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kf798
威爾斯親王 | 2021-2-22 21:52:06

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1年迎來“開門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資料顯示,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4萬輛和17.9萬輛,同比增幅高達285.8%和238.5%,接近2.5倍,且連續7個月重新整理當月銷量歷史紀錄。

中汽協方面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國內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其中純電動汽車增速尤為顯著。



但令人意外的是,此前長期“霸榜”的特斯拉1月共交付新車約1.55萬輛,環比下跌35%。同時,在資本市場上,新能源概念股也並非一片飄紅,而是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分化現象。一方面,比亞迪(002594.SZ)單月市值增長超千億元;另一方面,部分動力電池及部分產業鏈相關企業的單月市值跌幅超過20%。

不僅如此,進入2021年,新能源車領域的競爭浪潮也更加洶湧。蘋果、百度等科技公司爭相加碼入局;蔚來(NIO.N)汽車、智己汽車、廣汽埃安等車企期待通過1000公里續航電動車競技未來……

而利好新能源汽車的政策仍在不斷加碼,這讓業內對今年的新能源車市充滿期待。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車的火熱勢頭能否長期延續?2021年的新能源車市又將帶來怎樣的驚喜?

特斯拉1月在華銷量環比大跌

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延續了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高歌猛進態勢。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釋出的資料顯示,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15.8萬輛,同比增長281.4%,環比下降23.9%。



具體來看,1月,純電動汽車仍舊呈現出“高、低”兩端增長的特點,其中A00級電動車銷量達6.0萬輛,佔純電動車整體市場份額的42%;B級電動車銷量為3.3萬輛,佔純電動車整體市場份額的23%,與A級電動車銷量持平。

在乘聯會發布的1月新能源車型銷量前十排行榜中,10萬元以下電動車佔據4席,分別為巨集光MINIEV、奇瑞eQ、尤拉黑貓和科萊威CLEVER,合計銷量約為4.4萬輛,佔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25.8%;另一方面,以特斯拉、比亞迪漢EV、理想汽車ONE等為代表的中高階新能源車型也位居榜單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銷售勢頭一向火爆的特斯拉今年1月在華表現欠佳,單月共交付新車約1.55萬輛,環比下跌35%。

有觀點認為,特斯拉在華銷量出現下滑主要受新車出口量提高、Model Y產能增長放慢和晶片緊缺等因素影響。此外,近期曝出的異常加速、充電後車輛狀態異常、OTA遠端升級等一系列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特斯拉的銷量。

2月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與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五部門就消費者反映的異常加速、電池起火、車輛遠端升級等問題約談特斯拉。隨後,特斯拉方面對此迴應稱:“特斯拉誠懇接受政府部門的指導,並深刻反思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加強自檢自查。”

與特斯拉銷量大幅下滑不同,國內頭部新勢力造車企業1月銷量均實現了上揚。其中,蔚來汽車以7225輛的新車交付量位居當月新勢力造車企業銷量排行榜榜首,同比大漲352.1%;緊隨其後的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交付量分別為6015輛和5379輛,同比分別增長470%和355.8%。



“隨著2021年初新的補貼政策實施,按照歷年補貼變化的規律應該是,1月新能源車出現巨大的銷量環比下降,但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的環比下降幅度僅有23.9%。這表明新能源乘用車從政策驅動到市場化拉動轉換的效果良好。”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得益於新品和新動力的推動,2021年新能源車銷量環比走勢好於預期,呈現高起步特徵。

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奪冠

伴隨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提升,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在不斷增長。

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為63.6GWh,累計同比上升2.3%。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為38.9GWh,佔總裝車量的61.1%,同比下降4.1%;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為24.4GWh,佔總裝車量的38.3%,同比增長20.6%,是驅動裝車量整體同比上升的主要產品。



據韓國研究機構SNE釋出的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總裝機量達到137GWh,同比增長17%。其中,寧德時代(300750.SZ)以34GWh的裝機量再次奪冠,LG和松下分列第二、三位。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擴大,動力電池的需求還將進一步增長。SNE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市佔率將達到21%。屆時,動力電池的裝機量可達到1163GWh;到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裝機量將達到2963GWh。此外,到2025年,動力電池的出貨量預計為1400GWh,2030年預計可達到3500GWh。

面對巨大的市場增量空間,各大動力電池企業都在加速謀篇佈局。今年2月初,寧德時代釋出多個公告擬合計斥資290億元擴產或新建四川宜賓、廣東肇慶、福建霞浦三個電池生產線專案;中航鋰電、蜂巢能源、億緯鋰能、比亞迪、瑞浦能源等動力電池企業也均加速擴張,提高產能。

“預計今年在電池材料方面,高鎳正極、矽碳負極材料,新型複合集流體材料及導電材料會有一些新的技術匯入甚至實現突破。對於提升動力電池的車用效能,這些新技術會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也會進一步得到推廣和應用。”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合夥人兼總裁方建華表示。

充電基礎設施方面,2020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6.2萬臺,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同比增長12.4%。但隨車配建充電設施增量依然不高,同比下降24.3%。截至2020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68.1萬臺,同比增加37.9%。

比亞迪單月市值增加超千億元

雖然新能源車銷量仍在強勢增長,但資本市場中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整體熱度較此前有所下降。同時,1月相關個股的表現也出現了兩極分化。

此前資本市場的“當紅炸子雞”特斯拉(TSLA)迎來調整期,1月股價漲幅為12.45%,市值增加了843.46億美元,單月漲幅為近三個月以來最低。



有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板塊近期之所以出現市場調整,部分原因是1月末央行部分回收流動性,導致資本市場資金價格高企。過往資料也顯示,A股市場在過去十年間均發生了春季躁動行情。

不過,1月A股市場中,比亞迪股價領漲除眾泰汽車外的整車企業,漲幅為27.12%,市值增加了1437.66億元;緊隨其後的長城汽車股價漲幅居於第二,市值增加377.13億元;北汽新能源股價微漲0.81%。

其他整車企業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此前表現亮眼的長安汽車和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價跌幅超過20%;廣汽集團(601238.SH)、上汽集團市值均縮水超280億元。

國盛證券分析認為,1月股指調整力度雖然不大,但是個股卻再陷低迷,尤其是沒有業績支撐的中小盤股,因為缺乏資金的關注,大部分陷入跌跌不休的窘境,結構性牛市的兩極分化讓不少投資者非常被動。但機構抱團行情只會在各行業龍頭間轉換,而不會瓦解,所以,前期調整充分的板塊有望再次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



港股方面,1月24日,恆大汽車釋出公告稱,以每股27.3港元的價格向6位投資人配售9.52億新股,共籌集約260億港元。受此利好訊息影響,恆大汽車股價一度暴漲超60%,最終單月股價漲幅為40.23%,市值增加超1000億港元。吉利1月股價微增6.98%,市值增加了181.60億港元;北汽股價則同比下跌4.53%,市值縮水10.42億港元。



美股市場中,以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為代表的“造車三兄弟”2021年首月股價整體呈上漲趨勢。其中,蔚來汽車(NIO)的股價以16.95%的漲幅領跑;小鵬汽車(XPEV)緊隨其後,股價上漲12.49%;理想汽車(LI)的股價則上漲11.86%。

有觀點認為,2021年將是智慧電動車滲透率加速上升元年,汽車行業的能源革命剛剛開啟。國產特斯拉銷量2021年有望繼續增長,科技巨頭如華為、百度等與車企的合作產品年內將開啟預售,國內新勢力造車企業在2021年將繼續大放異彩。



新能源產業鏈個股“冷熱”分化

汽車產業鏈條較長,歷來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特斯拉所代表的新能源整車企業上升動能不足,國內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鏈個股也出現波動。1月,寧德時代結束此前衝高態勢,股價微漲0.85%,市值增加69.87億元。

同時,整車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兩極分化也傳遞到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個股上。1月,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億緯鋰能的市值增長額分別超過200億元、300億元和400億元;而鵬輝能源、孚能科技(688567.SH)等動力電池企業的市值跌幅則均接近20%。此外,欣旺達、國軒高科等企業的市值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對於1月新能源汽車板塊個股的分化表現,戊戌資產總經理陳戰偉認為,電解液相關概念股的下跌,主要是受蔚來新車宣佈使用半固態電池的訊息影響,但從目前來看,相關技術還不成熟,不能完全替代業態電池。

陳戰偉認為,短期來看,新能源汽車板塊整體的確存在一些泡沫。以鋰電池為例,大市值龍頭股除去公司淨利潤的抬升,更多的是給予龍頭公司的估值溢價。但另一方面,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車作為高階製造產業,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市佔率將逐步提升,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機會不僅限於整車品牌,目前電機和電控領域的集中度較為分散,還有很大空間。此外,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仍然有新材料、新工藝和新供應商出現,也會出現較多機會。”華軟資本董事長王廣宇認為。

而在創金合信基金經理李遊看來,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持續走強,內因是新能源汽車平價時代到來,其相較傳統能源汽車的優勢會越來越強;外因是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動碳減排,增強了未來行業增長的確定性。而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的競爭力非常突出,將充分享受行業紅利。

爆款新車將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

對於新能源車市的後續表現,此前中汽協預測,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80萬輛,同比增長40%。

“從我國發展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和政策雙驅動的創新階段。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商品市場日趨多元化,資本市場的關注使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值快速增長,推動其他領域的跨界投入。另一方面,從政策驅動角度來看,財政補貼、稅收政策得到落實,目前大家更加關心‘雙積分’、碳交易和長期稅收的政策支援。”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表示。



與此同時,利好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還在不斷出臺。日前,商務部辦公廳印發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經驗做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要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提高換購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通知》還對改善汽車使用條件提出細化建議,建議完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便利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臺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補貼政策。

此外,2月10日,上海市公佈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個人使用者名稱下沒有使用本市專用牌照額度註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可以繼續免費申領新能源專用牌照額度,但對插電混動車輛需滿足在本市有充電設施,且名下沒有本市非營業性客車額度證明,沒有用非營業性客車額度登記的車輛(不含摩托車)。2023年1月1日起,插電混動車輛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



安信證券分析認為,上海是全國最大的新能源乘用車消費城市,多年的限購限行和嚴苛的消費者上牌資格要求抑制上海汽車消費需求,本輪政策適當解綁個人使用者上牌要求,有望釋放和刺激上海新能源汽車消費。綜合來看,此次政策顯著利好純電動車。

而隨著戴姆勒、大眾、寶馬等跨國車企,小鵬、零跑、哪吒等造車新勢力,廣汽埃安、吉利、長城尤拉等自主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提速佈局,多款重磅新車如賓士EQ系列、寶馬iX系列、一汽-大眾奧迪e-tron等均將於2021年登陸車市,這將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售結構與質量的持續改善,以及特斯拉Model Y、大眾ID系列等優質新車型的不斷推出,供給將驅動需求變革,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預計2021年銷量將實現快速增長。”華西證券(002926.SZ)方面認為。

記者手記丨新能源車已提前駛入春天

進入新年,新能源汽車表現搶眼,且日益成為引爆資本市場的熱門概念。

西部證券研報認為,在特斯拉、蔚來、小鵬、理想等新勢力造車企業步步緊逼下,傳統車企紛紛加快了轉型步伐。智慧化加速趨勢下,軟體定義汽車成為主流,傳統車企紛紛與高科技企業開展合作,有望彌補其在軟體積累方面的不足,進而推動整個智慧網聯汽車產業鏈的持續整合。

不僅如此,近年來我國動力電池技術進步快速,在新能源電池的電化體系配比、電芯結構設計、系統整合等方面進步顯著。近期以來,蔚來發布的150kWh固態電池,廣汽埃安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蜂巢能源推出的無鈷電池等均得到業內及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此外,新能源汽車板塊或於今年迎來一波新的“上市潮”。如,威馬汽車已完成上市輔導,或成為首家登入科創板的新勢力造車企業;零跑、天際、哪吒、愛馳等新勢力造車企業也均已明確表示將搶灘科創板。

技術革新、資本推漲、行業轉型……機遇與挑戰並存。接下來,如何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奪話語權,將成為各車企的必修課。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sg813 + 10 感謝大大分享
KuanhuahChen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最近在申請好市民勳章,請幫忙送顆愛心,我也會回送的~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9377755-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