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存在主義的學者沙特曾說過這麼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獄」,意指即便是無心,然而他人的行為卻帶給了自己困擾與不安,這便成了「他人的地獄」。不過這份「地獄」是如何衍生而來的呢?它其實是源自於我們心中的「善」,因為我們對於善良有著一定的準則,而偏差於其中的便成了「惡」,使得善與惡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甚至有著更多的時候,其實根本毫無善良與邪惡之分,這一切往往源自於個人的價值觀差異。
在我們深受著天使與惡魔的拉扯、善及惡的倫理綁架,編輯便集結了 5 部與惡相連結的電影作品,藉此體悟著這世間的對錯、是非的那一把尺,到底是否為真理吧。
史丹利庫柏力克 / 1971 年《發條橘子》
《發條橘子》透過了主角亞歷克斯邪魅卻帥氣的特質吸引著觀眾進入了他的暴力殿堂,然而隨著風水輪流轉,當亞歷克斯被夥伴陷害並入獄以後,急著透過「厭惡療法」出獄的他,卻就此成了對於善和惡毫無選擇之力的「好人」,面對觸手可及的裸女,亞歷克斯更是想而不得,並且在最喜愛的交響樂中企圖跳樓自殺。史丹利庫柏力克透過了《發條橘子》暗示觀眾,善與惡永遠沒有一個定論,他也將選擇權交由我們手中,畢竟只有我們相信與認定的真理,也才是真正的善良與邪惡。
柯恩兄弟 / 2007 年《險路勿近》
《險路勿近》故事圍繞著沒有任何常規的殺人魔奇哥、受到金錢誘惑而引來殺機的羅倫,再來是對這世代快速的轉變毫無招架之力的警長貝爾三人身上。而此片中最大的「惡」—奇哥,雖然受人所僱,然而奇哥不僅殺人不眨眼,他的槍殺對象更是毫無定律,有的為了一台車而殺人;也有的在老闆猜對了金幣而獲得生路,最後甚至殺害了雇用自己的老闆,對於奇哥來說是如何定義生與死的呢?在《險路勿近》裡並未告知此事,只能透過倖存者來推敲著蛛絲馬跡,猜想著這世間是否真有善與惡之分吧。
勞勃史東柏格 / 2014 年《黑魔女:沈睡魔咒》
由安潔莉納裘莉主演的《黑魔女:沈睡魔咒》不僅僅是部倡導著完美愛情故事的童話,而是透過了原先為反派的梅菲瑟,她在外人看來是位惡名昭彰、人人喊打的黑魔女,但其實幼年的梅菲瑟也曾有過純真、嚮往過愛情,全然的信任著人類,一直在她被愛人史蒂芬所背叛,這才使得梅菲瑟決定關閉心靈。畢竟不付出真心便不會有傷害,不是嗎?
馬丁麥多納 / 2017 年《意外》
由馬丁麥多納所執導的《意外》,透過了法蘭西絲麥朵曼飾演的母親蜜兒芮德為了追緝姦殺女兒的兇手,而在艾比鎮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作為此部電影的主軸,然而隨著劇情的深入下,這名母親因為情緒驅使而燒毀了警局;威洛比警長的下屬傑克則為了替長官報仇而將租借廣告牌的老闆丟下樓。《意外》就如同它的名稱一般,透過了各角色的不同面向,不斷顛覆著我們所預設的立場,即便是公認的好人也會因情緒而擅用私刑,那麼對和錯的界線到底何在呢?
陶德菲利普斯 / 2019 年《小丑》
要說近年最受到討論的極惡反派,絕對得提起 DC 反派小丑了。在 2016 年《自殺突擊隊》登場,接著在華納兄弟打造下於 2019 年以《小丑》再創討論巔峰。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講述著處在社會底層的亞瑟患有罕見疾病,然而他不僅未受到上天垂憐,無論是工作、家庭又或者感情皆在眾人嘲笑、他人嫌棄之下,使得亞瑟的人生就如同黑色笑話般的悲戚,並且在遭遇了種種不公以後,決定向社會反擊的他也成了哥譚市的萬惡之首... ...。
如果想了解「惡人電影」的完整篇章,還請見 JKF 雜誌 6 月號。
文/早小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