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21-3-20 09:02:25

221.jpg

內政部月初公布了一份很有意義的統計,先說說這份統計結果,這份資料是根據住宅所有權登記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針對單一所有權人住宅進行全國總歸戶統計,發現持有4房以上者,坐擁全台超過10%住宅,其中又以法人大戶囤房現象更是明顯,自然人擁有多戶住宅的比例並不高。

此外,這份統計結果還顯示,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的比例,自然人為9.74%,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的短期交易比例則高達54.51%,顯示法人的住宅短期買賣行為相當頻繁。2019、2020兩年內,擁有多房自然人購買21,792戶住宅,賣出25,408宅,賣屋數量高於購屋數量3,616戶。同期間內,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且擁有多戶住宅之法人合計購買3,661戶住宅,售出13,523宅,同樣是賣出高於買進,顯示住宅權屬分配朝向較均衡方向調整。

對於業者來說,總算有實際數字可以打臉朝野對投資客、囤房者的諸多想像;會擁有多屋者的,並不是電影中那種敲門討租的包租公、包租婆;而是大資本、沒得商量的保險公司、金融相關機構。

按照這個邏輯,透過加稅,大資本家幾乎不可能出現所謂某些人口中「透過增加持有成本,迫使囤屋者降價出售」,達到「平抑房價」目的之可能性,反而更有可能的狀態是,這些大戶只是賣掉一些不具有投資或持有價值的房地產,就算因為持有成本高得驚人,迫使多戶持有者出脫,只要仍有利潤,多戶持有者也頂多是尋找其他方式節稅,例如將房產過戶給關係企業。即使萬不得已得出售,就算便宜賣,也只會先落入更大的資本家手中,輪不到一般小老百姓,集中化現象只會越發明顯。

囤房稅上路,如果目標仍然是抑制房價,那麼只要房地產還在投資者眼中仍具有投資價值,就最後結果房價沒漲起來,慣房東即使沒有影響,也會順勢搭話題轉嫁租金,與其如此,還不如承認這是一個增加稅收,充實地方財政的方法,日後也不至於讓民眾心理落差太大。

這些年看下來,越發越覺得,有期待不是壞事,但面對「市場」要帶著謙卑的心情,畢竟結果才是唯一真實。無論是興風作浪或是喊水結凍,背離市場只會換來不斷打臉而已。

(作者為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toradora99
威爾斯親王 | 2021-3-20 09:19:14

「透過增加持有成本,迫使囤屋者降價出售」,不不,增加持有成本不一定會降價出售,而是讓房屋不再成為保值炒作的工具。

你買的越多,賠的越快,接手的人除了開發房屋的價值,只剩自用的選項,不然就跟著賠錢!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270055 + 20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1-3-20 09:45:36

toradora99 發表於 2021-3-20 09:19
「透過增加持有成本,迫使囤屋者降價出售」,不不,增加持有成本不一定會降價出售,而是讓房屋不再成為保值 ...

其實我覺得這一篇文章分析的很好,目前所有的打房工具對於壽險業和建商這些大戶是不受影響,但是可以抑制一些投機客。

囤房稅如同兩面刃,的確是有可能政府徵到了稅,但是房價依然高漲。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270055 + 10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1-3-20 09:47:00

toradora99 發表於 2021-3-20 09:19
「透過增加持有成本,迫使囤屋者降價出售」,不不,增加持有成本不一定會降價出售,而是讓房屋不再成為保值 ...

透過增加持有成本,只怕房價越來越貴
持有成本大增,囤屋者只能高價賣出
沒買房需求才會降價求售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1-3-20 09:55:46

鄭玄琦 發表於 2021-3-20 09:47
透過增加持有成本,只怕房價越來越貴
持有成本大增,囤屋者只能高價賣出
沒買房需求才會降價求售 ...

這些打房工具只對口袋不深的投機客有用,對於口袋深的建商和壽險業沒用。

但是大部分的房子都掌握在法人大戶手上,的確有可能房價越打越高,政府徵收的稅全部都轉嫁到買屋者身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toradora99
威爾斯親王 | 2021-3-20 10:20:29

732 發表於 2021-3-20 09:55
這些打房工具只對口袋不深的投機客有用,對於口袋深的建商和壽險業沒用。

但是大部分的房子都掌握在法人 ...

這種事只是要不要做而巳,轉頭打法人就好了

以還沒發生的事情來作為藉口而不作為,理由多的是

房地產會死?那也沒關係,國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1-3-20 10:26:50

toradora99 發表於 2021-3-20 10:20
這種事只是要不要做而巳,轉頭打法人就好了

以還沒發生的事情來作為藉口而不作為,理由多的是

還是那一句老話,選舉快到了,很花錢的,沒有人會打自己的金主。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1-3-20 11:13:03

誰願意賠錢賣房

除非是斷頭戶

所以買賣雙方還會持續僵持下去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1-3-20 13:35:13

idwang 發表於 2021-3-20 11:13
誰願意賠錢賣房

除非是斷頭戶

除非利率上漲,房貸戶繳不出房貸,變成法拍屋,這樣就會有很多便宜的房子。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1-3-20 16:32:23

732 發表於 2021-3-20 13:35
除非利率上漲,房貸戶繳不出房貸,變成法拍屋,這樣就會有很多便宜的房子。 ...

法拍屋

都不知道屋況

如果是我

我就真的不敢買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1-3-20 16:58:45

idwang 發表於 2021-3-20 16:32
法拍屋

都不知道屋況

法拍屋當然是去看了之後才會下標,沒有看到實物的房子誰敢買。

法院也會法拍汽車,狀況不好的雙B名車20000都沒有人要標。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1-3-20 17:26:14

732 發表於 2021-3-20 16:58
法拍屋當然是去看了之後才會下標,沒有看到實物的房子誰敢買。

法院也會法拍汽車,狀況不好的雙B名車200 ...

法拍屋沒有辦法進去看

只有法院提供的資料來判斷要不要下標

另外點交不點交也是重點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1-3-20 17:31:19

idwang 發表於 2021-3-20 17:26
法拍屋沒有辦法進去看

只有法院提供的資料來判斷要不要下標

可 看房子的外觀和地段就大概知道房子的價錢。

不然這麼多人在搞法拍屋賺錢的難道就真的靠法院提供的這些資料嗎?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idwang
王室 | 2021-3-20 18:18:59

732 發表於 2021-3-20 17:31
可 看房子的外觀和地段就大概知道房子的價錢。

不然這麼多人在搞法拍屋賺錢的難道就真的靠法院提供的這 ...

如果是投資,當然無所謂

如果是自住,怕一堆問題很難自行處理或是要花很多時間去處理,那就麻煩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1-3-20 18:24:59

idwang 發表於 2021-3-20 18:18
如果是投資,當然無所謂

如果是自住,怕一堆問題很難自行處理或是要花很多時間去處理,那就麻煩了 ...

如果是要自住去買法拍屋,那就沒有高房價的問題了。

買法拍屋當然有一定的風險,可能有壁癌,可能水管不通,這些都是投資客要承擔的風險。

不過整修一下再轉手賣人,能夠賺錢就好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