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y5305201314y
王室 | 2021-10-17 14:45:15

2021/10/17 13:44

中醫師表示,在中醫裡,預防秋燥可以攝取白色食材,如杏仁等,幫助養肺。(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秋意漸濃,天氣逐漸轉涼,容易使皮膚乾癢、口乾舌燥、腸胃不適等症狀,這是因為空氣漸漸乾燥所引起的「秋燥」症狀。對此,中醫師分享4招緩和秋燥的不適症狀,提供民眾參考。

中醫師許淳彰在臉書專頁「許淳彰中醫師-暖爸中醫日記」發文指出,秋燥傷肺在中醫指的肺泛指整個呼吸及免疫系統,而肺主皮毛,又與大腸相表裡,因此也影響了皮膚及腸道機能。此外,喉嚨、鼻子的黏膜變得乾燥,就會出現乾咳、鼻乾鼻癢、容易口渴的情形、皮膚容易乾癢、出現小疹子,尤其在洗澡後更為明顯,且腸道乾燥使得排便不順暢等問題,全都跟秋燥使我們的皮膚、黏膜水分容易喪失有關。所以他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應付秋燥小秘訣:

4招緩和秋燥的不適症狀
●食補:在中醫裡,白色食材可潤肺,因此可以在秋天多食用像是銀杏、杏仁、百合、薏仁、白木耳、梨子、白蘿蔔、山藥、蓮藕、麥門冬等食物來幫助養肺。

●精油:花類的精油具有滋陰的功效,可以幫助皮膚保水,像是玫瑰、薰衣草、羅馬洋甘菊,可以用來泡澡或是滴幾滴在乳液裡抹在皮膚上,也可以將乳香、檀香、雪松精油等用於嗅吸,幫助潤肺、增加肺部免疫力,減少呼吸道症狀產生。

●按壓穴道:鼻子兩旁的迎香穴、兩手虎口的合谷穴、鎖骨下方外側凹陷處的雲門穴、膝蓋外側的足三里穴都是保健呼吸道的好用穴道,可以常常按壓減少呼吸道不適。

●中醫調理:台灣人約每2位就有一位是過敏體質,遇到秋燥更是容易肺氣虛弱、出現呼吸道疾病。這時可以給中醫師依個人體質從根本調理,針對每個人的症狀精準用藥,最有效率地順利度過秋燥的困擾。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06740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terrybear6268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感謝您的愛心就是最好支持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