


2020-08-03 15:43 聯合報 / 記者馮靖惠

「研究所大學化、大學高中化」是許多人對高等教育的印象,廣設大學加上少子化,不僅大學已成基本學歷,考取碩士班也變得容易。一名台大工學院資深教授就感嘆,今年有兩個碩士生無法在期限內給他論文,甚至連基本的結果圖都沒完成,「這是絕無僅有的狀況。」有學者認為,研究所和大學已淪幼兒園化,根本成了「巨嬰」搖籃。

碩士生連周報都不交 很少與教授互動
這名台大教授說,過去的學生再不好,也會把做的實驗稍作整理,拼拼湊湊看看是否可以像個論文過關。氣人的是這兩個碩士生連周報都不交,跟他的互動越來越少。「我不問,他們根本跟隱形人ㄧ樣。」他無奈表示,現在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想上研究所,目的是文憑,根本不認真做研究。

「供給量大到碩士不用競爭,想念就有地方可以念,哪裡還有動力。」淡江大學教授包正豪說,進研究所太容易,學生不認真,指導教授講也講不聽,時間到了就丟下一句「我要畢業」。

包正豪不接受「限期畢業」,結果學生換指導教授便如期畢業。「我也從此不接受學生要求指導的申請。我怕丟臉。」

學生論文胡搞 學者:起因是學校收沒資格念的人
「有些學生論文還沒寫好,就說3個月內要畢業,憑什麼?」包正豪無奈說,這種現象竟變成常態,他無法接受。不少學生3、4月說,7月要畢業,然後論文一團糟,甚至根本還沒寫。分析原因,他認為是學校收了「沒資格念碩士」的學生,品管怎麼要求?

包正豪說,他根本懷疑現在碩士的素質。以前指導學生時,只能引用博士論文、期刊論文等品管較好的資料來源。如果要引用碩論,得要早期的。結果,就沒學生要他指導了。

台灣科技大學副校長莊榮輝說,碩士班學生的整體程度下降,跟挑蘋果一樣,才讓他決定從台大退休「走人」。做研究不認真、沒態度,讀幾年都一樣無效。

「大學教授們,我們不要再培育『巨嬰』了。」中原大學教授劉士豪說,現在的研究所和大學都「幼兒園」化了,學生被大學教授訓練成「巨型嬰兒」。在校四年,看在人家賞飯吃的分上,對學生百般呵護,就怕付錢的大爺不順心。

教授嚴格要求 卻被學生當成「機車」
教授要求嚴謹度很容易被學生當成「機車」。劉士豪說,碩、博士論文有嚴格的格式規定,很多教授指導論文之餘都要「兼差」幫學生調格式,「確保不要出錯,丟了自己的臉。」

劉士豪認為,學生也知道,這年頭學位不值錢了,當初沒想清楚就唸了研究所。花太多心思在上面,大概覺得不劃算吧。

連第一學府台大也出現類似情況。台大化工系教授藍崇文表示,在台灣理工科的碩士班,幾乎都是準時畢業的,但近幾年總有一兩個學生無法如期畢業。他指出,學生多半依個人志願找指導教授,本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但有人不來念,那就有老師收不到學生。

學生若畢不了業 教授也連累變「黑五類」
一旦有教授讓學生畢不了業,那就成了「黑五類」,以後要收學生就困難重重了。也因為這樣,多半老師都只能選當「好人」,不管學生好壞,幾乎都「準時」畢業。

藍崇文表示,大家心知肚明,學生程度有好有壞,用功程度也不同,總會有學生凸槌,表現很爛的,那念久一點,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每年畢業季他總在掙扎,因為總會有交不出論文的學生。他說,該延畢的還是得延畢,「反正已經夠黑了,再黑一點真的沒什麼差。」

藍崇文說,樂觀想他這種黑五類教授不也活得好好的嗎?「我們有要求,多少還是可以做點像樣的工作,沒有要求的,做一堆雞肋研究,浪費研究經費、浪費生命而已。」

研究所與大學不同 學生卻用同樣思維
政治大學研究生學會總幹事張維倫說,大家對研究所的想像跟大學的想像相差無幾,自然在產出研究或師生溝通上仍抱持著跟大學一樣的思維模式;但研究所的培訓方式其實跟大學真的差很多。

另外,很多人讀研究所的誘因就是更高的起薪,但反過來思考,能夠得到更高的起薪或許跟學生的學歷高低並沒有直接關聯。

張維倫以學校的專任助理職為例就好,大學畢業起薪3萬1000元、碩士畢業起薪3萬6000元,但其實從事的工作內容跟該工作要求的技能或許跟學歷是無關的;結果就是研究所並非從事學術研究的地方,「只是拿到更高起薪的手段而已。」

張維倫建議,大學在生涯發展、職涯規劃要讓學生更清楚每階段不同之處;讓研究所留給真正想把研究作為志業的學生,給予獎優及生活補助;適度讓職缺、起薪跟學歷脫鉤,或許就從公部門開始。

數據顯示,民國99年,碩士班就讀人數超過18.5萬人,為歷史高峰,此後,研究所就讀人數就慢慢下滑,至108年16.8萬人,減幅達9%。其中,因為少子女化及學生優先選國立大學,碩士生的減幅主要發生在中後段班的私立學校碩士班。公立大學校院研究生比率,從106年26.6%逐年提升至108年的27%。

台大博士班學生許瑞福說,個別研究生的現象,確實不太能直接推論世代變遷,或是學生素質降低,但他認為可以客觀分析,比較能夠討論和觀察出現象。例如,以研究生人數而言,確實是一路往上衝的,但博士生反而相反往下掉。

碩士生就業取向 學生:投入學術研究動能變低

至於是否因為招收人數增加而浮濫,許瑞福認為不無可能,但應該要更深一層地去思考原因。他說,有可能是因為在學補助一直很少,加上碩士的就業取向,因此研究生普遍投入學術動能越來越低。這點在就業市場相對不明確或困難的博士生,反應更加劇烈。

「個別研究生在學期間能夠得到的資源也是被稀釋。」許瑞福說,從前教育部會直接補助,2、30年過去了,研究生收到的獎助金不僅沒提升,反而因此需要去打工作兼助教,這些客觀條件差異也需要被考慮。

最近台灣因為論文抄襲案鬧得沸沸揚揚,我覺得這篇報導寫得非常中肯,的確就是目前台灣高教的現況。要求嚴格的老師的確會被學生歸為黑五類,學生就會去找比較輕鬆的實驗室,讀碩士班的大多只為了洗學歷,最後造成劣幣逐良幣的現象。就連我也不得不和現實妥協,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低,以免收不到研究生,實驗室停擺,真的很無奈。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8426111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不甜的咖啡 + 10 我很認同+1
P.S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7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orders
騎士 | 2020-8-4 20:24:09

很簡單啊  
因為有些教授也不夠資格阿
你有認真教學嗎
我以前在研究所  都是博班學長帶
一流教授高手搶著當你的研究生
講的好像大家都很混
你就承認   學生是逼不得已才來跟你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8-4 21:26:48

lorders 發表於 2020-8-4 20:24
很簡單啊  
因為有些教授也不夠資格阿
你有認真教學嗎

我無意和您打筆戰,這則新聞報導的是目前高教趨勢,並不適用於個案。

我在大學任教20多年,早期的碩士班是幾百人來競爭幾十個名額,經過碩士班名額大幅提升後,現在只要有備取就有機會上。

再加上這二十多年來,中國和印度在理工相關領域的研究上大幅的進步,多了30億人競爭,我們台灣的研究水平勢必要提升才能和世界競爭。

我的實驗室也是博士後帶博士生,博士生帶碩士生及大學部的專題生,部分學生會先打聽哪些實驗室比較嚴格這是事實,當然也有積極的學生願意挑戰困難的研究題目。

我自認在教學研究上沒有對不起付我薪水的國家,至於學生是不是逼不得已才來找我當指導教授,不是您要我承認我就要承認。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lorders
騎士 | 2020-8-4 22:12:48

732 發表於 2020-8-4 21:26
我無意和您打筆戰,這則新聞報導的是目前高教趨勢,並不適用於個案。

我在大學任教20多年,早期的碩士班 ...

或許是個案    你也許是個好教授
但至少你得承認   有本事的教授不會收不到學生
就跟一職有人說大學生水準很差  不如以前的高中生
但台清交成   還是台清交成   水準還是一流
不會因為爛大學很多   而水準變差
現在高教的趨勢是  少子化  但原有師資卻無法減少
教授為了教職  為了研究經費  不得到處拜託人來實驗室
而這些教授  很多事原本在廣設大學時  師資需求大增時從講師變成副教授  或者進入學校當助理教授
但這些真的是有水準的教授嗎?   還是其實她們最多是五專的講師      
比較可悲的是   教育經費就那麼多  學生還逐年減少
但教授人數卻還是那麼多  實驗經費還越來越貴
有些教授他原本就是有一定的學術名聲,不怕接不到計畫  不怕收不到學生,反而他還是要挑學生
另一些教授為了維持自己實驗室的開銷   只好放下身段  去收一些他原本看不起的學生  
但我個人認為其實你根本不該是教授      

難道你沒發現  這就是一個商業模式的不斷循環嗎
以東海為例   
以前東海有教會支援  有獎學金   
收的學生少   但品質高   分數也不輸國立
但隨著教會支援變少(原因很簡單   中美斷交   錢流向中國)
為了維持收入   開始廣設科系   從數千人  變成數萬人的學校
教學品質變差   學生也變差   不得已  只好降低標準   讓人輕鬆畢業

現在的研究所不也是一樣
少子化   學生變少   加上   廣設大學  研究所浮濫   導致經費被稀釋
為了維持收入    多接國科會(現在叫科技部?)計畫   業界計畫   教育部計畫
然後多收研究生     最後不得已  只好降低標準   讓人輕鬆畢業

源頭在哪裡   除了少子化以外    其實最主要現在高教的問題是   研究所  大學太多
經費被分散   10個教授可能還可以維持高品質   100個教授可能就是淪為現在這樣的狀態

國立大學還好    一部分私立大學的教學    跟本就只是服務業
教授也只是在混一口飯吃  畢竟學校給的經費 要做啥實驗   燒錢燒不起來  要計劃比不過其他人的人脈(有人脈還會去私立?)
最後就是變成你來我這當學生 讓我有人頭可以去申請經費
而我就是畢業證書的影印機而已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lorders
騎士 | 2020-8-4 22:15:01

本篇最後由 lorders 於 2020-8-4 22:38 編輯

順道一提
我在一開始的文章  講得你
是指報導中的教授   不是樓主
我沒注意到你在新聞後面有留評論
造成您的不快  抱歉
但我得說   
別以為國立大學的教授就是好教授
有些常上電視的   在學生間風評其實很差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JFKSUKS
子爵 | 2020-8-5 08:20:48

學生論文胡搞 學者:起因是學校收沒資格念的人
這要“感謝”誰???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JFKSUKS
子爵 | 2020-8-5 08:29:32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長遠之計,是台灣軟實力的根本來源

但是感謝A扁聯手李元哲,為了動教育這塊大餅
美其名是“降低學生學習壓力”廣設大學,從根本上廢了台灣和世界(尤其是大陸)的競爭實力

學歷貶值的結果就是高等教育失去鑒別度,也就是~花那麼多時間唸書根本不值得
很多資格不足的渣久了以後也晉升教授級別,帶出來的學生就更爛了,變成一個惡性循環如同癌症一樣不斷擴大
在台灣這種圈子這麼小的地方,根本經不起這種“癌症”蔓延

縱然如此~~~
人民還是高票支持癌細胞們持續執政~~~
讚哦!!!!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0-8-5 18:12:46

JFKSUKS 發表於 2020-8-5 08:29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長遠之計,是台灣軟實力的根本來源

但是感謝A扁聯手李元哲,為了動教育這塊大餅

好友講得有道理,但是稍微太政治化了一點。

我們還是要尊重板規以免被禁言。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FKSUKS + 10 親綠的也就只剩下刪帖鉗製言論自由的招數了.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orders
騎士 | 2020-8-5 23:52:31

感覺怪怪的
廣設大學讓大學學歷含金量下降我認同
但讓台灣學生實力下降  我抱持懷疑態度
畢竟台大還是台大
就好像台灣信用卡氾濫    人人都有白金卡或鈦金卡
讓白金卡或鈦金卡沒有那麼有價值
但黑卡還是黑卡   不會因為鈦金卡氾濫而價值變低

一個老闆說  因為廣設大學  所以台大生就是爛  我只給最低工資 你要感謝我
我覺得那只是冠老闆的藉口罷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JFKSUKS
子爵 | 2020-8-6 10:28:20

lorders 發表於 2020-8-5 23:52
感覺怪怪的
廣設大學讓大學學歷含金量下降我認同
但讓台灣學生實力下降  我抱持懷疑態度

你應該還沒出社會吧?還是社會經驗比較少的??!(不是攻擊你的意思,單純詢問
經濟學有個概念叫“劣幣驅逐良幣
就算你是台大,除非你是優勢專業,不然別以為台大就好找工作

對於社會新鮮人,因為沒有過往的資歷,所以很難判定來的人是不是一個“人才”,所以很多時候就看“大學生”三個字
以前念大學的 = 優秀(那個時候念台大之類的 = 精英)
也就是“大學生 = 鑒別依據”
一下子大家都變大學生,(就算是台大)老闆自然沒有鑒別依據,老闆自然不敢(也不願意)花錢請人
更何況確實台灣老闆很多都是比較苛的~
但是廣設大學給了台灣老闆“苛”的本錢

你也不用“保持懷疑的態度”
因為這個已經變成行之有年的“現況”.....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lorders
騎士 | 2020-8-6 22:24:17

本篇最後由 lorders 於 2020-8-6 22:26 編輯

我已經出社會很多年了
很清楚一件事   
學歷可以騙人
如果學歷沒有優勢
政客就不用去念在職專班碩士
也不用去念美國的還函授課程

前幾個月不是才有新聞說
說一個高職畢業的女生  偽造畢業證書去應徵科技業"主管"
只憑偽造學歷與資歷就上了
雖然後來他的表現 被人發現根本是偽裝的
但這也可以說明台大等高級學校的學歷的確有用

你也說啦   慣老闆說學歷無用   大學生沒用  也只是藉口  
道理很簡單   就算大學生不再優秀  菁英還是菁英
難道現在英文檢定不再像以前吃香   多益滿分就會變成垃圾
重點在於他不想給薪水  只想給香蕉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