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1-8-29 14:57:23



香腸等加工肉品,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常被傳若遇上含胺類食物恐致癌,不過專家說這只是實驗室理論;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趨緩,加上中秋節接近,許多人開始準備「報復性」烤肉,香腸、熱狗、海鮮通通來;不過,坊間也流傳香腸搭配魷魚、養樂多、起司等食物會致癌?開趴之前先來看環保署專家怎麼說。

實驗化學反應≠人體生理反應
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指出,火腿香腸臘肉家族是常見食安謠言的食材,謠言的配對組食物可簡單分為A、B 兩組,A組是臘肉、香腸等加工肉品,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B組是魷魚、養樂多、柴魚、章魚、魷魚、香蕉、番茄、起司等含有「胺類(蛋白質以及其降解產物)」的食物。當A遇上B,在酸性或高熱的環境下,會與胺反應生成亞硝胺,一種已知的致癌物。

硝酸鹽最大的來源是蔬菜
整組的反應式是:硝酸鹽→亞硝酸鹽+胺→亞硝胺>> 致癌。因此只要吃到A+B的食物就會致癌嗎?經過許多科學分析得出結論是「不確定」。毒化局解釋,人體的胃裡同時有多種食物,有太多反應在進行,想驗證這項理論,需要持續檢驗記錄人體吃下東西後胃裡的亞硝胺濃度。

另外,日常飲食中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最大的來源其實並不是加工肉品,而是蔬菜類,可蔬菜類又多含有維他命等物質可以防癌。目前單以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的攝取量來討論是否會致癌,眾研究的結果是互相衝突、沒辦法有定論。

日常飲食中硝酸鹽與亞硝酸鹽最大的來源是蔬菜類,不過蔬菜含有維他命C和維他命E,可以阻斷亞硝酸鹽轉換成亞硝胺的反應,不必過度擔心;圖為情境照。(圖取自Unsplash)

亞硝酸鹽也有好處 配合胃液能殺菌
毒化局進一步說明,血液中的硝酸鹽約有1/4會被唾腺吸收分泌進唾液中,硝酸鹽進入口腔後,會在唾液裡被細菌轉化為亞硝酸鹽,即使你不吃加工肉品也會自然產生。唾液中的亞硝酸鹽經過吞嚥進入胃中,會在酸性環境中生成一氧化氮,弱化細菌生理反應;換句話說,亞硝酸鹽配合胃液,有明顯的殺菌效果,足以殺死一般常見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

維他命C、E可阻斷亞硝酸鹽轉成亞硝胺
毒化局也提醒,蔬菜雖然是飲食中硝酸鹽類最大的來源,但也是維他命C、維他命E的主要來源;而維他命C和維他命E作為抗氧化劑,可以阻斷亞硝酸鹽轉換成亞硝胺的反應。只要攝取的飲食中有充分的維他命C與維他命E,不需要對於硝酸胺的生成太過憂慮,也別把硝酸鹽當成藉口,而不吃青菜喔!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terrybear6268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