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905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idwang
王室 | 2020-11-25 09:35:06

2020/11/25 05:30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儘管中國政府近來祭出多項利多,吸引台灣企業去中國投資,但台灣與中國建立的商業關係已一去不復返。(中央社資料照)

中國惠台利多無效 台企對投資中國熱情不再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儘管中國政府近來祭出多項利多,吸引台灣企業赴中投資,但台灣與中國建立的商業關係已一去不復返,主要原因有三:美中貿易戰等地緣政治因素;中國對自家企業的保護,使台企難以競爭;台籍幹部赴中國管理工廠的意願出現世代改變。

報導指出,中國政府在二○一八至二○一九年間陸續公布多項吸引台商投資的措施,包括目的在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惠台三十一條措施」和之後的「惠台二十六條措施」,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中國企業同等待遇,讓台企參與「中國製造二○二五」、享受稅收優惠、參與中國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及政府採購等。

近6年台灣西進金額降逾5成
但這些誘因迄今成效不彰,從二○一五年以來,台灣對中國的投資金額已下降逾五成。報導指出,台企不願前往中國投資,主要有三大考量,首先是地緣政治因素,中國藉著強化對台灣的經貿關係來防止台灣尋求獨立,這個意圖已被越來越多台灣人知曉,中國給予台企特殊待遇,只會增加台灣人的疑慮。

而美國與中國爆發貿易戰和科技戰,對中國大量產品加徵關稅、將中國科技大廠列入黑名單,也促使許多台企撤離中國;根據台灣工業總會最近調查,每十個在中國有工廠的台企老闆中就有四人表示,已經或將會把產能轉至其他地方,主要是東南亞。

此外,中國對自家企業的保護,使台企難以競爭。在上海經營小型企業的台商張英德(音譯)表示,儘管公布了惠台措施,北京當局仍繼續支持中國投標廠商,他說只希望能以轉包商的身分分到一杯羹;寧波市台企協會會長黃聖朝也說,迄今無一台商拿到中國政府大型合約。

台企對投資中國的熱情不再,還有一個原因是,年輕台籍幹部不願再赴中國管理工廠;上一代台籍幹部已接近退休年齡,台灣年輕人不願再擔任管理工廠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最常從台企老闆聽到的心聲就是,即將出現的領導真空,使他們對擴大支出更加謹慎。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14921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img]看完文章後,麻煩請在感謝列表處,點一下[/img]愛心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