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pes3a1531032
威爾斯親王 | 2021-7-20 19:57:25


▲你也都習慣等到口渴才喝水嗎?千萬不要!(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烈日狂曬!炎熱高溫身體實在吃不消,此時補充水分很重要,但你都等到「口渴才去喝水」嗎?很多人以為這很正常,但外科名醫江坤俊直言,長期如此恐引發7大問題,甚至是血栓,進而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他提醒,切勿等到口渴才喝水,可依照個人體重及尿液顏色判斷「飲水量是否充足」。

你都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嗎?外科名醫江坤俊在《健康2.0》頻道中點出,長時間的壞習慣可能引發7種問題。其中一項就是近來因疫苗而引人關注的「血栓」,其形成與某些藥物或身體狀況促使血液容易凝結有關,或者是腫瘤也會誘發凝血功能異常;肥胖體質者身上發炎因子高也容易出現血栓。
血栓的形成也與「血流速度慢」有關。江坤俊舉例,如靜脈曲張,若是靜脈血一直沒有打回來,停留過久也會造成血液沈澱,誘發血栓形成;長時間久坐不動、血液回流慢,也會發生。此外,血管內壁受傷,或是因缺乏水分,「口渴才去喝水」使血液更加濃稠,自然容易形成血栓。

▲水分攝取充足與否,會影響血液濃度。(圖/截自《健康2.0》YouTube)

江坤俊說,血栓可以「打到任何位置」,若跑到腦部就會形成腦中風,至心臟為心肌梗塞非常危險,「如果習慣口渴才喝水,身體早就缺水了」。

除了上述的血栓,江坤俊進一步指出,腦細胞有70%都是水,當身體長期處在缺水狀態下,腦細胞水分不足就會讓人變得遲鈍;再者,長時間缺水尿量減少,尿液在膀胱中滯留時間變長,鈣離子上升易形成尿路結石,若是細菌滋生易造成泌尿道感染,久了之後恐腎臟衰竭。

江坤俊接著說,身體缺水還會導致便秘,關節疼痛等問題。人體為避免骨與骨間的摩擦,關節處存有帶多水分的軟骨,長期缺水使軟骨易磨損引發疼痛。另外,不喝水也容易誘發過敏現象,此時身體會大量分泌組織胺,必須重新調節體內水分分布而發出口渴訊號, 組織胺若跑到肺部就會造成氣管痙攣誘發過敏反應。

適量的水分補充有助改善上述的種種症狀,但怎麼喝水才正確?江坤俊建議,要定時喝水,「不要口渴才喝」;而飲水量也依每個人體重而異,一般人以1公斤體重要喝25~35c.c.水分計算,取平均值30c.c.,體重60公斤者一天最少要喝1800c.c.;另外,也可觀察自己尿液顏色是否呈現淡黃色,才是喝水量足夠的訊號。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ordan75334532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mr0kimo37679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