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qw8010
王室 | 2021-10-23 11:41:24

  

馬鈴薯除了有維生素B、C 之外,也有澱粉、蛋白質、鉀、磷、鐵、鎂、葉酸、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膳食纖維。(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天是農曆節氣的「霜降」,有句諺語叫「霜降豆,寒露麥」,意思為這個時節是豆類植物最適合生長的時候。農委會藉此介紹國內常見的兩款馬鈴薯,並分析各自特點,也提醒民眾發芽的馬鈴薯不要吃,會干擾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功能。

農委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分享,馬鈴薯不管是直接亨煮,或是加工都是相當熱門的食材,營養成分多,除了有維生素B、C 之外,也有澱粉、蛋白質、鉀、磷、鐵、鎂、葉酸、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膳食纖維,而且馬鈴薯的脂肪含量只佔0.1%。而市面上國產馬鈴薯主要的品種有2種如下:

克尼伯

美國農部1948年育成,曾是美國與加拿大最主要薯片加工品種,可以做薯條,當蔬菜做烹飪亦佳。薯數少而大,芽眼淺而平均,皮黃白而薄,薯型略扁呈橢圓形;葉大而色淺,俗稱大葉;生育期80至100天,屬早生種,每公頃產量25至30公噸。

台農1號

農試所育成,1993年3月2日通過命名。薯球黃色橢圓,薯肉鮮黃,薯皮光滑芽眼淺,烹飪品質佳,因還原糖含量較高,加工後會褐化,較不適合作薯片;生育期110至120天採收,每公頃產量32至39公噸。

農委會提醒,馬鈴薯發芽時會產生「龍葵鹼」,因此吃下肚的話恐會干擾乙醯膽鹼的神經傳導功能。至於馬鈴薯塊莖中央變黑或空心能不能食用,答案是可以的,因為變黑或空心主要是生理障礙,並無毒性,影響口感居多,民眾可以切除後在食用。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